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 幸福对话丨武隆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甘元胜: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编者按
9月26日,重庆市武隆区第十三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暨文复乡2023年农民丰收节在文复乡举行。双节同办,既丰富了活动形式、落实了节俭办会的要求,又同步凝聚了武隆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武隆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上下同心、共同发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总体进度达到80%,完成入户路建设140公里。后坪乡文凤村入选了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沧沟乡大田村、双河镇荞子村、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入选重庆市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
本期,华龙网“和美乡村 幸福对话”栏目邀请到武隆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甘元胜进行访谈。
华龙网:今年武隆区农民丰收节总体活动安排有哪些?有哪些亮点?
甘元胜:今年是第六个农民丰收节,我们在认真总结前5个农民丰收节举办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庆丰收 促和美”主题,我区按照“3个1”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即组织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亮相市级以上展会,组织开展一批区级庆丰收活动,乡镇(街道)因地制宜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活动整体亮点纷呈,比如武隆猪腰枣亮相了全国主会场,武隆高山番茄在西部农交会上深受青睐,高山蔬菜采摘季、玩茶荟等系列活动助推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文复乡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同步举办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实现了共赢。
华龙网:武隆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和丰收节同步举办是基于什么考虑,双节同步举办的效果如何?
甘元胜:今年,我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和丰收节活动同步举办,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为了达到“一个活动,多重效果”的目标,将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增加农民收入、传承农耕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行有机整合。二是落实“节俭办活动”的总体要求,双节同办活动开支节约比例超过20%。
华龙网:今年丰收节主题为“庆丰收 促和美”,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武隆区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哪些成绩?
甘元胜:今年,区委、区政府明确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全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四项行动之一,年初印发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建成3个独具特色的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区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带动全区乡村面貌整体提升。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路、水、电、通讯、物流、燃气)“六网”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水平、推进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以党建为引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工程、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
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上下同心、共同发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后坪乡文凤村入选了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沧沟乡大田村、双河镇荞子村、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入选重庆市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制定并启动民乐村美光荣榜评选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灰旗”评比,截至目前,23个乡镇(街道)获评“红旗”,8个乡镇(街道)获评“灰旗”,农村“散、乱、脏”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总体进度达到80%,完成入户路建设140公里。
华龙网:近年来,武隆区因地制宜,聚焦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截至目前成效如何?未来还将如何向纵深发展?
甘元胜:武隆自然条件呈现为“七山二水一分田”,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武隆区严守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以开展全国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试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为契机,以“武隆山水·纯绿优品”为价值定位,全力推进甘薯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培育“一主(以番茄为主的高山蔬菜)两辅(以山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乡村旅游)多元(桑、茶、烟、蜂、笋、桃、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今年前三季度,粮食产量实现19.17万吨,蔬菜产量预计实现60.19万吨,瓜果产量预计实现2.65万吨,茶叶产量922吨,园林水果产量预计实现3.06万吨,食用坚果产量预计实现990.0吨,生猪出栏预计实现37.7万头,牛出栏预计实现1.3万头,羊出栏预计实现12万只,家禽出栏预计实现109万只。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粮食生产,重点在单产提升、防灾减损、撂荒地复耕复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统筹解决好“在哪种粮”和“谁来种粮”的问题。二是久久为功,把番茄、山羊、乡村旅游“一主两辅”特色优势产业盘强做大。番茄要重点支持发展设施番茄,按照“设施推进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的原则,重点区域布局在双河镇、黄莺乡、沧沟乡、浩口乡等乡镇街。山羊产业要重点在加工、市场流通、科研等环节发力,要招引大企业投身山羊产业。乡村旅游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借势武隆旅游“三次创业”。三是加快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短板。把甘薯全产业链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补齐农产品加工业短板的重点举措再重视、再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