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潜水员韩颋在水下百余米被找到,极限运动如何防范风险?

失联潜水员韩颋在水下百余米被找到,极限运动如何防范风险?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2023-10-12

10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知名潜水探险家韩颋在广西都安一景区潜水时失联。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当地一家潜水俱乐部韦先生表示,韩颋曾是他的教练,8日时他曾在当地的潜水爱好者群里看到有人称韩颋失联的相关信息。

失联潜水员韩颋在水下百余米被找到,极限运动如何防范风险?1
韩颋 图/中国探险协会官网

在韩颋失联第4天,机器人在水下百余米处发现了韩颋的身影,现场搜寻人员对将其打捞出水的方案进行了商议,但截至目前,韩颋仍未被打捞出水。

公开资料显示,韩颋1976年出生,潜龄18年,是中国首位休闲水肺、自由潜水和技术潜水三栖教练,登山、跳伞、滑雪、攀岩极限运动专家,曾参与创建国内科研潜水体系,还是著名演员吴京的技术潜水导师。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国内多起潜水打捞、搜救工作中都能看到韩颋的身影。以往韩颋曾在这种深度进行打捞,“他捞人容易,别人捞他很难。”

事发地曾发生多起潜水意外

韩颋出事的九顿天窗地处澄江流域上游,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水下深度超过200米,被誉为中国水下的珠穆朗玛。此前,韩颋曾在九顿天窗下潜至234米,刷新了亚洲洞潜的深度纪录。

2023年9月底,有媒体记者曾到达九顿溢流天窗群,该区域上游为一深潭,此处是很多潜水员的上下水点,旁边立有告示牌提醒禁止下水。但在天窗群附近有多家出租桨板、皮划艇、救生圈等设备的商家,价格在30元一小时左右,也有不少人下水游泳。

九顿天窗区域水质干净,呈蓝绿色,水温很低,水下海菜花等水草十分茂盛,极易缠住船桨或手脚。

近年来,在九顿天窗曾发生过多起潜水意外。2014年,深圳水下探索俱乐部一行三人来到九顿天窗潜水探险,其中一人遇难。2015年,两个中国潜水员在九顿天窗下潜,一人遇难。2021年,两人在九顿天窗潜水遇难,两人为国内优秀的技术潜水员、教练,韩颋是当时搜救的核心和领导者。

自由潜水危险程度仅次于低空跳伞

在过去没有氧气瓶和潜水设备的年代,住在海边的渔民凭借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潜水技巧进入海下捕捞食物。如今,这样古老的技术变成了当下流行的极限运动,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自由潜水。

自由潜水的潜水者不带氧气瓶,只屏住一口气,潜入水下身体极限所能维持的深度,再用单程呼吸的氧气安全返回水面。深海的孤独和随时可能面临的窒息恐惧让《福布斯》杂志将其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仅次于低空跳伞”。

根据“Divers Alert Network”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约有59名自由潜水者死亡。并且在447起自由潜水事故中,有多达308起是致命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发生了潜水事故,有75%的可能性是死亡。

只是自由潜水有危险吗?来自英国的一项统计显示,即便是休闲潜水的死亡率也达到了万分之1.63,与之相对比的是开车死亡率是万分之1.54。随着这项运动越来越成熟,这个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在开始潜水的时候,很多人会依赖教练,想着“只要教练跟我下水,就不会有大事”。

而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去考OW/A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等潜水证的几十万人里,有十多人在课程中死亡。

潜水如何保证安全?

潜水正从一个专业的项目,慢慢走向大众,成为“基础款”感受大海的方式。潜水也逐渐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潜水而专门去某地旅游开始流行。

统计显示,热衷潜水的群体中,敢玩、爱玩、爱冒险的90后占比达到了66%。从购买人群所在地域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人的热情最高。

如果你想要挑战潜水这项运动,该如何安全地去感受海底世界的壮美?

极限运动达人Michael认为,潜水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需要注意的安全规范比较多。

首先,海底的压力压迫耳膜,会使潜水者的耳朵有刺痛感,但是经过训练后人体会适应这种感觉。

其次,近视的游客千万别戴隐形眼镜下水,应选择有度数的潜水镜。因为隐形眼镜很容易让水冲走,也容易造成感染。

再次,潜水时要避免被珊瑚礁和礁石等物体刮伤,不要用手脚去触摸一些不认识的生物,以免遭受反击。

最后,患有心脏病、癫痫、感冒、神经过敏症、气喘、糖尿病、高(低)血压和有关耳鼻疾病的游客,都不适宜潜水。

还有业内人士提示,潜水前的必要学习包括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等。入水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须亲自检查装备功能是否正常,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

随州消防也曾发布提醒,潜水要严格遵守二人同行制,一定要穿配救生衣,完全离水(上岸)后才拿除蛙鞋、面罩、呼吸管。在潜水牌照规定的范围内潜水,不去陌生水域,才有可能避免潜在的风险。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海报新闻、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天眼新闻、广西日报、南宁晚报、嘉兴日报、随州消防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郑宗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失联潜水员韩颋在水下百余米被找到,极限运动如何防范风险?

2023-10-12 10:48:46 来源:

10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知名潜水探险家韩颋在广西都安一景区潜水时失联。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当地一家潜水俱乐部韦先生表示,韩颋曾是他的教练,8日时他曾在当地的潜水爱好者群里看到有人称韩颋失联的相关信息。

失联潜水员韩颋在水下百余米被找到,极限运动如何防范风险?1
韩颋 图/中国探险协会官网

在韩颋失联第4天,机器人在水下百余米处发现了韩颋的身影,现场搜寻人员对将其打捞出水的方案进行了商议,但截至目前,韩颋仍未被打捞出水。

公开资料显示,韩颋1976年出生,潜龄18年,是中国首位休闲水肺、自由潜水和技术潜水三栖教练,登山、跳伞、滑雪、攀岩极限运动专家,曾参与创建国内科研潜水体系,还是著名演员吴京的技术潜水导师。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国内多起潜水打捞、搜救工作中都能看到韩颋的身影。以往韩颋曾在这种深度进行打捞,“他捞人容易,别人捞他很难。”

事发地曾发生多起潜水意外

韩颋出事的九顿天窗地处澄江流域上游,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水下深度超过200米,被誉为中国水下的珠穆朗玛。此前,韩颋曾在九顿天窗下潜至234米,刷新了亚洲洞潜的深度纪录。

2023年9月底,有媒体记者曾到达九顿溢流天窗群,该区域上游为一深潭,此处是很多潜水员的上下水点,旁边立有告示牌提醒禁止下水。但在天窗群附近有多家出租桨板、皮划艇、救生圈等设备的商家,价格在30元一小时左右,也有不少人下水游泳。

九顿天窗区域水质干净,呈蓝绿色,水温很低,水下海菜花等水草十分茂盛,极易缠住船桨或手脚。

近年来,在九顿天窗曾发生过多起潜水意外。2014年,深圳水下探索俱乐部一行三人来到九顿天窗潜水探险,其中一人遇难。2015年,两个中国潜水员在九顿天窗下潜,一人遇难。2021年,两人在九顿天窗潜水遇难,两人为国内优秀的技术潜水员、教练,韩颋是当时搜救的核心和领导者。

自由潜水危险程度仅次于低空跳伞

在过去没有氧气瓶和潜水设备的年代,住在海边的渔民凭借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潜水技巧进入海下捕捞食物。如今,这样古老的技术变成了当下流行的极限运动,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自由潜水。

自由潜水的潜水者不带氧气瓶,只屏住一口气,潜入水下身体极限所能维持的深度,再用单程呼吸的氧气安全返回水面。深海的孤独和随时可能面临的窒息恐惧让《福布斯》杂志将其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仅次于低空跳伞”。

根据“Divers Alert Network”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期间,每年约有59名自由潜水者死亡。并且在447起自由潜水事故中,有多达308起是致命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发生了潜水事故,有75%的可能性是死亡。

只是自由潜水有危险吗?来自英国的一项统计显示,即便是休闲潜水的死亡率也达到了万分之1.63,与之相对比的是开车死亡率是万分之1.54。随着这项运动越来越成熟,这个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在开始潜水的时候,很多人会依赖教练,想着“只要教练跟我下水,就不会有大事”。

而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去考OW/A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等潜水证的几十万人里,有十多人在课程中死亡。

潜水如何保证安全?

潜水正从一个专业的项目,慢慢走向大众,成为“基础款”感受大海的方式。潜水也逐渐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潜水而专门去某地旅游开始流行。

统计显示,热衷潜水的群体中,敢玩、爱玩、爱冒险的90后占比达到了66%。从购买人群所在地域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人的热情最高。

如果你想要挑战潜水这项运动,该如何安全地去感受海底世界的壮美?

极限运动达人Michael认为,潜水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需要注意的安全规范比较多。

首先,海底的压力压迫耳膜,会使潜水者的耳朵有刺痛感,但是经过训练后人体会适应这种感觉。

其次,近视的游客千万别戴隐形眼镜下水,应选择有度数的潜水镜。因为隐形眼镜很容易让水冲走,也容易造成感染。

再次,潜水时要避免被珊瑚礁和礁石等物体刮伤,不要用手脚去触摸一些不认识的生物,以免遭受反击。

最后,患有心脏病、癫痫、感冒、神经过敏症、气喘、糖尿病、高(低)血压和有关耳鼻疾病的游客,都不适宜潜水。

还有业内人士提示,潜水前的必要学习包括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等。入水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须亲自检查装备功能是否正常,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

随州消防也曾发布提醒,潜水要严格遵守二人同行制,一定要穿配救生衣,完全离水(上岸)后才拿除蛙鞋、面罩、呼吸管。在潜水牌照规定的范围内潜水,不去陌生水域,才有可能避免潜在的风险。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海报新闻、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天眼新闻、广西日报、南宁晚报、嘉兴日报、随州消防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郑宗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代修凤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