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多点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一垄垄田块阡陌纵横,一条条沟渠直达田间……平整有序、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是两路村从“零散”到“聚合”、从传统到创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筋骨”、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梁平:多点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来源:梁平日报2023-10-18

“开闸放水,管道出水正常!农田灌溉不成问题!”……近日,重庆市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杜江东正和村民一起对村里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进行日常巡检,确保农田灌溉用水正常。

星桥镇两路村十二组,杜江东(右)和村民一起查看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出水情况。记者 张晓庆 供图
星桥镇两路村十二组,杜江东(右)和村民一起查看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出水情况。记者 张晓庆 供图

“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管理是村集体经济项目之一,秋冬季对农田进行灌溉、除草、整田等田间管护,不仅能改良农田土壤,还能防御干旱、低温危害,改善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供水条件,促进作物根系茁壮生长,为来年的春耕春播奠定基础。”杜江东介绍。

一垄垄田块阡陌纵横,一条条沟渠直达田间……平整有序、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是两路村从“零散”到“聚合”、从传统到创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筋骨”、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多年前,两路村是典型的“空壳村”,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资金短缺、耕地撂荒多,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底子薄、发展形式单一且发展方向不明晰。如何着力打造村集体经济,助力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成了杜江东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

2019年,两路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发展转机。这一年,杜江东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合营制,采取村民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预流转土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方式,集合本村1000余户农户2700余亩承包土地经营权,并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小田”改成了“大田”,变成“田归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农田,解决了节水灌溉设施不完善、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等“顽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荒”“农田荒”难题。

同时,两路村还实行农田规模经营,按照“严禁非粮化、非农化,保障粮食安全”的种植原则,实行公开竞标,通过统一对外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的方式,最终将农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大田作业让种植大户实现了种粮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量化成了3994份股权,全村1142户3992名村民成了股民。2021年,两路村首次管理高标准农田便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200多万元,净利润20万元,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唤醒了“沉睡资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为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土地流转生“租金”、村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

“以前村里面没什么集体经济,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和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还能通过就近务工,进一步增加收入。我们要紧跟村‘两委’的步伐,积极加入村集体发展,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有盼头!”谈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两路村五组村民杨启国信心满满。

“作为一名村干部,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不能畏首畏尾,只求平稳,不求发展。”这是杜江东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为了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杜江东还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扶持、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助力集体经济“多点开花”。2021年至今,两路村的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并快速起步,全村有花椒烘干房、水稻烘干房、高标准农田管理、物资储备中心等多种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经营性收入达168万元,纯利润突破40万元。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江三峡(梁平)庆祝活动上,杜江东获评“十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民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跨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杜江东说,接下来,该村将在原有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社会化服务,更好地为种植大户、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梁平:多点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2023-10-18 06:30:16 来源:

“开闸放水,管道出水正常!农田灌溉不成问题!”……近日,重庆市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杜江东正和村民一起对村里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进行日常巡检,确保农田灌溉用水正常。

星桥镇两路村十二组,杜江东(右)和村民一起查看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出水情况。记者 张晓庆 供图
星桥镇两路村十二组,杜江东(右)和村民一起查看高标准农田灌溉管道出水情况。记者 张晓庆 供图

“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管理是村集体经济项目之一,秋冬季对农田进行灌溉、除草、整田等田间管护,不仅能改良农田土壤,还能防御干旱、低温危害,改善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供水条件,促进作物根系茁壮生长,为来年的春耕春播奠定基础。”杜江东介绍。

一垄垄田块阡陌纵横,一条条沟渠直达田间……平整有序、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是两路村从“零散”到“聚合”、从传统到创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筋骨”、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多年前,两路村是典型的“空壳村”,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资金短缺、耕地撂荒多,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底子薄、发展形式单一且发展方向不明晰。如何着力打造村集体经济,助力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成了杜江东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

2019年,两路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发展转机。这一年,杜江东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合营制,采取村民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预流转土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方式,集合本村1000余户农户2700余亩承包土地经营权,并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小田”改成了“大田”,变成“田归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农田,解决了节水灌溉设施不完善、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等“顽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荒”“农田荒”难题。

同时,两路村还实行农田规模经营,按照“严禁非粮化、非农化,保障粮食安全”的种植原则,实行公开竞标,通过统一对外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的方式,最终将农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大田作业让种植大户实现了种粮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量化成了3994份股权,全村1142户3992名村民成了股民。2021年,两路村首次管理高标准农田便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200多万元,净利润20万元,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唤醒了“沉睡资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为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土地流转生“租金”、村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

“以前村里面没什么集体经济,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和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还能通过就近务工,进一步增加收入。我们要紧跟村‘两委’的步伐,积极加入村集体发展,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有盼头!”谈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两路村五组村民杨启国信心满满。

“作为一名村干部,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不能畏首畏尾,只求平稳,不求发展。”这是杜江东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为了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杜江东还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扶持、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助力集体经济“多点开花”。2021年至今,两路村的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并快速起步,全村有花椒烘干房、水稻烘干房、高标准农田管理、物资储备中心等多种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经营性收入达168万元,纯利润突破40万元。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江三峡(梁平)庆祝活动上,杜江东获评“十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民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跨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经济发展实力。”杜江东说,接下来,该村将在原有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社会化服务,更好地为种植大户、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