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8岁登台,14岁成为非遗传承人
大三男孩酷爱泗州戏,攒钱组剧团当团长

扬子晚报

2023-10-04 07:09:36

听新闻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筱玉麒麟接了三场戏。他8岁开始学习泗州戏,唱的是乾旦,也就是男性出演的旦角。筱玉麒麟是爷爷给他起的艺名,他的大名叫贡健强。今年20岁的他是华北科技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已经演了十几年的主角,是泗州戏非遗传承人。

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贡健强表示,为了让一批和他一样热爱泗州戏的师兄弟有戏唱,有饭吃,他还开始带剧团,希望让跟着自己的这一班师兄弟“能吃上饭,吃好饭”。

迷上泗州戏 “八岁红”从此走上戏曲道路

贡健强的爷爷是个说书人,自幼受熏陶,他跟着爷爷学习了琴书和大鼓书。有一年姥姥家唱大戏,贡健强去看戏,惊奇地发现居然能听懂,了解到这是泗州戏,从此就痴迷上了。

泗州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安徽泗州地区,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存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8岁那年,贡健强正式登台献艺,被人们喊成“八岁红”。从此,他走上了这条道路,平时在学校里念书,周末和假期出去唱戏。

泗州戏很难学,花腔杂乱,练功非常辛苦,可他还是逐渐熟悉了。12岁那年,贡健强到怀远读书,在当地一个泗州戏爱好者聚集的地方自告奋勇地唱了一段,老师都惊叹不已。他还结识了老艺人胡家宏先生,得到指点,唱腔就日渐成熟起来。

后来有人把他推荐到怀远的一个小豫剧团,跟着老师学习身段表演。因为没有室内场地,“大雪天就在淮河大坝底下练功,踢腿下腰,冻得手都伸不开,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贡健强那时候就开始唱主角了,“逢年过节唱戏,有时候一天要唱三场,早上一场,下午两场,晚上回去累得站着就睡着了。”要是碰到唱会戏,连续唱好几天,场场观众都爆满。

他曾经有机会进专业剧团,但因角色和经济等问题而忍痛放弃,只能自己出门搭班演出。冬天很冷,十几岁的孩子拖着大行李箱,在田间地头唱戏,一双脚常常被冻得失去知觉。曾经有一次连唱了九天的戏,却只分到300元,他因为没挣到下学期的学费而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在大街上痛哭。虽然如此,他始终怀着对泗州戏的热爱,不舍得放弃。14岁的时候,贡健强成为泗州戏非遗文化传承人。

一年演出不少于100场 心中的热爱让他一直坚持

唱戏也没有影响到学习,贡健强在初中时成绩一直排在前列。上了高中之后,因为学业比较忙,他还是努力参加了一些比赛。

2018年,贡健强到江苏新沂参加首届淮海经济区和大运河城市少儿柳琴戏(泗州戏)争霸赛(又称苏鲁豫皖四省青少年拉魂腔大奖赛),夺得金牌。2020年,贡健强参加第二届拉魂腔大奖赛,被划分到业余组,又拿了金奖。

2021年,贡健强考上了华北科技学院。上大学后,他参加了2021年第十二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获得京外地区业余组个人项目金奖。之后,他又开始了心爱的泗州戏演出,“大学这几年,每年演出没低于100场。”

今年从春节过后到现在,他已经演了120多场戏,其中送戏下乡演出是主要部分,还有村民红白喜事或者庙会邀请。

然而传统戏曲生存艰难,这让贡健强忧心不已。民营剧团保障条件很差,因为资质等专业壁垒限制,就连很多招标和比赛也难以参加,“其实我们也不算差的,但是好的资源倾向专业剧团,对民营剧团来说是很吃亏的。但是在传承方面民营剧团做了大量工作。”

贡健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学戏演出机会很多,“有时到一个地方能唱一个多月。”现在传统戏曲演出的机会少了,“越没有人唱,也就越没有人听,剧团演出时可能人都凑不齐。”他去南方唱过戏,“那里跑龙套一天也能挣200元,我们这主演每天才挣150元。要是心中没有这份热爱,早就不干了。”

19岁带剧团当团长 没有人教什么都要靠自己

虽然困难很多,贡健强还是结识了不少年轻的泗州戏演员。年轻演员需要成长学习,有些剧团喜欢立刻就能登台演出的人,没有耐心培养后代,很多年轻演员因为唱戏工资微薄而不得不离开舞台,这让泗州戏的传承更加困难。

贡健强觉得这些年轻的泗州戏演员如果没有人带着,可能坚持不下去,就萌生了自己带剧团的想法。

唱戏和带团注定是一条崎岖的道路,贡健强热爱泗州戏和舞台,也想让跟着自己的这一班师兄弟能吃上饭,能吃好饭,“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到深夜”。

他终于下定决心,从去年开始带剧团。19岁当团长,以前在当地是没有听说过的。他用这些年积攒的钱,再找朋友借了一些,置办了一堂戏箱。平时的学费、生活费也是他自己挣,“我感觉自己也没有多厉害,只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锻炼自己。”

做团长除了本职演出,还要兼顾很多东西。如要想办法接演出,接到演出以后要联系舞台、联系演员,安排剧目和角色,准备服装道具等等。

虽然没有人教过他怎么当团长,但这些能力都锻炼出来了。目前他剧团人员比较固定,每次演出不低于十三四个人,大演出有二十来人。大家散落在天南海北,演出时聚到一起。

中秋十一长假前,贡健强接到三场戏,一放假就匆忙赶回去,安排演出的各项事宜,10月2日和3日一直在忙着演出。

今年他升入大三,开始考虑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回去就业的问题。要是就业,他打算继续当团长。如果考研,就准备考戏曲专业的研究生。贡健强说,戏曲这一行“离开了热爱,真的不能走远”,但是“来路很长,我依然在路上”。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责任编辑:杜漩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