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网红”与学者并不是非此即彼
“当曲率、度归、引力波……”这些听上去高深的物理学词汇,让靠短视频科普的周思益走红。近日,她被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宇宙对撞机和引力波。同时,她的“科普”事业还获得了国家专项基金支持。有网友戏称:“从此,她将在网络科普的道路上彻底起飞”。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出现了些许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质疑:“网红”也能当副教授?大学准教的门槛难道这么低?这一呼声的背后,说到底还是公众对于“网红”身份的理解偏差,以及对于高校教师工作形式的误解。
“网红”老师算是不务正业吗?其实不然。随着网络生活的日益丰富,广大的青年学子在闲暇之余,也会积极主动地在互联网上搜寻关于特定话题的专业见解,品味他者的人生哲理,可谓大浪淘沙始见金。在这一境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入驻视频网站,用生动简单的话语,参与公众热点议题,为观众排忧解难。像北大从容谈论大女主电视、耽改剧的戴锦华教授;从“鸡娃教育”聊到“利路修”的复旦梁永安教授;在B站和微博深入剖析热点事件,让人醍醐灌顶还偶尔发发恼骚的中传董晨宇老师;以及“普法一把好手”的顶流罗翔老师……他们纷纷“现身说法”,用“网红”身份助力了专业知识的传播,用才华输出内容,用内容吸引流量,在暗流涌动和良莠不齐的线上世界,他们屹立如砥柱中流。
周思益老师不光有着亮眼的学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日本神户大学的二期博士后,此前也以通过科普“弦论”,将晦涩难懂的知识掰开揉碎,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难得的知识增量。她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硬核学者。
如今,高等教育的老师不光要面临教书育人的重责,还有繁重的科研项目压力,很多人选择产教分离,一门心思扎进发刊的深渊。虽说高质量的发刊有助于推动学科的进步,但倘若后继无人,无法吸纳更多对专业感兴趣且致力于扎根学习的年轻人,无疑对持续地做研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周思益老师让越来越多人领略到物理世界的美,在她当上副教授后,也陆续吸引了10位粉丝攻读她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她也打算继续从事短视频科普,将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从此次“网红”变“副教授”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校招募人才时,学历及学术水平固然重要,但与时代接轨,承担好引领育人的责任也同样令人心怀敬意,甚至成为选择的重要标准。我们呼吁高校应当吸纳更多有特点、懂教育、尊重研究的老师。我们期待有更多研究与讲授并重的好学者。
作者:杨雨欣(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