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记者从区文化旅游委了解到,九龙坡区已累计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其中1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3项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8人。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来源:九龙报2023-09-22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金石传拓技法走进华玉小学课堂。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面塑走进巴山小学课堂。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川外九龙附小非遗大师工作室——杨艺教授剪纸技艺。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区非遗保护成果展走进实验一小燕南校区。

9月15日下午,九龙坡华玉小学的非遗课堂上,时不时传来欢笑声,这是本学年华玉小学开设金石传拓技法、面塑、糖画课程以来,孩子们上的第二堂课。如果说第一堂课,孩子们垂涎于甜甜的糖画、惊叹于面塑的可塑性,那这第二堂课,孩子们已经在思考自己怎么学习制作了,也因此,每周五下午的社团课程,成了3~5年级孩子们的深切期待。

而同样热烈又充满期待的学习氛围,也发生在川外九龙附小。插花、扎染和木工课上,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自己打磨木头、刨木花,也想制作“花朵冰淇淋”、围巾、小手帕,别提多有趣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如何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公约》,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我国的非遗保护,实际上已经取得巨大成绩。

保护与传承,对应的是发展与创新,过去师徒传艺的方式,有些跟不上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如何将“非遗”融入社区与普通人的生活?在“非遗”保护初具规模且已见成效之后,“非遗”的校园教育更显重要。

记者从区文化旅游委了解到,九龙坡区已累计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其中1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3项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8人。这些非遗项目中,已经有26项走进区内20余所学校,其中工艺美术学校、铁路中学、川外九龙附小、蟠龙小学、华玉小学等已经将非遗课程常态化。就在本月初,区文化旅游委刚刚与重庆育才小学达成合作,待学校下一学期投入使用后,将开设中国结编结技艺、埙制作及演奏、酸梅汤熬制技艺三个项目的常态化课程。

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 走进校园正当时

“我们讲非遗传承,其实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所以非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几行字,或是被束之高阁顶礼膜拜,而是应该充分地、鲜活地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蒋霞告诉记者,这是非遗进校园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的传承,我国早有自上而下的政策。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遗进校园”。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推动非遗普及教育,鼓励学校开设非遗校本课程,编制适宜青少年的教学材料,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课程。

在九龙坡区的落实,则更加具体。政策保障方面,九龙坡区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区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非遗专项资金18万元。蒋霞告诉记者,仅2022年九龙坡区就争取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9万元,市级资金5.1万元。

不仅如此,九龙坡区编写了《九龙楹联》《武术课间操》等6个校本丛书,区非遗保护中心已与13所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挂牌教育实践基地,增设8类非遗课程。年均开展非遗课程、展览进校园普及宣传活动20余场次,烙画和九龙楹联习俗入选2022年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政策的落地、落实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稳步提升,据介绍,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较2018年增长35个,代表性传承人较2020年增加20人。

从被传播到主动传承 非遗传承融入校园发展脉络

过去,非遗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创新与传承中的甘苦冷暖只有传承人才能体会。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非遗传承需要的是创建能与非遗项目便捷相遇的场所,受众与非遗传承人置于同一空间内,直接与非遗“亲密接触”,而非遗进校园显然满足这一点。

今年,以川外九龙附小为例,九龙坡区将非遗大师工作室搬进了校园。由学校提供免费场地,并根据传承人个性需求进行工作室装修,而传承人则负责现场布置及日常维护。首批入驻项目包括九龙坡剪纸、淑文斋木雕艺术、扎染与陈氏插花,工作室面积近500平方米,投入装修资金约150万元。记者了解到,学校目前已经开设少儿花艺、扎染、木工三个社团课程。传承人也将在工作室内持续开展创作、交流、培训等相关活动。

而华玉小学则从去年开始与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合作共建项目,把非遗代表性项目“金石传拓技法”引入到课堂教育之中,这也是该非遗项目首次以系统的教学课程形式走进学校课堂。根据课程设置,“金石传拓技法”每周五下午开设两节课,时长为两个小时。在传授过程中,传承人邓彪结合华玉小学劳动特色主题,打造《春耕》系列课程,培训了26名社团学生,并编排了一个主题节目,获全校师生好评。

相比于前两所学校,蟠龙小学“牵手”非遗的时间更早一些,实施到如今也已经形成体系。2015年,基于九龙街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蟠龙小学开始编写楹联教材,当年9月全面开设起楹联课,并将楹联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班每周一节楹联课。学校成立了楹联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组、教研组,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专门制定《楹联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管理条例》《蟠龙小学楹联课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等,健全楹联课程项目管理办法,同时还有专项经费保证课程顺利开展。

一系列周全的措施,让蟠龙小学的非遗传承走得更深。从2017年开始,蟠龙小学在打造楹联特色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楹联特色校园文化——基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视角,邀请市教科院专家以楹联元素为特色,提炼出了楹联理念校园文化集、制度文化集。楹联文化在师生中传播甚广,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认知、认同,另一方面,楹联文化已经融入蟠龙小学的发展根脉,成为该校的特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

增强文化自信 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师徒传承的面太窄,对于传承人来说,非遗进校园的意义,在于传承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传播面也更大。“不管最后是不是有人真的跟我一样走上非遗传承的路,但至少给这些孩子心里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九龙坡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艺告诉记者。

杨艺从10多年前开始,就参与到非遗传承进校园中来,她也在全市范围内多所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授业,而彼时,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远不如现在。“这些年里,伴随着非遗进校园的传播以及大众文化自信的底气越来越足,非遗传承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杨艺说。

事实上,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这实际也是非遗进校园从理论转向实际的信号,非遗传承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大幅提升。这就与杨艺所说的时机相契合。

时机,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重视,不再是边缘化的兴趣爱好,不少学生在学校学习体验剪纸艺术之后,找到杨艺进行更深入学习;另一方面,传承人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和认同。以杨艺为例,她被黔江一所职业学校以年薪的方式聘任,这实际上也从生存层面解决了非遗传承人的现实困境,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杨艺坦言,非遗进校园实际也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传承需要创新,而孩子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启发我后期的创作。”杨艺告诉记者,非遗进校园的意义还在于,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记者 周双双 通讯员 鲁洲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2023-09-22 14:48:40 来源: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金石传拓技法走进华玉小学课堂。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面塑走进巴山小学课堂。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川外九龙附小非遗大师工作室——杨艺教授剪纸技艺。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非遗进校园的九龙坡尝试
区非遗保护成果展走进实验一小燕南校区。

9月15日下午,九龙坡华玉小学的非遗课堂上,时不时传来欢笑声,这是本学年华玉小学开设金石传拓技法、面塑、糖画课程以来,孩子们上的第二堂课。如果说第一堂课,孩子们垂涎于甜甜的糖画、惊叹于面塑的可塑性,那这第二堂课,孩子们已经在思考自己怎么学习制作了,也因此,每周五下午的社团课程,成了3~5年级孩子们的深切期待。

而同样热烈又充满期待的学习氛围,也发生在川外九龙附小。插花、扎染和木工课上,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自己打磨木头、刨木花,也想制作“花朵冰淇淋”、围巾、小手帕,别提多有趣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如何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公约》,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我国的非遗保护,实际上已经取得巨大成绩。

保护与传承,对应的是发展与创新,过去师徒传艺的方式,有些跟不上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如何将“非遗”融入社区与普通人的生活?在“非遗”保护初具规模且已见成效之后,“非遗”的校园教育更显重要。

记者从区文化旅游委了解到,九龙坡区已累计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其中1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3项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8人。这些非遗项目中,已经有26项走进区内20余所学校,其中工艺美术学校、铁路中学、川外九龙附小、蟠龙小学、华玉小学等已经将非遗课程常态化。就在本月初,区文化旅游委刚刚与重庆育才小学达成合作,待学校下一学期投入使用后,将开设中国结编结技艺、埙制作及演奏、酸梅汤熬制技艺三个项目的常态化课程。

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 走进校园正当时

“我们讲非遗传承,其实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所以非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几行字,或是被束之高阁顶礼膜拜,而是应该充分地、鲜活地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蒋霞告诉记者,这是非遗进校园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的传承,我国早有自上而下的政策。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遗进校园”。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推动非遗普及教育,鼓励学校开设非遗校本课程,编制适宜青少年的教学材料,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课程。

在九龙坡区的落实,则更加具体。政策保障方面,九龙坡区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区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非遗专项资金18万元。蒋霞告诉记者,仅2022年九龙坡区就争取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9万元,市级资金5.1万元。

不仅如此,九龙坡区编写了《九龙楹联》《武术课间操》等6个校本丛书,区非遗保护中心已与13所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挂牌教育实践基地,增设8类非遗课程。年均开展非遗课程、展览进校园普及宣传活动20余场次,烙画和九龙楹联习俗入选2022年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政策的落地、落实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稳步提升,据介绍,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较2018年增长35个,代表性传承人较2020年增加20人。

从被传播到主动传承 非遗传承融入校园发展脉络

过去,非遗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创新与传承中的甘苦冷暖只有传承人才能体会。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非遗传承需要的是创建能与非遗项目便捷相遇的场所,受众与非遗传承人置于同一空间内,直接与非遗“亲密接触”,而非遗进校园显然满足这一点。

今年,以川外九龙附小为例,九龙坡区将非遗大师工作室搬进了校园。由学校提供免费场地,并根据传承人个性需求进行工作室装修,而传承人则负责现场布置及日常维护。首批入驻项目包括九龙坡剪纸、淑文斋木雕艺术、扎染与陈氏插花,工作室面积近500平方米,投入装修资金约150万元。记者了解到,学校目前已经开设少儿花艺、扎染、木工三个社团课程。传承人也将在工作室内持续开展创作、交流、培训等相关活动。

而华玉小学则从去年开始与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合作共建项目,把非遗代表性项目“金石传拓技法”引入到课堂教育之中,这也是该非遗项目首次以系统的教学课程形式走进学校课堂。根据课程设置,“金石传拓技法”每周五下午开设两节课,时长为两个小时。在传授过程中,传承人邓彪结合华玉小学劳动特色主题,打造《春耕》系列课程,培训了26名社团学生,并编排了一个主题节目,获全校师生好评。

相比于前两所学校,蟠龙小学“牵手”非遗的时间更早一些,实施到如今也已经形成体系。2015年,基于九龙街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蟠龙小学开始编写楹联教材,当年9月全面开设起楹联课,并将楹联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班每周一节楹联课。学校成立了楹联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组、教研组,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专门制定《楹联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管理条例》《蟠龙小学楹联课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等,健全楹联课程项目管理办法,同时还有专项经费保证课程顺利开展。

一系列周全的措施,让蟠龙小学的非遗传承走得更深。从2017年开始,蟠龙小学在打造楹联特色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楹联特色校园文化——基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视角,邀请市教科院专家以楹联元素为特色,提炼出了楹联理念校园文化集、制度文化集。楹联文化在师生中传播甚广,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认知、认同,另一方面,楹联文化已经融入蟠龙小学的发展根脉,成为该校的特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

增强文化自信 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师徒传承的面太窄,对于传承人来说,非遗进校园的意义,在于传承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传播面也更大。“不管最后是不是有人真的跟我一样走上非遗传承的路,但至少给这些孩子心里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九龙坡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艺告诉记者。

杨艺从10多年前开始,就参与到非遗传承进校园中来,她也在全市范围内多所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授业,而彼时,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远不如现在。“这些年里,伴随着非遗进校园的传播以及大众文化自信的底气越来越足,非遗传承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杨艺说。

事实上,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包括技艺传承、技能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这实际也是非遗进校园从理论转向实际的信号,非遗传承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大幅提升。这就与杨艺所说的时机相契合。

时机,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重视,不再是边缘化的兴趣爱好,不少学生在学校学习体验剪纸艺术之后,找到杨艺进行更深入学习;另一方面,传承人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和认同。以杨艺为例,她被黔江一所职业学校以年薪的方式聘任,这实际上也从生存层面解决了非遗传承人的现实困境,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杨艺坦言,非遗进校园实际也是个借力升级的过程。“传承需要创新,而孩子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可以启发我后期的创作。”杨艺告诉记者,非遗进校园的意义还在于,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记者 周双双 通讯员 鲁洲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