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成熟时,千里人团圆
9月6日,阳光穿过竹林的缝隙,稀稀疏疏洒落在方竹笋林。一大早,李伟就跟着父母一道带着临时聘请的采笋工,进山采笋。

方竹成熟时,千里人团圆

来源:南川报2023-09-26
李伟和采笋工一起将刚采好的方竹笋背到马路边。
李伟和采笋工一起将刚采好的方竹笋背到马路边。
李伟在金佛山采笋。
李伟在金佛山采笋。
李伟对采回来的方竹笋进行分级。
李伟对采回来的方竹笋进行分级。
李伟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
李伟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
休息的时候,李伟还会帮采笋工看看外出的车票情况,并帮忙购买。
休息的时候,李伟还会帮采笋工看看外出的车票情况,并帮忙购买。
金佛山方竹林。
金佛山方竹林。

9月6日,阳光穿过竹林的缝隙,稀稀疏疏洒落在方竹笋林。一大早,李伟就跟着父母一道带着临时聘请的采笋工,进山采笋。

金佛山的方竹笋与其他笋类不同,每年从海拔2000多米到低海拔1400多米地区依次生长。采笋季便从立秋开始,持续至中秋左右结束。

金佛山人世世代代采笋。临近立秋,不管离家多远,在外打拼的人都会像候鸟一样,不约而同回家去。

比起春节,金佛山每年50天左右的采笋季,更像一场亲人们相聚时间更长的团圆季。

“新疆、青海也好,浙江、上海也好,不管千里万里,基本上都要回来。”头渡镇方竹村党总支书记张承华解释道,头渡镇笋农约有2300人,其中1600人左右在外务工。

李伟家在头渡镇柏枝村,从太爷爷辈开始就是笋农。现在经营管理的笋场是从国有林承包的,已经26年了。虽然常年在福建务工,但一到采笋季,李伟便会在立秋前赶回家。刚三十出头的他采笋“工龄”10年,已经挑起了家里采笋的大梁。

李伟家的笋场海拔较高,采笋时间更早一些。为趁早完成抢“鲜”,李伟家今年临时聘请了8个帮工采笋。他们和李伟一样,都是当地的笋农,但因为自己笋林海拔低,还采不了笋,就临时当起了帮工。

“先帮高海拔的,挣点别人家的采笋钱,再给自己家的采,两头挣钱,不耽误活。”58岁的王先华是这批帮工里年纪比较大的,但对于采笋,几十年来,王先华甘之如饴。“在沿海打工40多年了,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块,但是一立秋,大家都知道我要回老家,雷打不动一定回来采笋。今年,我是从福建晋江赶回来的。”说起来,很多人都跟他一样,八九月打工已经很热了,但是回家既能避暑,还能采笋。

采笋的工作比起在外务工也并不轻松。大家每天早上5:30吃早饭,喝过油茶,就得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吃完饭又要忙到太阳下山。每天采笋200公斤左右,多的时候可以达到500公斤,工资约200元一天。

李伟家的笋林面积在村里算得上中等,除去采笋人工费用支出三四万元,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而普通人家一年采笋也能挣几万元钱。

谈及收入不错为什么外出打工,李伟说,只要留好竹母,家里有笋林是走出去的底气,要让笋林世世代代都能持续,就必须回家一趟疏竹,就是走到哪里都有的牵挂。

“快来吃饭了哟!”在李伟母亲朱泽润的一声吆喝下,一上午的工作告一段落,她催促着正在分拣竹笋的儿子,眼角溢满了温柔。

大家围坐一团,桌上透亮的腊肉、糊香的辣椒、香甜的南瓜惹人垂涎。每天吃饭休息的时候,朱泽润最是欢喜。她总觉得儿子在外面打工都是报喜不报忧,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在身边来得踏实。中秋的时候,在外读大学的小女儿也会回来,一家人就能整整齐齐、团团圆圆。

李伟的父亲再过两年就60岁了,想让李伟全面“接班”,李伟这几年也一直在食品厂打工,每个生产环节他也在参与,等将来他也想回家也开个食品厂,把方竹笋卖得更“高大上”!

行走千里,方竹是牵挂;敢走千里,方竹是底气。每当秋天的第一阵风吹到金佛山,他们就会回家,与家人相聚。到第二年,他们又会继续期盼,盼望着方竹成熟时,家人好团圆。

记者 邓的 王娟/文 陈姗/图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方竹成熟时,千里人团圆

2023-09-26 16:03:47 来源:
李伟和采笋工一起将刚采好的方竹笋背到马路边。
李伟和采笋工一起将刚采好的方竹笋背到马路边。
李伟在金佛山采笋。
李伟在金佛山采笋。
李伟对采回来的方竹笋进行分级。
李伟对采回来的方竹笋进行分级。
李伟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
李伟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
休息的时候,李伟还会帮采笋工看看外出的车票情况,并帮忙购买。
休息的时候,李伟还会帮采笋工看看外出的车票情况,并帮忙购买。
金佛山方竹林。
金佛山方竹林。

9月6日,阳光穿过竹林的缝隙,稀稀疏疏洒落在方竹笋林。一大早,李伟就跟着父母一道带着临时聘请的采笋工,进山采笋。

金佛山的方竹笋与其他笋类不同,每年从海拔2000多米到低海拔1400多米地区依次生长。采笋季便从立秋开始,持续至中秋左右结束。

金佛山人世世代代采笋。临近立秋,不管离家多远,在外打拼的人都会像候鸟一样,不约而同回家去。

比起春节,金佛山每年50天左右的采笋季,更像一场亲人们相聚时间更长的团圆季。

“新疆、青海也好,浙江、上海也好,不管千里万里,基本上都要回来。”头渡镇方竹村党总支书记张承华解释道,头渡镇笋农约有2300人,其中1600人左右在外务工。

李伟家在头渡镇柏枝村,从太爷爷辈开始就是笋农。现在经营管理的笋场是从国有林承包的,已经26年了。虽然常年在福建务工,但一到采笋季,李伟便会在立秋前赶回家。刚三十出头的他采笋“工龄”10年,已经挑起了家里采笋的大梁。

李伟家的笋场海拔较高,采笋时间更早一些。为趁早完成抢“鲜”,李伟家今年临时聘请了8个帮工采笋。他们和李伟一样,都是当地的笋农,但因为自己笋林海拔低,还采不了笋,就临时当起了帮工。

“先帮高海拔的,挣点别人家的采笋钱,再给自己家的采,两头挣钱,不耽误活。”58岁的王先华是这批帮工里年纪比较大的,但对于采笋,几十年来,王先华甘之如饴。“在沿海打工40多年了,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块,但是一立秋,大家都知道我要回老家,雷打不动一定回来采笋。今年,我是从福建晋江赶回来的。”说起来,很多人都跟他一样,八九月打工已经很热了,但是回家既能避暑,还能采笋。

采笋的工作比起在外务工也并不轻松。大家每天早上5:30吃早饭,喝过油茶,就得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吃完饭又要忙到太阳下山。每天采笋200公斤左右,多的时候可以达到500公斤,工资约200元一天。

李伟家的笋林面积在村里算得上中等,除去采笋人工费用支出三四万元,每年可收入20多万元。而普通人家一年采笋也能挣几万元钱。

谈及收入不错为什么外出打工,李伟说,只要留好竹母,家里有笋林是走出去的底气,要让笋林世世代代都能持续,就必须回家一趟疏竹,就是走到哪里都有的牵挂。

“快来吃饭了哟!”在李伟母亲朱泽润的一声吆喝下,一上午的工作告一段落,她催促着正在分拣竹笋的儿子,眼角溢满了温柔。

大家围坐一团,桌上透亮的腊肉、糊香的辣椒、香甜的南瓜惹人垂涎。每天吃饭休息的时候,朱泽润最是欢喜。她总觉得儿子在外面打工都是报喜不报忧,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在身边来得踏实。中秋的时候,在外读大学的小女儿也会回来,一家人就能整整齐齐、团团圆圆。

李伟的父亲再过两年就60岁了,想让李伟全面“接班”,李伟这几年也一直在食品厂打工,每个生产环节他也在参与,等将来他也想回家也开个食品厂,把方竹笋卖得更“高大上”!

行走千里,方竹是牵挂;敢走千里,方竹是底气。每当秋天的第一阵风吹到金佛山,他们就会回家,与家人相聚。到第二年,他们又会继续期盼,盼望着方竹成熟时,家人好团圆。

记者 邓的 王娟/文 陈姗/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