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坚守水轮泵站49年后 他有了接班人
位于綦江区通惠街道的滑石子水轮泵站于1972年建成投产,原是玉龙、桥坝、登瀛等片区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供水源。1974年,通惠街道玉龙村的杨仁明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水轮泵站技术管理人员,从此他的人生就和这座水轮泵站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尽管一次次有机会可以离开,他却始终选择了留下,在水轮泵站为村民们供了一辈子水,直到现在。
清晨,金色的阳光穿过薄雾,从树梢倾泻而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杨仁明和往常一样来到滑石子水轮泵站。
拿起工具,经过启闭机,沿着陡峭的梯子往下走,来到水轮泵前,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这些操作,杨仁明已经重复了49年。
“由于前段时间高温,桥坝村进行了灌溉用水,所以今天必须要检查一遍,不能影响下次使用。”边说着,杨仁明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止,虽然已经67岁,两鬓斑白,但做起事来却精神十足。
“干燥天地间,缺水万物愁”这是1974年以前玉龙等5村的情况,1974年多村开始联办滑石子水轮泵站,惠及瀛溪、三星、桥坝、临江、玉龙五个村,共37个合作社。随着时代的发展,滑石子水轮泵站的作用渐渐减小,如今只负责该片区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当初和杨仁明一起进站的同事们也先后离职,到2006年,只剩下杨仁明一人。因此,他既要负责管理,又要负责维修,水轮泵站原生产厂家停产后,他靠着日常收集的水轮泵站设计图纸,寻找厂家生产机器零部件,再经过自己打磨后用于零件维修替换,避免断产即停工的风险,保障水轮泵站正常运转。
“水轮泵站主要机械分为开关闸门的4台启闭机,以及2组抽用水的8台水轮泵。机器和需要用水的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是我走了,就没人了,哪怕是为了一块田,一亩地,我也要留下来坚持到最后。”杨仁明坚定地说道。
而今,杨仁明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但周边仍有100多口鱼塘和几千亩农田需要滑石子水轮泵站供水,放心不下的他决定要把自己的手艺传递下去,让这个久经沧桑的水轮泵站有人来管理,继续发挥作用。
李国春是土生土长的通惠街道玉龙村人,目前在玉龙村工作,得知杨仁明的想法后,他第一时间就来到滑石子水轮泵站,希望能将杨仁明守护了一辈子的滑石子水轮泵站继续守护下去。
“杨师傅为周围的群众坚守了几十年,让我非常敬佩和感动,我希望自己能将杨师傅这份精神和坚守了一辈子的‘阵地’继续坚守下去,为周边的村民做一份贡献。”李国春说道。
夕阳慢慢落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已经陈旧的水轮泵站上,杨仁明将维修的工具交给李国春,这一次,他要让李国春单独检修一台水轮泵。
夕阳收敛起了最后的光芒,但杨仁明脸上挂着笑容,他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水的故事也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