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人消费模式或加速转变 重庆可从三方面入手促进新消费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9月21日,普华永道发布《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国报告,围绕经济、科技、体验与品牌四大关键要素,对当下中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新常态、新特点展开洞察,并提出成功的品牌和零售商所必备的能力。
超六成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六个月增加旅行支出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或将加速转变,其中的推动因素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对旅游出行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以及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这要求零售商也必须针对消费者的转变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竞争力。”
报告称,中国零售市场整体呈现逐步复苏态势,零售业基本保持稳定。分品类来看,餐饮服务、奢侈品以及服装和鞋类为上半年消费复苏的主要推动因素。作为仅次于餐饮服务的第二大热销品类,包括黄金、白银和珠宝首饰等在内的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快。
除零售业外,中国旅游与文化市场复苏明显。调研显示,62%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六个月内会增加旅行支出,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将为旅游、酒店和零售业提供了重大机遇。
中国消费者强烈偏好本土品牌
不少海外品牌将进入中国市场和建立线上业务视为增长的重要出路。2017年至2022年,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从1.8万亿元增长到3.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海外品牌进军中国电商市场的速度正在加快。
与此同时,基于性价比、使用习惯等方面的考虑,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强烈偏好本土品牌,25%的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或非常倾向于)购买本土品牌,而46%的消费者则表示他们持中立态度,这为本土品牌创造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新机遇。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咨询服务合伙人孙盼表示:“中国本土品牌应该完善自身的发展策略,不局限于价格竞争,还应着力于提供消费者所看重的定制化、可持续性和透明度等非价格属性。此外,本土品牌可以重新思考其国际策略,尝试通过跨境电商在周边国家寻求增长,尤其是在地理位置、消费能力以及对中国品牌接受度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的东南亚市场。”
促进新消费 重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重庆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促进新消费?温志豪表示,重庆本身具有网红体质,无论建筑还是文化,以及打造新消费的举措,重庆差异化的点都踩得非常好,带来很多流量。他认为,重庆要保持势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独特的本土文化持续创新,很多品牌在重庆这边开店都用当地的语言宣传,这对本地和外来消费者都具有吸引力,重庆要继续保持,并实现创新年轻化、外向化。
与此同时,持续引入领先商家合作。这些商家无论是对消费者体验的关注、自身供应链和内在可持续的打造,相对都是比较成熟的。重庆、成都已经有很多高端的品牌,SKP、太古里、国金等商场陆续落地,也为两地引入不少国际品牌,做得非常好。
此外,孵化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重中之重。现在谈到重庆或川渝,印象上还是品类为主切入,比如火锅、夜生活。打造重庆本地知名品牌,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独特的文化、先进的管理机制,加上有这么多政策支持,重庆一定能孵化出本土好的品牌,更进一步带动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