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银行理财资管提质增效
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具有“双肩挑”的重要作用,在资产端为实体经济融资构筑起重要通道,在负债端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推动银行理财资管提质增效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不久前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系统总结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具有“双肩挑”的重要作用,在资产端为实体经济融资构筑起重要通道,在负债端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筑底线、防风险思路的不断深化与延伸,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基本告别了过去爆发式的规模扩张,业务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层面,随着“资管新规”下一系列配套制度相继出台,银行理财整体监管架构更加成熟,业务运行机制更加健康有序。风控层面,“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等存续问题逐步改善,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产品层面,除传统产品外,银行理财进一步丰富现金管理类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等品类,拓展代销渠道,推出了面向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多种产品选择,并通过推出“跨境通”等业务、成立合资公司等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在实现自身做优做强的同时,银行理财促进实体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长三角、京津冀、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586亿元,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统筹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共同富裕两大目标,实现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资本市场高效运行的平衡,是新时期的新使命、新目标。

客观上看,对标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我国银行理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者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占比超过95%。个人投资者专业能力不强,风险意识及防控能力不足,这对于市场长期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其次,目前银行理财权益性投资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仅3.14%,且规模未呈现明显增长,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工作任重道远。最后,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转型面临阻力。仍有部分存续产品未完成转移,2022年底,仍有278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5.41万亿元,占比达19.57%。由于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债券市场等存在传导机制,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动,可能出现“破净潮”和“负反馈效应”,阻碍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对此,需要从多个方面作为重点抓手,进一步激活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要丰富产品管线布局。重点加强权益投资策略产品供给,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并拓展与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强化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的服务能力。加大养老理财产品业务拓展,助力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通过设立海外机构、推出跨境理财产品等方式,为投资者做好全球资产配置。

要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深、做实。加强投资者教育,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投资者逐渐消除刚兑预期,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

还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工作要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低碳转型、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引导资金投向重要环节、重点企业。

此外,要在产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加强风险管控。在实现理财产品规则规范化,强化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求,严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同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通过政策引导投资者风险防范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畅通投资者维权通道,提高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作者田 轩 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推动银行理财资管提质增效

2023-09-28 06:30:33 来源: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不久前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系统总结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对于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具有“双肩挑”的重要作用,在资产端为实体经济融资构筑起重要通道,在负债端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筑底线、防风险思路的不断深化与延伸,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基本告别了过去爆发式的规模扩张,业务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层面,随着“资管新规”下一系列配套制度相继出台,银行理财整体监管架构更加成熟,业务运行机制更加健康有序。风控层面,“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等存续问题逐步改善,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产品层面,除传统产品外,银行理财进一步丰富现金管理类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等品类,拓展代销渠道,推出了面向中小银行、村镇银行等多种产品选择,并通过推出“跨境通”等业务、成立合资公司等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局。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在实现自身做优做强的同时,银行理财促进实体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长三角、京津冀、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586亿元,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统筹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共同富裕两大目标,实现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资本市场高效运行的平衡,是新时期的新使命、新目标。

客观上看,对标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我国银行理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者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占比超过95%。个人投资者专业能力不强,风险意识及防控能力不足,这对于市场长期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其次,目前银行理财权益性投资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仅3.14%,且规模未呈现明显增长,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工作任重道远。最后,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转型面临阻力。仍有部分存续产品未完成转移,2022年底,仍有278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5.41万亿元,占比达19.57%。由于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债券市场等存在传导机制,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动,可能出现“破净潮”和“负反馈效应”,阻碍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对此,需要从多个方面作为重点抓手,进一步激活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要丰富产品管线布局。重点加强权益投资策略产品供给,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并拓展与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强化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的服务能力。加大养老理财产品业务拓展,助力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通过设立海外机构、推出跨境理财产品等方式,为投资者做好全球资产配置。

要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深、做实。加强投资者教育,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和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投资者逐渐消除刚兑预期,强化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

还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工作要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低碳转型、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引导资金投向重要环节、重点企业。

此外,要在产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加强风险管控。在实现理财产品规则规范化,强化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求,严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同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通过政策引导投资者风险防范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畅通投资者维权通道,提高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作者田 轩 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