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基础牢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同时考虑目标可实现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至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9%左右。
专家表示,要通过强化重大工程引领、保障高质量供给、加快装备推广应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夯实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基础,推动电力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作为工业经济主导性和基础性行业之一,电力装备行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稳定工业经济发展起到较大支撑作用。
从产业规模看,我国水电、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2年,水电机组总装机超4亿千瓦;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合计超7.5亿千瓦,是2012年的90倍以上;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创历史新高,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
从装备水平看,一批标志性装备取得突破,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和水电机组单机容量均超百万千瓦,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超百万伏特,电力装备已迈入“四个百万”时代。另外,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成功并网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从产业链竞争力看,我国已建成相对完善的电力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了以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金风科技、隆基绿能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力装备企业,培育了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南京新型电力产业集群、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等一批各具优势特色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电力装备作为支撑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行业稳增长面临有利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袁鑫涛表示,一方面我国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给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能。2023年预计新增风电、光伏装机1.6亿千瓦,同比增长超33%;新开工建设一批水电、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国内电力装备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我国电力装备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国际市场不断开拓。2022年,相关企业与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订了一批风电、光伏、水电项目。
“总的来看,随着供给水平提升和需求潜力旺盛两方面因素叠加,电力装备行业经济平稳运行具备坚实基础。”袁鑫涛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供给侧来看,电力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加快。从需求侧来看,国内装备需求旺盛,国际市场不断开拓,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但是,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也存在一定问题。
“当前,电力装备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部分关键零部件仍存在短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有待加强,个别领域产能过剩。”袁鑫涛表示。
从短期看,一是电力装备行业经济运行受交货周期影响,年度内营收增速存在波动;二是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大环境不稳定影响,国际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三是部分领域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存在低价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从长期看,存在部分电力装备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装备供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待加强等问题。
以光伏产业为例,今年伊始,光伏产业链重新开启产能竞赛。1月17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建设年产100吉瓦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吉瓦单晶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达450多亿元。1月19日,晶澳科技宣布,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数月之后,光伏龙头企业再度拉开扩产的“闸门”。先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宣布加大光伏一体化产能建设力度,后有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斥资超百亿元扩产。与产能扩张一路随行的是光伏企业股价一路下行,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阴云笼罩在行业上空。
电力装备行业的问题引起了主管部门的关注。“考虑到汽车、电力装备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占装备工业的三成左右,体量大,占比高,对装备工业稳增长作用大,同时行业发展具有鲜明特点,我们单独编制了汽车、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方案》按照远近结合原则,围绕短期影响行业稳定增长的问题和长期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袁鑫涛介绍,下一步将依托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工作协调机制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加强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强化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重大工程是电力装备需求侧的基本盘。今年前7个月,一能电气在电力装备设备供应端方面,业绩同比增长51.2%。一能电气销售总经理倪永洲说:“公司不断提高电力装备供给质量,先后为冬奥会、冬残奥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场主场馆提供优质电力设备。”
袁鑫涛表示,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供给质量,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发挥重大工程带动作用,鼓励工程建设运营单位加大创新装备采购力度,通过示范引领,加快电力装备创新发展。
针对市场开拓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环节,《方案》提出,支持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统筹推进海外工程建设,打造海外工程品牌,带动电力装备“走出去”。同时,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推动电力装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电力装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面对电力装备行业存在的困难,一能电气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林晓龙表示,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和新能源服务产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提供运营维护、改造、升级等增值服务,增加收入来源。在储能市场爆发的节点,一能电气还一站式投资建设了工商业储能项目,预计今年年底规模达150兆瓦以上。 (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