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重庆有些什么故事 听听重师这两位博士怎么说
昨(29)日,由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老舍在重庆”专题讲座在北碚举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熊飞宇、付冬生在北碚老舍旧居与市民、文学青年畅谈老舍在重庆的往事。

老舍在重庆有些什么故事 听听重师这两位博士怎么说

来源:华龙网2023-09-29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昨(29)日,由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老舍在重庆”专题讲座在北碚举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熊飞宇、付冬生在北碚老舍旧居与市民、文学青年畅谈老舍在重庆的往事。

讲座现场汇聚了大量文学爱好者。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jpg
讲座现场汇聚了大量文学爱好者。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北碚素有“三千名流汇聚北碚”的说法,这其中不免要提到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名篇《四世同堂》,而该书的作者老舍曾在北碚有诸多故事值得回味。

从1938年8月14日老舍抵渝,1946年2月13日应美国国务院邀请离开,除随慰劳团北上、赴滇讲学和成都开会等短暂离开外,老舍在重庆生活、工作和写作近八年。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可算作老舍的第二故乡,这一时期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付冬生表示,在重庆,作为“文协”总务部主任的老舍组织并参加文艺界抗敌救国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同时,他还创作了众多的文学作品,为民族的抗战努力宣传。

讲座现场以座谈会形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以座谈会形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期间,先生先后居于大梁子青年会、白象街88号《新蜀报》报社、南泉,并于1943年定居今北碚天生新村63号“老舍旧居”,这也是老舍先生居住时间最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1944年,老舍在重庆北碚开始了他人生中一部重要著作《四世同堂》,用两年多时间,他完成了该书前两部分——《惶惑》《偷生》。这段时期是作家一生中最为困顿的时期,在北碚的日子里,老舍生活清贫,更屡受盲肠炎等病痛折磨,但他依然在这样一个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四世同堂》。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本次讲座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该活动系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参与重庆市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之一。

讲座在老舍旧居举行,如今旧居已经打造成了文学爱好者喜欢的打卡点。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在老舍旧居举行,如今旧居已经打造成了文学爱好者喜欢的打卡点。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长期以来,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坚持立足重庆,开放性地开展重庆抗战文史研究。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是重庆师范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抗战文学研究室,也是国内高校成立的首家有关大后方抗战文学的研究机构,该机构曾参与编纂在国内外影响极大的系列图书《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在此基础上,为推进重庆抗战文史研究的发展,凝练更具特色的研究基地,促进学科平台的建设,2004年又重新组建“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中心”。2006年该中心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正式命名为“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创办于2009年10月的《抗战文史研究》是基地独立编辑出版的连续性学术集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刊发国内外高水平的抗战文史研究论文。现已出版第六辑。

讲座结束后与文学爱好者一起合影。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结束后与文学爱好者一起合影。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老舍在重庆有些什么故事 听听重师这两位博士怎么说

2023-09-29 10:28:43 来源: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昨(29)日,由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老舍在重庆”专题讲座在北碚举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熊飞宇、付冬生在北碚老舍旧居与市民、文学青年畅谈老舍在重庆的往事。

讲座现场汇聚了大量文学爱好者。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jpg
讲座现场汇聚了大量文学爱好者。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北碚素有“三千名流汇聚北碚”的说法,这其中不免要提到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名篇《四世同堂》,而该书的作者老舍曾在北碚有诸多故事值得回味。

从1938年8月14日老舍抵渝,1946年2月13日应美国国务院邀请离开,除随慰劳团北上、赴滇讲学和成都开会等短暂离开外,老舍在重庆生活、工作和写作近八年。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可算作老舍的第二故乡,这一时期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付冬生表示,在重庆,作为“文协”总务部主任的老舍组织并参加文艺界抗敌救国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同时,他还创作了众多的文学作品,为民族的抗战努力宣传。

讲座现场以座谈会形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以座谈会形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期间,先生先后居于大梁子青年会、白象街88号《新蜀报》报社、南泉,并于1943年定居今北碚天生新村63号“老舍旧居”,这也是老舍先生居住时间最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1944年,老舍在重庆北碚开始了他人生中一部重要著作《四世同堂》,用两年多时间,他完成了该书前两部分——《惶惑》《偷生》。这段时期是作家一生中最为困顿的时期,在北碚的日子里,老舍生活清贫,更屡受盲肠炎等病痛折磨,但他依然在这样一个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四世同堂》。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本次讲座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该活动系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参与重庆市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之一。

讲座在老舍旧居举行,如今旧居已经打造成了文学爱好者喜欢的打卡点。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在老舍旧居举行,如今旧居已经打造成了文学爱好者喜欢的打卡点。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长期以来,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坚持立足重庆,开放性地开展重庆抗战文史研究。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是重庆师范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抗战文学研究室,也是国内高校成立的首家有关大后方抗战文学的研究机构,该机构曾参与编纂在国内外影响极大的系列图书《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在此基础上,为推进重庆抗战文史研究的发展,凝练更具特色的研究基地,促进学科平台的建设,2004年又重新组建“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中心”。2006年该中心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时正式命名为“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创办于2009年10月的《抗战文史研究》是基地独立编辑出版的连续性学术集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刊发国内外高水平的抗战文史研究论文。现已出版第六辑。

讲座结束后与文学爱好者一起合影。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讲座结束后与文学爱好者一起合影。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