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最“热”黄金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中秋国庆假期就落下帷幕。在这个加长版的黄金周里,人们出行热情高涨。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这也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旅游热度最高的国庆黄金周。就重庆而言,假期首日,就已经是全国排名第二的热门旅游城市,这种热度持续了整个假期。
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18时,全市130家封闭式A级旅游景区,假期累计接待游客854.9万人次。中秋国庆假期,纳入统计的全市过夜游客接待人数231.82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4.8%。
在多个在线旅游平台上,重庆文旅的各项表现不俗。飞猪的数据显示,重庆高星级酒店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4成,民宿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64%,租车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8倍,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在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里,重庆在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榜单上排名第五。在去哪儿发布的类似榜单上,重庆位居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成都。
去哪儿网发布数据
持续的热度之下,有一些更细的市场趋势值得注意:首先,都市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较大:以磁器口古镇为例,游客量超了90万人次。5A景区是跨省游、团队游的首选: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黔江濯水景区、南川金佛山、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等表现亮眼。主题乐园类景区受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喜爱:以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和重庆动物园为例,接待的游客量分别达到55万和28.3万人次。历史文化类景区成为外地游客了解重庆城市历史的窗口:歌乐山烈士陵园、大足石刻等,是热门打卡地。
市场热,得益于供给新。许多景区和文旅企业紧跟消费趋势,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推出了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9月27日,龙门浩老街·下浩里,全域开放;老重庆有了新玩法。同一天,长江三峡首个考古遗址公园-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9月28日,北碚缙云山索道正式恢复运行;改造升级后的重庆动物园熊猫馆新馆,向游客开放;重庆开埠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9月29日,历时三年打造的大型实景演艺《重庆!重庆》在两江国际影视城正式上演。
9月30日,《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对外试开放。
双节期间,磁器口也有“新”动作:“古镇十二巷”全新的滋味片区,开门迎客。接连不断的持续上“新”,激发了文旅市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不仅如此,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为重庆的旅游市场能级跃升助力。“我们的节日·中秋”,主打“国风”;西部动漫节,破壁二次元;大渡口有“花开的声音”沉浸式音乐会;潼南,小三亚阳光沙滩上,音乐和火锅碰撞;永川,文创街区变身节日庙会……深度的文化体验,成为当下旅游市场最具人气的“加分项”。
旅游是幸福产业。围绕优化游客体验,做足功课,提升服务质量,是当下各大城市在赛道上竞逐的重要手段。向来“宠粉”的重庆,双节期间,“宠粉”方式又一次升级。
当好“最宠游客的城市”,一直是重庆的自我要求。千厮门、东水门,再现“封桥迎客”的名场面。怕桥不够站?热情的重庆人,在千厮门大桥桥头,修了建筑面积近500平米的城市景观阳台。嘉滨路洪崖洞段的人行道,也向内扩宽了3米。便民宠粉两不误。
不仅如此,延长长江索道、皇冠大扶梯运营时间;延长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开行3条假日夜间快线;推出72小时不限次的轨道交通“三日票”……内外兼修,“宠粉”宠到了骨子里。
一个“宠”字,折射的是这座城市旅游服务在细微处的暖。重庆到底有多暖心?从警民挤作一团笑着躲雨的场景中,可见一斑。
9月30日晚上,江北区交巡警支队的辅警夏英柯在执勤。天降大雨,小夏被商贩叫到伞下躲雨。随着雨势加大,伞下挤满了躲雨的市民和游客。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互不相识,那一刻,却如同在拍全家福的一个大家庭,满含对彼此的体恤和关心。有网友盛赞:公益广告都拍不出这效果!
这样的暖,对“吸粉”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而长假期间,如何促进文旅、交通、食宿联动消费,带动区域旅游市场增长,也是重庆在持续思考的内容。
长假前夕,2023成渝双城消费节启幕。川渝两地组织上百家购物中心、上千家企业、上万个品牌商家联动,投入促销资金5亿元,开展300多项联动促销活动。
与此同时,各区县纷纷开启促进消费的“赛马”模式。渝中启动2023渝中金秋品质消费节百场活动;南岸,举办2023重庆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暨遇见巴蜀·国际融合采洽会;九龙坡有“乐趣九龙·悦新生活”消费节;涪陵以“水”为媒,启动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市商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市重点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9.9%,较2019年同期增长13%。解放碑、观音桥跻身全国夜间消费最火的五大商圈。
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重庆携手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胡传东看来,在不俗的表现背后,我们要看到重庆当前的旅游市场依然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游客消费不足,黄金周含金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下一步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在产品链和产业链上做更多文章。
旅游消费不是单一消费,不是单点消费,更不是一锤子买卖。强化以智慧旅游为引领的旅游现代化服务有效供给。建设有重庆特色鲜明 等级完整的旅游风景道体系,挖掘文旅融合的潜力,让游客跟着科技、艺术、音乐、电影、赛事去旅游。营造多元化的主客共享的旅游社区新空间,实现重庆由最宠游客的城市向最懂游客和最爱游客的城市转变。
胡教授的这番话,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那个“懂”字。懂得,是世界上最温柔的默契。一座城市,要真正做到“懂游客”,让八方来客都能获得安全、愉悦的旅游体验,对于其文化内涵发掘、旅游产品规划、服务体系、交通出行、餐饮供应等等,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当下,我们才能更好地“赢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