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后的劳动者,从深夜走向黎明的地铁线路工
华龙网讯 迎着人来人往,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单日最大客流量突破80万人次。确保80万人次乘客安全、准点、便捷、舒适出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感受着城市零点以后的静谧,步履匆匆,或行走在轨道线上,或忙碌在午夜的劳作中,或坚守在深夜地铁线路日常养护的作业里……他们,就是从深夜走向黎明的地铁线路工。
行走,见证对轨道的执着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光电园站,凌晨0点58分,线路工陆勇军办完作业令,开始晚上的巡道作业。按照巡回示意图规划,他从光电园站上行站台进入轨行区,沿着正线上行到达冉家坝站后,折返至冉家坝站下行返回光电园站,再从入段线行至出段线,由光电园站下行站台走出轨行区。携带近10斤的巡道装备,徒步7公里的行走路程。
隧道内阴冷潮湿,隧道外夜黑天高,他专注地行走在蜿蜒的轨道线上。
“巡道这活儿,关键在一个巡字。巡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要看钢轨上的螺栓、拉杆是否松动,钢轨上是否有裂纹,关键要看周围有没有侵限。”陆勇军一边说话一边走路,电筒光却始终“钉”在钢轨和每颗螺栓上。遇到螺栓有松动迹象的地方,就拿扳手紧一紧;遇到钢轨表面反光异常的地方,就埋头照一照。
行至冉家坝站,只见他凑近站台边缘用手电光来回照射,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往后,还用手指不停地刮一块小铁板。突然很兴奋地说:“快、快把这铁板上的划痕拍下来,虽然划痕很浅,但要分析清楚原因,排除对行车的影响”。
“一个人会闷吗?”笔者忍不住问到。
“不会,你都在全神贯注看你该看的东西,然后你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陆勇军爽朗地回答。
自2012年进入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成为一名地铁线路工以来,陆勇军11年间累计巡道近1万公里。一把扳手、一把锤、一工具包的零件,系着列车的安全正点,也系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他用行走见证了对轨道的执着。
劳作,在午夜中挥洒汗水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五里店轨行区,凌晨0点30分一到,K17+360右股钢轨更换作业开始,线路工们抬起沉重的工具,跑上铁轨,按照分工迅速就位。松卸扣件时金属的碰撞声、拨出旧轨和拨入新轨的劳动号子声、吊运钢轨的机器声,锯轨机切割铁轨的火花,映照着大家的脸庞,夜的寂静瞬间被打破。10几名地铁线路工,争分夺秒地拆卸、切割、吊运、更换钢轨……汗水,在他们的脸上流淌。
“一、二、三,起。”所有人喊着口号,一起发力抬起旧轨,一点点往铁道边移去。将旧轨放置好,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没有休息,线路工们再“夹”住新轨,精确地放到预定位置,一根6.25米长的钢轨终于完成以新换旧。凌晨4点左右,作业完成,待供电和通号配合人员确认无误后,取消防护、清点工具、清理现场撤出轨行区。
坚守,成为黎明前的眼睛
重庆轨道交通6号光电园线轨行区,凌晨0点55分,线路工们正在进行轨道日常养护作业,交渡道岔检查是今晚的主要作业内容。
2名线路工采用“一看、二量、三划、四记、五统计分析”的流程。看方向、高低空吊板、失效岔枕、伤损连接零件及标志标记,测量轨距、水平、方向、高低、三角坑、支距、爬行、轨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数据,划出需起道、拨道、改道、垫板等作业的撬头、撬尾位置,将检查结果记入道岔检查记录簿中。
现场完成前四项内容,当晚的作业并没有结束。回到工班,还需要把所测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比对,对检查结果以不同符号标出各级超限,按行别和道岔编号分别进行统计,并对照以往记录,分析变化原因及其规律。当最后一段文字输入完成,已是拂晓时分。
明晚,夜行还在继续!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享受不一样的“夜生活”,成了山城黎明前的眼睛、深夜中的坚守者。(文/张洪桓、图/田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