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成部分大学新生社交“破冰”神器 专家提醒:不要因为“标签”而束缚自己
“我是i人,你看起来也蛮i的。”“我是ENFP,‘快乐小狗’,你呢?”……开学季,大学校园里又涌入了一大拨儿新人。

“MBTI”成部分大学新生社交“破冰”神器 专家提醒:不要因为“标签”而束缚自己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9-18

“我是i人,你看起来也蛮i的。”

“我是ENFP,‘快乐小狗’,你呢?”

……

开学季,大学校园里又涌入了一大拨儿新人。

新人新气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新生口中多了“i人”“e人”“MBTI”等词汇,“北理工宿舍分配统计MBTI”的话题还冲上了热搜榜单。甚至有人总结,“你叫什么”“你MBTI是什么”“你吃了吗”是今年新生在校园内见面必问的三句话。

近几年,“MBTI”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火爆。网络上关于不同人格类型的搞笑段子热火朝天,一批专门分析MBTI人格类型的账号也不断涌现,涉及领域颇为全面:求职、交友、婚恋……

据了解,“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从4个维度划分出16种人格,并以这4个维度的两种类型英文缩写为这16种人格命名。“i”和“e”是其中一个指标的两极:“i”代表内向、内倾型,“i人”是指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有些“社恐”;“e”代表外向、外倾型,“e人”就是指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更容易成为“社牛”。

“MBTI”为什么会在大学新生群体中突火起来了呢?

“我的‘MBTI’就像是我的一张名片。”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学生罗浥萌说:“我们一进宿舍,聊着聊着自然就开始相互介绍自己的‘MBTI’了,感觉是我们年轻人专属的方式。”

对不少大学新生来说,“MBTI”更像一个“破冰”神器,在大家都不熟的情况下,能很快找到人人“有话可说”的话题。

青海考生罗浩刚刚在天津开始他的大学生涯。来到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来自西北地区的自卑感相叠加,罗浩不太敢在同学面前说话。宿舍同学都到齐的那天晚上,大家聊起了“MBTI”。“幸好我之前也测过。”罗浩说,他发现宿舍里有两位同学的类型跟自己完全一样,“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同类,慢慢地也能跟上他们的聊天了”。

“MBTI”帮助一些大学新生交到新朋友。“我在大学的第一个朋友是‘ENFP’,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快乐小狗’,我很喜欢的一种类型。”北京交通大学新传专业2023级新生何倩怡说,在跟这个同学的相处过程当中会不知不觉被她的快乐感染,会觉得很舒服、很愉快,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了。

“MBTI”不仅能让新生们在宿舍里打开局面,在教室里也同样。

“不仅在宿舍,在教室里我也会跟刚认识的同学聊‘MBTI’,迅速找到共同话题,也能拉近距离。”何倩怡说。

她认为“MBTI”并不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它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尤其是时间如此宝贵的今天,“MBTI”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对一个人的初步判断,降低时间成本。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婷婷,目前还担任2023级两个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她发现,在新生班会上,即使自己并没有规定学生必须介绍自己的“MBTI”,但只要有一名同学介绍了,后面的同学几乎都介绍自己的“MBTI”。

“人在人群中有‘从众’的习惯。”李婷婷说,年轻人希望尽快融入群体,所以他们会更容易“从众”。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MBTI”在“破冰”期能起到加速了解和拉近距离的作用,但是在后续真正的交往中,不应该一直被“MBTI”牵着鼻子走。

“也要防止‘标签化’的出现。”李婷婷说,“MBTI”就像为人提供了标准、标签,但是,“人不可能只有16个类型”,在每一个测评维度的两端,都有不同的比例情况,组合成成千上万个不同的“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比如‘i人’或‘e人’,我们不用简单在两端选边站。”李婷婷说。

“即使就是这16种,我在测的时候,测了几次结果都是不同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方某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2023级新生说,“我并不认为可以通过‘MBTI’真正了解一个人。”

李婷婷提醒:不要因为有“MBTI”分类给自己太多“心理暗示”,“人是会不断变化和成长的,不要因为这个标签束缚自己。”李婷婷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实习生 刘雪祺 记者 樊未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MBTI”成部分大学新生社交“破冰”神器 专家提醒:不要因为“标签”而束缚自己

2023-09-18 07:14:42 来源:

“我是i人,你看起来也蛮i的。”

“我是ENFP,‘快乐小狗’,你呢?”

……

开学季,大学校园里又涌入了一大拨儿新人。

新人新气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新生口中多了“i人”“e人”“MBTI”等词汇,“北理工宿舍分配统计MBTI”的话题还冲上了热搜榜单。甚至有人总结,“你叫什么”“你MBTI是什么”“你吃了吗”是今年新生在校园内见面必问的三句话。

近几年,“MBTI”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火爆。网络上关于不同人格类型的搞笑段子热火朝天,一批专门分析MBTI人格类型的账号也不断涌现,涉及领域颇为全面:求职、交友、婚恋……

据了解,“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从4个维度划分出16种人格,并以这4个维度的两种类型英文缩写为这16种人格命名。“i”和“e”是其中一个指标的两极:“i”代表内向、内倾型,“i人”是指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有些“社恐”;“e”代表外向、外倾型,“e人”就是指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更容易成为“社牛”。

“MBTI”为什么会在大学新生群体中突火起来了呢?

“我的‘MBTI’就像是我的一张名片。”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学生罗浥萌说:“我们一进宿舍,聊着聊着自然就开始相互介绍自己的‘MBTI’了,感觉是我们年轻人专属的方式。”

对不少大学新生来说,“MBTI”更像一个“破冰”神器,在大家都不熟的情况下,能很快找到人人“有话可说”的话题。

青海考生罗浩刚刚在天津开始他的大学生涯。来到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来自西北地区的自卑感相叠加,罗浩不太敢在同学面前说话。宿舍同学都到齐的那天晚上,大家聊起了“MBTI”。“幸好我之前也测过。”罗浩说,他发现宿舍里有两位同学的类型跟自己完全一样,“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同类,慢慢地也能跟上他们的聊天了”。

“MBTI”帮助一些大学新生交到新朋友。“我在大学的第一个朋友是‘ENFP’,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快乐小狗’,我很喜欢的一种类型。”北京交通大学新传专业2023级新生何倩怡说,在跟这个同学的相处过程当中会不知不觉被她的快乐感染,会觉得很舒服、很愉快,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了。

“MBTI”不仅能让新生们在宿舍里打开局面,在教室里也同样。

“不仅在宿舍,在教室里我也会跟刚认识的同学聊‘MBTI’,迅速找到共同话题,也能拉近距离。”何倩怡说。

她认为“MBTI”并不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它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尤其是时间如此宝贵的今天,“MBTI”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对一个人的初步判断,降低时间成本。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婷婷,目前还担任2023级两个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她发现,在新生班会上,即使自己并没有规定学生必须介绍自己的“MBTI”,但只要有一名同学介绍了,后面的同学几乎都介绍自己的“MBTI”。

“人在人群中有‘从众’的习惯。”李婷婷说,年轻人希望尽快融入群体,所以他们会更容易“从众”。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MBTI”在“破冰”期能起到加速了解和拉近距离的作用,但是在后续真正的交往中,不应该一直被“MBTI”牵着鼻子走。

“也要防止‘标签化’的出现。”李婷婷说,“MBTI”就像为人提供了标准、标签,但是,“人不可能只有16个类型”,在每一个测评维度的两端,都有不同的比例情况,组合成成千上万个不同的“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比如‘i人’或‘e人’,我们不用简单在两端选边站。”李婷婷说。

“即使就是这16种,我在测的时候,测了几次结果都是不同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方某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2023级新生说,“我并不认为可以通过‘MBTI’真正了解一个人。”

李婷婷提醒:不要因为有“MBTI”分类给自己太多“心理暗示”,“人是会不断变化和成长的,不要因为这个标签束缚自己。”李婷婷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实习生 刘雪祺 记者 樊未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