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成渝两地如何把握重大战略历史机遇,助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9-19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1
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一派繁忙景象。通讯员 郭晋 摄视觉重庆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2
蔡之兵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3
彭劲松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4
李敬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5
胡雯 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交通“第四极”。

今年6月26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座谈会上,成渝首次官宣“努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极’”“共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入第四个年头,双城经济圈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迈向全面提速、整体成势,两地一体化发展进入“爬坡上坎”的关键期。

成渝两地如何把握重大战略历史机遇,助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近日,重庆日报就此专访了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蔡之兵,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胡雯等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大战略背后有“大逻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西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大战略”的背后,有着传承历史、着眼当下、谋划未来的“大逻辑”。

培育“大核心”。世界和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已证明,一个地区能否培育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是判断该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核心之一。

蔡之兵开门见山地指出,西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长期处于相对欠发达的位置,亟待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地区作为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承担西部经济增长新引擎责无旁贷。

夯实“大后方”。“成渝地区在历史上就是我国战略大后方,在拓宽我国经济回旋空间、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彭劲松指出,成渝地区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战略承接空间,是贯通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的战略枢纽和重点节点。

当前,由少数西方国家率先挑起的包括“贸易摩擦”“科技封锁”等多种形式在内的逆全球化潮流,对传统全球经贸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持续增强成渝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是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长远大计。

打造“大前方”。“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开放经济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大前方’。”李敬分析,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当前,成渝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日益完善,内陆地区开放成本不断降低,其劳动力充裕、自然资源富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优势逐渐凸显,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成渝地区正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重组优势 持续挖掘潜力

“想要打造能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引擎’形成呼应的‘第四极’,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双城经济圈必须实现优势再造。”胡雯表示,优势再造不是推倒重来、简单叠加,而是依托改革创新不断进行优势重组,持续挖掘优势背后的潜力。

从战略机遇上看,成渝“兼收并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同时,随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构建重要增长极的先天条件。

彭劲松指出,当前成渝地区正着力把握区域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共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消费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持续将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从地域属性上看,成渝“同道而谋”。从地区发展制度属性看,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需统筹两种不同类型发展制度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涉及不同发展制度的协调关系;从地区历史属性看,成渝两地曾长期属于同一行政区,地区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超过其他地区;从地区文化属性看,巴蜀文化自古就被视为一体,两地之间文化差异远远小于其他拥有多种不同类型文化的区域。

李敬分析,成渝地区正借助这种地域优势拓展发展大势,比如依托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基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轮廓初显,巴渝文旅正抱团“出圈”,持续扩大声量。

从合作主体上看,成渝“并驾齐驱”。在制约区域深度合作发展格局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由于不同行政区的地位不平等所导致的协调难题是主要成因。相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主体数量少且较为平等,有助于构建有效区域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蔡之兵注意到,将四川广安市纳入重庆都市圈规划范围一体推进建设、以高竹新区为样板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创新在全国形成影响力,是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从资源禀赋上看,成渝“动力十足”。数据显示,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超过7.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2%,常住人口达到9700万人,同时拥有两座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经济发展“基本盘”看好。

胡雯提出,特别是成渝地区拥有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此为跳板,当前两地正携手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持续扩大成渝地区打造“第四极”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发展带动力和能级提升力。

着力“补短” 做大“增量”

“眼下,全国乃至全世界区域竞争加剧,成渝在锚定‘第四极’,奋力‘扬长’的同时,还要着力‘补短’。”胡雯认为,精准找到短板所在,也就精确标定了“做大增量”的方位,补短板将对成渝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提质扩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区域增长极,首当其冲,经济体量‘块头’要大。”李敬指出,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仅相当于长三角的26.7%、京津冀的77.6%、粤港澳大湾区的59.7%,和中国经济前三“极”的差距还比较大。

彭劲松认为,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策源集聚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相较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布局少,前沿基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成渝两市的创新能力分别排在全国14位和38位,与“第四极”的定位极不匹配。

“产业支撑力不足,也是成渝地区的一大短板。”蔡之兵强调,当前,成渝地区主导产业中汽摩产业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行业盈利能力不强,高端制造业及新兴战略行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在工信部2022年发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3个产业集群入选,少于长三角地区的18个、珠三角地区的7个。

“相较于东部沿海三大‘极’,成渝‘第四极’建设属于典型的内陆型中心崛起,对外开放格局仍需持续拓展。”胡雯指出,2011年中欧班列开行标志着成渝地区从传统内陆封闭走向改革开放前沿,但在国际铁路大通道长距离跨境运输方面,对货物及价值具有较强筛选性和局限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最为关键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还面临空间结构布局失衡的问题。”蔡之兵用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超过7.7万亿元,而成渝两市的经济总量就接近5万亿元,占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中,除了成渝两市外,其他14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都低于4000亿元。

彭劲松也指出,目前成渝“极核”与周边次等级关联城市间还没有形成产业分工体系和发展链条,“极核”之间缺乏过渡区和纽带,缺乏次增长极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格局,极大弱化了整体区域合作能力。由此,成渝两地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着力壮大成渝主轴、挺起中部脊梁的举措切中了当下的要害。

“一枝独秀不是春。需要看到,助推成渝中部城市崛起,合力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城市群,提升城乡融合水平是关键。”李敬进一步分析,2021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5%,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城镇化率只有61%。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纳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就是意在提升整体城镇化水平,全面激活城市动力源。

成渝要来一场大突围

“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版图中,成渝‘第四极’想要名副其实,需要来一场大突围。”李敬提出。

以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突围。为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增长“火车头”作用,成渝各自定下了目标,重庆提出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迈过4万亿元大关,四川也提出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万亿元。

“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产业竞争,伴随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入实施,未来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的竞争强度将逐渐提高。”蔡之兵提醒,在这种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应将提升地区产业体系的引领力、竞争力、控制力作为“经济大突围”的首要目标和根本抓手。

当下,成渝两地要把握时间窗口期,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光电子等若干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更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别是要以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为牵引,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从图景变成现实,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创新驱动实现科技突围。“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策源地,成渝还需实施大科学赶超计划,承建一批国家重大科学设施,集聚一批顶级大科学人才,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科技大突围’。”彭劲松建议。

特别是,成渝两地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聚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深耕细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争取在相关科研领域取得更大话语权,为双城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基础。

以规则改革实现开放突围。“成渝地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虽然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但想要深度链接全球经济体系,规则改革将是成渝实现开放突围的关键一招。”胡雯分析,对成渝地区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国际竞争合作,在构建内陆地区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方面将大有可为。

从形成区域竞合力角度看,可将积极探索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抓手,打破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高效配置的障碍,加速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从国际竞合角度看,准确把握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自由化、便利化要求的新趋势,深化铁路运单金融服务试点,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竞争政策、宏观货币政策等领域“边境后”规则改革,也是拓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RCEP国家投资与贸易发展空间的关键助力。

原标题: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2023-09-19 07:17:16 来源: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1
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一派繁忙景象。通讯员 郭晋 摄视觉重庆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2
蔡之兵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3
彭劲松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4
李敬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5
胡雯 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交通“第四极”。

今年6月26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座谈会上,成渝首次官宣“努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极’”“共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入第四个年头,双城经济圈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迈向全面提速、整体成势,两地一体化发展进入“爬坡上坎”的关键期。

成渝两地如何把握重大战略历史机遇,助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近日,重庆日报就此专访了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蔡之兵,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胡雯等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大战略背后有“大逻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西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大战略”的背后,有着传承历史、着眼当下、谋划未来的“大逻辑”。

培育“大核心”。世界和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已证明,一个地区能否培育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是判断该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核心之一。

蔡之兵开门见山地指出,西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长期处于相对欠发达的位置,亟待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地区作为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承担西部经济增长新引擎责无旁贷。

夯实“大后方”。“成渝地区在历史上就是我国战略大后方,在拓宽我国经济回旋空间、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彭劲松指出,成渝地区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战略承接空间,是贯通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的战略枢纽和重点节点。

当前,由少数西方国家率先挑起的包括“贸易摩擦”“科技封锁”等多种形式在内的逆全球化潮流,对传统全球经贸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持续增强成渝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是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长远大计。

打造“大前方”。“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开放经济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大前方’。”李敬分析,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当前,成渝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日益完善,内陆地区开放成本不断降低,其劳动力充裕、自然资源富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优势逐渐凸显,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成渝地区正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重组优势 持续挖掘潜力

“想要打造能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引擎’形成呼应的‘第四极’,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双城经济圈必须实现优势再造。”胡雯表示,优势再造不是推倒重来、简单叠加,而是依托改革创新不断进行优势重组,持续挖掘优势背后的潜力。

从战略机遇上看,成渝“兼收并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同时,随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构建重要增长极的先天条件。

彭劲松指出,当前成渝地区正着力把握区域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共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消费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持续将国家战略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从地域属性上看,成渝“同道而谋”。从地区发展制度属性看,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需统筹两种不同类型发展制度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涉及不同发展制度的协调关系;从地区历史属性看,成渝两地曾长期属于同一行政区,地区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超过其他地区;从地区文化属性看,巴蜀文化自古就被视为一体,两地之间文化差异远远小于其他拥有多种不同类型文化的区域。

李敬分析,成渝地区正借助这种地域优势拓展发展大势,比如依托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基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轮廓初显,巴渝文旅正抱团“出圈”,持续扩大声量。

从合作主体上看,成渝“并驾齐驱”。在制约区域深度合作发展格局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由于不同行政区的地位不平等所导致的协调难题是主要成因。相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主体数量少且较为平等,有助于构建有效区域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蔡之兵注意到,将四川广安市纳入重庆都市圈规划范围一体推进建设、以高竹新区为样板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创新在全国形成影响力,是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从资源禀赋上看,成渝“动力十足”。数据显示,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超过7.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2%,常住人口达到9700万人,同时拥有两座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经济发展“基本盘”看好。

胡雯提出,特别是成渝地区拥有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此为跳板,当前两地正携手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持续扩大成渝地区打造“第四极”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发展带动力和能级提升力。

着力“补短” 做大“增量”

“眼下,全国乃至全世界区域竞争加剧,成渝在锚定‘第四极’,奋力‘扬长’的同时,还要着力‘补短’。”胡雯认为,精准找到短板所在,也就精确标定了“做大增量”的方位,补短板将对成渝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提质扩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区域增长极,首当其冲,经济体量‘块头’要大。”李敬指出,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仅相当于长三角的26.7%、京津冀的77.6%、粤港澳大湾区的59.7%,和中国经济前三“极”的差距还比较大。

彭劲松认为,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策源集聚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相较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布局少,前沿基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成渝两市的创新能力分别排在全国14位和38位,与“第四极”的定位极不匹配。

“产业支撑力不足,也是成渝地区的一大短板。”蔡之兵强调,当前,成渝地区主导产业中汽摩产业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行业盈利能力不强,高端制造业及新兴战略行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在工信部2022年发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3个产业集群入选,少于长三角地区的18个、珠三角地区的7个。

“相较于东部沿海三大‘极’,成渝‘第四极’建设属于典型的内陆型中心崛起,对外开放格局仍需持续拓展。”胡雯指出,2011年中欧班列开行标志着成渝地区从传统内陆封闭走向改革开放前沿,但在国际铁路大通道长距离跨境运输方面,对货物及价值具有较强筛选性和局限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最为关键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还面临空间结构布局失衡的问题。”蔡之兵用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超过7.7万亿元,而成渝两市的经济总量就接近5万亿元,占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中,除了成渝两市外,其他14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都低于4000亿元。

彭劲松也指出,目前成渝“极核”与周边次等级关联城市间还没有形成产业分工体系和发展链条,“极核”之间缺乏过渡区和纽带,缺乏次增长极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格局,极大弱化了整体区域合作能力。由此,成渝两地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着力壮大成渝主轴、挺起中部脊梁的举措切中了当下的要害。

“一枝独秀不是春。需要看到,助推成渝中部城市崛起,合力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城市群,提升城乡融合水平是关键。”李敬进一步分析,2021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5%,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城镇化率只有61%。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纳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就是意在提升整体城镇化水平,全面激活城市动力源。

成渝要来一场大突围

“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版图中,成渝‘第四极’想要名副其实,需要来一场大突围。”李敬提出。

以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突围。为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增长“火车头”作用,成渝各自定下了目标,重庆提出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迈过4万亿元大关,四川也提出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万亿元。

“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产业竞争,伴随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入实施,未来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的竞争强度将逐渐提高。”蔡之兵提醒,在这种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应将提升地区产业体系的引领力、竞争力、控制力作为“经济大突围”的首要目标和根本抓手。

当下,成渝两地要把握时间窗口期,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光电子等若干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更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别是要以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为牵引,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从图景变成现实,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创新驱动实现科技突围。“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策源地,成渝还需实施大科学赶超计划,承建一批国家重大科学设施,集聚一批顶级大科学人才,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科技大突围’。”彭劲松建议。

特别是,成渝两地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聚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深耕细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争取在相关科研领域取得更大话语权,为双城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基础。

以规则改革实现开放突围。“成渝地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虽然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但想要深度链接全球经济体系,规则改革将是成渝实现开放突围的关键一招。”胡雯分析,对成渝地区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国际竞争合作,在构建内陆地区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方面将大有可为。

从形成区域竞合力角度看,可将积极探索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抓手,打破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高效配置的障碍,加速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从国际竞合角度看,准确把握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自由化、便利化要求的新趋势,深化铁路运单金融服务试点,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竞争政策、宏观货币政策等领域“边境后”规则改革,也是拓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RCEP国家投资与贸易发展空间的关键助力。

原标题:成渝如何再上发展新台阶——本报专访两地多位区域经济专家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