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星故事】90后优秀校友刘鹏:从“工业匠人”到“律界精英”,在“披荆斩棘”中实现自我价值
人物简介:刘鹏,1991年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就职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堡墅”项目施工员;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在重庆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学习取得硕士学位。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入职北碚公证处,2020年12月开始从事律师工作至今。在校期间参加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举办的竞赛获一等奖;受邀加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为会员;从事律师工作后,受邀加入中国法学会成为会员,并担任重庆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理事;经大渡口区司法局推选获得2023年大渡口区“清廉好律师”称号。

华龙网讯(许义丽)从一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科生,“逆袭”成双一流大学法学硕士,刘鹏由工转文,花了近十年时间,找到了适合自己且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律师事业。
逆袭之路坎坷不断,但他深知自己内心所想,并矢志奋斗。贤师的指导、同伴的鼓励、自身的坚持,让他最终踏过了泥泞困苦,达绿野彼岸。
“律师是我热爱的职业,也是坚持的事业。”他说,健康、富足、自由是他秉持的职业目标,而“为了让人活得更好,让社会变得更好”则是他的终极追求。
良师益友
学海中的“点灯人”
十三年前,刘鹏通过重庆春季单招进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好,出来就能当老板!”当时的房地产行业炙手可热,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充满无限可能。基于现实的考量和父母、老师的建议,刘鹏选择了建筑工程专业。
“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自习室和海量的资源库,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起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大一新生教育时,班主任徐小姗的一番话给刘鹏打了一剂“强心针”——刻苦学习。“学习改变命运”这句徐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也时刻警醒着刘鹏。
刘鹏说,最开始,他由于基础薄弱,迟迟找不到学习方法,感觉有些迷茫。专业课老师彭军和六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出现,为他拨开重重迷雾。
“不断学习能够让你们走到更高的平台,去提升眼界、拓宽视野。”彭军老师在课堂中反复重复的话,给予刘鹏无限的憧憬与勇气。亦师亦友,课下,彭军老师热情地解答刘鹏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帮助他树立信心,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恰巧那个期间,刘鹏在学校还遇到了六个志同道合、不甘平凡的小伙伴,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比拼、互相监督,一起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课堂上,在教室的某一角,总有双眼睛炯炯有神,无比专注,仿佛在研究宇宙的奥秘;课后,在图书馆的某一处,总有个背影,身姿笔直,尽显出对知识的求知若渴。
日出而学,日落未息。早上七点就到自习室,直到熄灯关门才离开。通过刻苦学习,他在学业上小有成就,成为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者。同时,顺利拿到西南大学的自考本科录取通知书,取得了工学学士学位。
“在工程职院的三年,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许多进步的条件和包容的环境,从而历练了我们不服输的精神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刘鹏很庆幸能在“大工程”学习,也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帮助。
奋楫再出发
从“工业匠人”变身“律界精英”
本科毕业后,刘鹏依旧没有停下脚步,选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重大的土木专业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很好的。”受到彭军老师的影响,他们决定报考重庆大学的土木专业,并相约到重庆大学图书馆学习。
但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这个专业。“别人学一遍,我要学好几遍。”数学基础过于薄弱,让他感到学起来很吃力。在咨询了彭军老师和参考现实情况后,他另辟蹊径,选择报考法律专业。
幸运女神不是一直眷顾的。由于心理包袱过重,学习能力欠缺,刘鹏并未如愿考上研究生。几夜的辗转反侧,刘鹏失落的同时又心有不甘,但面对生活的重担,还是选择了先就业。
“干一行,就干好。”2014年,刘鹏成为了一名工程人。工作中,他兢兢业业,考过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也担任过项目技术负责人。
但考研仿佛成了刘鹏心中的执念。2017年,经历了数次心理斗争后,刘鹏瞒着父母,重返校园,破釜沉舟,再战研究生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再战期间,刘鹏遇到了一位成功考研上岸重庆大学的学长,学长将自己的备战经验分享给他,教会他如何学习、怎样学习。
就这样,刘鹏调整心态,不怕吃苦,别人学一遍,他就学十遍,直到学懂为止。六个月的时间,他将考研单词背了不下六遍,单词之间的关系早已融会贯通;他把专业课学了十遍,熟练到几乎可以清晰说出知识点在哪章哪页。
“对我来说,重复是学习最好的药方。考研不仅考的是知识,更考验个人的抗压能力、情绪控制等综合能力。”刘鹏补充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鹏高分上岸。
“后起之人怎能懈怠?”进入重大法学院后,他依然刻苦学习,弥补自己在法律专业上的不足。废寝忘食三个月,他先后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利代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还跟着研究生导师王江教授完成了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能坚持所爱,不断挑战极限,这一切源于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过程中培养的学习习惯、坚毅的性格、不服输的精神。”回忆起自己的专业进阶之路,刘鹏很感激母校当初的培养。
“摸爬滚打”又三年
收获“廉洁好律师”称号
研究生期间,刘鹏在法院、房地产法务、律师事务所均实习过,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2020年毕业时,他考上了选调生、事业单位、三甲医院纪检监察等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但他都不太喜欢,转而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律师行业。

律师是师徒制的培养模式。一年的实习期,刘鹏跟着老师工作、学习、见客户……在一个又一个案件中去沉淀和体悟。实习结束,他选择成为一名独立律师。
“尽管每一个案件都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当收到胜诉判决书,为当事人解决问题得到当事人的认可时,每一次的辛苦付出都显得那么值得!”如今,刘鹏已经在律师界摸爬滚打三年,收获了两面锦旗,并荣获大渡口区“廉洁好律师”的称号。
作为律师,刘鹏认为其最大的责任在于保障法律能够正确实施,最大的意义在于老百姓遭遇不公待遇时,是否能真正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感恩工程职院对我的培养,感谢母校对芊芊学子的善良以待和悉心呵护!愿母校在高职教育上更上一层楼,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再创佳绩!”刘鹏发自内心地祝愿道。同时,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大工程”的时光,不仅做好学业规划,更要做好职业规划,成就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