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周系列两江评⑥ | 提升网络防范能力 扎紧个人信息安全篱笆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须要扎紧行动的“篱笆”。

网络安全周系列两江评⑥ | 提升网络防范能力 扎紧个人信息安全篱笆

来源:华龙网2023-09-17

9月17日,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重庆个人信息保护日主题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开展。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向社区居民集中宣讲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知识,详细介绍什么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内容,号召大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学习网络保密和安全防护知识。

通过重庆市各区向居民和商户发放《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及相关宣传品中可以发现,这些个人信息保护宣传结合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例,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识骗防骗能力,防范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诈骗的发生。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先要扎紧思想的“篱笆”。不可否认,手机和网络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不留心个人信息就被泄露,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不堪其扰,有时候会造成损失。也有人因为个人信息保护不当而造成信息泄露,无意间让自己成为网络安全的破坏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有些人将社交账号租借给不法分子,从而犯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某知名高校毕业生非法获取大量学生信息建立颜值网站最终被刑拘就是最好的说明。只有每个人注重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共同形成信息保护的网络体系,减少因为信息外露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须要扎紧行动的“篱笆”。对于个人信息核实,要严谨再严谨,比如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对快递单、车票等涉及个人信息的单据要妥善保管,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备注用途。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对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等更要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针对黑客容易盗取WiFi、专门的APP更要谨慎访问……在生活工作中对个人信息使用扎紧篱笆,才能不给网络安全添乱,不为自己和家庭增加麻烦。

除了国家加大信息保护外,每个网民也要增强知网用网能力。每个单位,要真正组织并大力推进“互联网+学法+守法”行动,提高本单位员工的网络安全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每个网民也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努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维护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余梦瑶(渝北区)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网络安全周系列两江评⑥ | 提升网络防范能力 扎紧个人信息安全篱笆

2023-09-17 06:00:00 来源:

9月17日,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重庆个人信息保护日主题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开展。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向社区居民集中宣讲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知识,详细介绍什么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内容,号召大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学习网络保密和安全防护知识。

通过重庆市各区向居民和商户发放《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及相关宣传品中可以发现,这些个人信息保护宣传结合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例,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识骗防骗能力,防范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诈骗的发生。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先要扎紧思想的“篱笆”。不可否认,手机和网络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不留心个人信息就被泄露,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不堪其扰,有时候会造成损失。也有人因为个人信息保护不当而造成信息泄露,无意间让自己成为网络安全的破坏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有些人将社交账号租借给不法分子,从而犯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某知名高校毕业生非法获取大量学生信息建立颜值网站最终被刑拘就是最好的说明。只有每个人注重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共同形成信息保护的网络体系,减少因为信息外露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须要扎紧行动的“篱笆”。对于个人信息核实,要严谨再严谨,比如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对快递单、车票等涉及个人信息的单据要妥善保管,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备注用途。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对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等更要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针对黑客容易盗取WiFi、专门的APP更要谨慎访问……在生活工作中对个人信息使用扎紧篱笆,才能不给网络安全添乱,不为自己和家庭增加麻烦。

除了国家加大信息保护外,每个网民也要增强知网用网能力。每个单位,要真正组织并大力推进“互联网+学法+守法”行动,提高本单位员工的网络安全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每个网民也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努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维护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余梦瑶(渝北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