视频 |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背后原因是……
江长项目是重庆市级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重庆市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实施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视频 |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背后原因是……

来源:华龙网2023-09-14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 实习生 黎大韬)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扩容发展后,第一条主城新区融入中心城区的市政道路,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简称“江长项目”)自开工起,便备受关注。

江长项目是重庆市级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重庆市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实施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项目起于两江新区快速路六纵线,经渝北区石船、统景,跨越御临河,穿越明月山,止于长寿区菩提北路,长约23.61公里,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江长项目还是2023年度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记者从重庆城投集团了解到,由城投建设公司组织建设的新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近日在该项目投用,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支撑,助推江长项目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重庆城投集团智慧管理平台投用。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城投集团智慧管理平台投用。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项目建设条件复杂,不仅面临岩溶、高压富水、煤窑采空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挑战,共有13家单位参与建设,也为项目协同管理增添了难度。”重庆城投江长公司建设管理部(运维管理部)部长蒋鑫告诉记者,为此,江长项目不仅拟在施工中试点机器人施工、无人机巡检等智慧建造技术,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建设以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希望打通项目建设全流程信息管理通道,实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体化动态协同及信息管理。

龙门桥隧道施工有序进行。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龙门桥隧道施工有序进行。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此次投用的智慧管理平台系统,是江长公司基于城投集团多年工程管理经验自主开发的管理系统。系统重点打造了BIM+GIS基础平台底座、数智决策中心、数智建管系统和云上江长移动端4大部分15个功能模块,通过多场景模型的浏览与定位,实现宏观到微观、室外到室内、 二维到三维不同空间维度中的无缝街接、切换和浏览。

比如数智建管方面,目前江长项目已安装11个摄像头点位,智慧管理平台不仅能显示工地安全巡检情况、隐患整改、危险源、自然灾害预警等情况,还涵盖进度管理、变更管理、验收管理、支付管理、造价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实现全过程的电子资料留痕,仅此一项,就能提高60%的审批效率,在减少耗材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长项目(长寿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吕金明介绍,江长项目(长寿段)今年3月底开工,目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可完成12号桥、13号桥下部结构施工,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明年底有望实现隧道贯通。

江长项目通车后,长寿区至两江新区的通行距离将缩短约3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将进一步增强两江新区与长寿区之间的快速连接,促进两江新区、渝北区、长寿区及渝东北城市组团协同发展,在促进主城都市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1小时通勤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 |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背后原因是……

2023-09-14 19:39:03 来源: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 实习生 黎大韬)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扩容发展后,第一条主城新区融入中心城区的市政道路,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简称“江长项目”)自开工起,便备受关注。

江长项目是重庆市级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重庆市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实施的第一条快速通道。项目起于两江新区快速路六纵线,经渝北区石船、统景,跨越御临河,穿越明月山,止于长寿区菩提北路,长约23.61公里,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江长项目还是2023年度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记者从重庆城投集团了解到,由城投建设公司组织建设的新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近日在该项目投用,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支撑,助推江长项目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重庆城投集团智慧管理平台投用。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城投集团智慧管理平台投用。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项目建设条件复杂,不仅面临岩溶、高压富水、煤窑采空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挑战,共有13家单位参与建设,也为项目协同管理增添了难度。”重庆城投江长公司建设管理部(运维管理部)部长蒋鑫告诉记者,为此,江长项目不仅拟在施工中试点机器人施工、无人机巡检等智慧建造技术,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建设以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希望打通项目建设全流程信息管理通道,实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体化动态协同及信息管理。

龙门桥隧道施工有序进行。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龙门桥隧道施工有序进行。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此次投用的智慧管理平台系统,是江长公司基于城投集团多年工程管理经验自主开发的管理系统。系统重点打造了BIM+GIS基础平台底座、数智决策中心、数智建管系统和云上江长移动端4大部分15个功能模块,通过多场景模型的浏览与定位,实现宏观到微观、室外到室内、 二维到三维不同空间维度中的无缝街接、切换和浏览。

比如数智建管方面,目前江长项目已安装11个摄像头点位,智慧管理平台不仅能显示工地安全巡检情况、隐患整改、危险源、自然灾害预警等情况,还涵盖进度管理、变更管理、验收管理、支付管理、造价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实现全过程的电子资料留痕,仅此一项,就能提高60%的审批效率,在减少耗材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长项目(长寿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吕金明介绍,江长项目(长寿段)今年3月底开工,目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可完成12号桥、13号桥下部结构施工,龙门桥隧道年底双向掘进可突破400米,明年底有望实现隧道贯通。

江长项目通车后,长寿区至两江新区的通行距离将缩短约3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将进一步增强两江新区与长寿区之间的快速连接,促进两江新区、渝北区、长寿区及渝东北城市组团协同发展,在促进主城都市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1小时通勤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伊永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