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边上的“江南水乡” 呼和浩特恼包村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华龙网讯(记者 王庆炼)古朴典雅的建筑,云雾缭绕的湖面,小桥流水的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今(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各族青年记者看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活动走进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恼包村,感受在北方草原边上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据了解,恼包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由当时到此地垦荒谋生的山西移民与当地蒙古族同胞聚集而成,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历史见证。
恼包村党总支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为核心,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亲,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带领由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组成的959户3100村民,齐心协力推动产业融合、特色发展,共同创建具有地域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恼包。
恼包村创新打造农业板块,坚持“科技+农业+农户”的发展理念,100亩阳光温室、66个大棚,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服务。前瞻发展物流板块,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引入城发物流园区,目前该物流园区已入驻大型快递公司18家,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余吨,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升级完善文旅板块,占地面积355亩,坐落在瑰丽多姿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古典庭院与古典主义建筑,交相辉映、古朴典雅,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观休闲。目前,文旅产业为主的平台年产值突破3亿多元,为本村及周边村庄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
2020年,村集体引进国际知名商业运营品牌奥特莱斯,建设恼包水世界、观景摩天轮、奥莱购物商城等大型文旅综合体,新项目的引进极大提升恼包村的产业质量和发展水平。在恼包村换羽重生、全景重塑的发展过程中,村民们也逐渐完成了由农民到职工的华丽转变,不但在家门口就业生活,还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础保障,同时还建设生态康养中心和鸿雁书屋,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和休息阅读的场所,让村民们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恼包村成为如今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既是党带领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结出的丰硕成果。恼包村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森林乡村等一系列重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