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丨暴雨之后 “巫峡粮仓”抢收忙
华龙网讯(记者 李凤兰 李燊 实习生 常思容)9月25日,天晴。连续几天暴雨后,热烈的阳光透过层层云雾,照耀着巫山,也照耀着素有“巫峡粮仓”之称的庙宇镇。早晨七点,雷沃“谷神”牌收割机就在该镇的田地间轰鸣。
一大早,永安村张国典、张祥典两兄弟就和家人站在田坎上守望。张国典提醒司机动作轻缓,以免泥浆飞溅到人身上,也避免泥浆卷到机器弄脏稻粒。
他家种的3亩地,上午收割完毕,大大小小装了40袋,每袋七八十斤。一家人分工配合,女人们牵着尼龙袋等着收割机将稻粒倾泻入袋,男人们则扛袋上车拉回家。
一阵忙碌后,张国典仔细打扫着“战场”。他捡起偶然掉落的稻穗,系了一小把攥在手里。
在巫山层峦叠嶂的高山里,庙宇镇却奇迹般地藏着一块块平地。得益于地势平坦和毗邻湖北的优势,该镇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逾万亩。新出的渝香2115稻米,卖到五块一斤,其他品种则卖得更贵。稻米好比宝贝,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今年,庙宇镇推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又试种了水稻新品种。人们期盼着,秋分后能实现粮食大丰收。23日,巫山境内却遭遇暴雨,全县所有乡镇雨量均达150毫米以上,超2/3以上的乡镇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庙宇镇受灾严重,共有水稻2335亩被淹,其中倒伏491.5亩。
“我们村最严重,1200亩稻田,有900亩都被淹,其中380亩受灾严重。”永安村党支部副书记袁林谈起暴雨很无奈,“当时整个庙宇坝子都遭淹了,稻谷连稻穗都看不到,全部是一片汪洋。”
暴雨之后,村民加紧抢收水稻。除了张家兄弟,不少村民有序地等着收割机的“档期”。魏祖发家的5亩水稻也被淹了,“都是家里老人种的,丢了可惜。”
目前,当地正在组织干群全力抢收受灾水稻。“我们实行收割机分片抢收,倒伏的、遭受病虫害的先割先收。”袁林说,争取这两天完成600亩收割。
暴雨造成了损失,但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排水沟由40厘米拓宽到80厘米,深度加深到70厘米高,泄洪能力大大增强了。
“以前下这么大的雨,要两天两夜才能将水排出去,这次用了一天一夜。”24日,积水退去,水稻又露出了根部。不少村民走进田里,清理浪渣子,扶正倒伏的水稻,用水洗去稻穗上的泥巴,等待晴日收割。
稻谷归仓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晾晒。但天气预报显示,27日晚,新一轮的降雨又要来临。
对于永安村的村民来说,今年,他们除了在自家院坝晾晒稻谷,还有一个新选择——到烘干塔烘干。
“永安村和庙宇村、长梁村出资110万元,在长梁村老粮站旧址,建起了烘干塔,主要用于集体经济种植的粮食晾晒。”袁林说起新变化鼓足了干劲,“今天我们还在加紧安装零部件,安装好了有需要的村民也可以使用。”
每一个人都努力着,确保能够让粮食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