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付道运,王琳琳,赵童,黄柏添
◆◆◆
综述篇
江津获评“中国富硒美食之乡”
品悟江津之味 乐道江津之美
江津太公山花木基地
“健康守护神”、“经典抗癌元素”、“生命火种”……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硒元素的重要性为更多人所熟知。在保健领域,“富硒”的理念更是风生水起。
富硒茶叶基地
巴渝西南,长江之滨,有一片富硒之地。它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的归宿,也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寿星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其名,江津。
石蟆镇红心猕猴桃
为传承发扬江津富硒美食,江津3年前启动“中国富硒美食之乡”创建工作,大力挖掘传统饮食文化,创新富硒美食菜品。通过着力加强规划管理、繁荣餐饮产业、培育餐饮人才、弘扬餐饮文化、打造餐饮品牌等举措,努力将富硒美食打造成为江津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和旅游名片,富硒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产业效益凸显。
“西南第一庄”——会龙庄
多年磨剑终成锋,一朝出鞘势如虹。今日,中国烹饪协会将正式授予江津“中国富硒美食之乡”称号。
富硒的山水更灵动,富硒的美食更健康。金秋,来一场与众不同的“硒游”,品悟江津之味 ,乐道江津之美。
江津,是个有味道的地方
江津素为巴蜀鱼米之乡,自然、祥和、富足的环境,让这里成为美食的渊薮。美食、美景与当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不断融合,成就了而今“有味道”的江津和“中国富硒美食之乡”的美名。
江津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记载的史料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江津美食的源头是多维的,湖广填四川、抗战迁建区、三峡大迁移等恢弘壮阔的史实,都留下了属于江津的感人篇章。江津美食之“和”,是和而不同。其关键在于融合与创新,这是江津美食常葆常新的真谛,体现着巴渝文化的丰富内涵。
聂帅精神激励帅乡人民砥砺奋进
江津的美食菜品丰富多样。其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基准,因地制宜,囊括了咸、酸、甜、麻、辣、鲜、香等特点,形成各种特色的复合味。菜品烹调也尤重选料,讲究营养,并以煮、蒸、炒、烧、炸、焖等多种烹饪方式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富有养生保健的特色菜谱。“江津肉片”、“芝麻丸子”、“贯耳叉烧鸡”、“香酥鸡”、“葱烧鲫鱼”等一大批名菜、名小吃享誉大江南北,江津酸菜鱼、大河鲜鱼、香水鱼、长冲罗非鱼等鱼类菜肴闻名全国乃至海外。
江津酸菜鱼
从1950年至今,津城餐饮业日新月异,各式餐馆酒楼发展到5000多家。截至目前,江津已拥有中国名宴3台、中国名菜39道、中国名点6个。
江津人长寿的秘密除了富硒食材烹制的美食,还在于水土和气候的得天独厚,以及开朗、修心、静性、勤劳的本真气质。
森林覆盖率达95.8%的江津四面山
江津的山水人文,显现出自然生态与独特文化之美——四面山生态美,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缀于青山绿水掩映的丹霞地貌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中山古镇商德美,山歌撑起了吊脚楼,细雨洗亮了石板街,千米长宴品出了原汁原味,处处体现出诚信、和善的经商之道;更有6000级爱情天梯,是爱的奇迹,爱的圣地,朴实无华的爱情感动了世人。江津,可谓天生大气之境,自然养生之城。
四面山少林寺巍峨耸立
豪放江津,婉约江津,富庶江津,味道江津,开放江津,传统江津,乡愁江津。津酒醇,津椒烈,津肴美,津味绝,津语如橄榄,津歌似甘蔗,津人尽食客,津情赛松柏。日啖美食三百味,不辞长作津城人。
◆◆◆
畅游篇
策马向硒 趣味横生
硒游江津•那些味道十足的线路
江津旅游资源富集,旅游景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以俊山、秀水、飞瀑、奇联、古观、纪念地为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江津独特的旅游资源。2016年,全区游客接待146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实现820万人次。
硒具有抗癌、抗氧化和拮抗吸附络合有害重金属的作用,是科学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江津,九成以上土壤达到中硒以上水平。依托富硒资源,江津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万亩、水产基地3.2万亩,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500万头(只),形成30多个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场(园),为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津将优势的富硒资源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叠加,着力打造“硒游记”休闲养生旅游品牌,推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包含东南西北4条主干线的“一心四轴”富硒旅游线路,力促富硒农业和乡村旅游两条产业链互动良性发展。
江津富硒茶叶种植
嘉平镇:猫山富硒茶生态观光园,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乐趣。
一心 园区即景区 田园即公园 产品即礼品
从渝泸高速刁家下道,便可直入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园区山水相间,步移景异,举手便可收获可做电脑和手机桌面的美图。
在这里,游客可到农业气象科普园感受大千世界气象万千的魔力,也可赴“农业嘉年华”寻找特色农产品作为旅游纪念。
按照“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的发展理念,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三条旅游线路、三大旅游景区,实现“四季游”,将力争在“十三五”时期跻身4A级景区。
东轴 江湖品味之旅
位于西湖镇的骆崃山上,有一座名唤“武林”的神秘山庄。据传,庄主为昆仑太极拳传人,过着相忘于江湖,隐居于山野的生活。客人到访山庄游览食宿,必须提前预定,否则便很可能吃闭门羹。
沿山下綦河东行,品骆崃山的富硒茶,让心得到静养;到贾嗣镇垂钓富硒生态鱼,感受渔获之鲜;登临杜市镇太公山,观富硒花之绚烂,尝富硒果之甜蜜……
南轴 乡愁寻味之旅
从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往南,沿四面山高速公路而行,可游中山古镇,登爱情天梯,在四面山赏山赏水,在清溪沟露营垂钓。一路行来,寻味浓浓乡愁。
清溪湖风光
清溪沟景区:神奇的峰谷、石林,幽深的岩洞及众多古迹,奈何桥、千佛洞、月亮岩、小洞天、罩子洞、阴阳洞等诸多景点。
南轴上中山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明清老街和爱情天梯的故事名扬天下。离古镇10公里的太和梯田,被誉为中国三大梯田之一。
古镇所在的四面山,为国家5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负氧离子高,“天下第一心”望乡台瀑布等8大景区、128个景点,让游客可以观山、听瀑、闻风、尝鲜、玩湖,尽情体验山水情缘。
位于四屏镇的青堰村是个奇特的“双胞胎村”,全村367户人家中,有39对双胞胎。村里一户人家祖孙三代都是双胞胎。村民家中,甚至还出现家禽连下双黄蛋的情况。
远眺四面山
四面山景区:国家5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负氧离子高。双胞胎村探秘。
此外,南轴嘉平镇猫山上还建有茶叶主题公园,可去往感受中华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西轴 古镇玩味之旅
从刁家往西,一路可经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白沙古镇、塘河古镇以及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石蟆古镇。
烟雨塘河
塘河镇:观石龙门荔枝园、塘河古镇影视基地体验民国风情、滚子坪风景区垂钓。
白沙镇是抗战时期文化重镇,抗战历史遗址达50多处,占江津的80%。该镇还拥有源自明清时期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1万多平方米,朝天嘴码头是长江流域唯一保存完好的川江古码头,平均每年有4-5部影视剧在这里开机。
在塘河,比古镇更古老的是这里的荔枝种植史,塘河种植荔枝已有几百年历史。走进路边的荔枝园,随手就可采下新鲜的荔枝。
吃完塘河荔枝,还有石蟆橄榄。石蟆镇是中国优质橄榄基地镇,种植橄榄记载时间达600多年,有百年古树100余棵。辖区望江生态文明博览园集富硒产品生产、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于一体。
北轴 情山甜蜜之旅
江津名人辈出。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正好是从北轴上的吴滩镇上走出。在江津北部,除了可品尝聂帅儿时吃过的聂家菜,还可去被誉为情山的石笋山上感受爱情之美。油溪镇的龙眼、石门镇的柑橘都可以让北轴硒游游客满载而归。
江津中山太和梯田
中山镇:古镇风光,太和梯田,爱情天梯。
聂帅故里吴滩镇是我市重要的蔬果基地和畜禽基地。目前,该镇特色蔬菜园已引进10余家农业企业入驻,种植西瓜、葡萄、红心火龙果、香瓜、哈密瓜、黄秋葵、奶油南瓜等特色富硒瓜果30余种。
白沙镇影视城
白沙镇:到影视基地,感受“老山城”历史文化。
永兴镇黄庄油菜花旅游文化节
永兴镇:金色黄庄,万亩油菜花海。
错落有致的石蟆古镇
石蟆镇:7万亩橄榄基地、3000亩雷竹示范基地。
江津吴滩镇成为国家级蔬菜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吴滩镇:富硒蔬菜、瓜果四季尽有。
石门大佛寺
石门镇:观始建于宋朝的“长江第一大佛”——石门大佛,江津(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柑橘。
朱杨镇巍巍石笋山
朱杨镇:登情山夜放萤火虫,采摘猕猴桃品“情人果”之甜蜜。
朱杨镇的石笋山,因“男女”石笋相守相望,得“情山”之名。这里盛产富硒红心猕猴桃,成对挂果的猕猴桃被当地人称为“情人果”。
油溪龙眼成熟
油溪镇:鹏鼎大坡观赏园,购买龙眼、生态黑猪、花椒、柑橘、花生等富硒产品。
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是重庆市特色农业园区及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里的富硒花椒、水果、水产众多,是集游览、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热点。
◆◆◆
美食篇
品味江津
充足食材造就独特富硒美食
中国富硒美食之乡——江津
江津肉片
中山糍粑
富硒焖鹅
花椒鸡
烧鸡公
中科院揭秘江津“长寿”密码
江津全区人口150.4万人,老龄人口29.3万人,8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2.88%,健在百岁老人有158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0.3‰,区域人均预期寿命78.84岁。
2012年6月13日,江津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重庆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同时,创下了寿乡评选的3项“全国之最”,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寿星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这也是继上海崇明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江津人缘何长寿?中科院进行的一场普查,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个中奥秘。
是年,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赴江津全面开展硒资源普查,共采样7192个。按照极高硒(>3.0毫克)、高硒(0.4毫克~3.0毫克)、中硒(0.20毫克~0.40毫克)、低硒(0.05毫克~0.20毫克)和极低硒(<0.05毫克)的分级标准,科研人员得出结论——江津土壤整体硒含量处于中硒偏高硒水平。中硒水平以上土壤占90.21%,水体样本不同程度富硒。所抽检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硒含量适中,长期食用既可以补充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硒,又不会导致硒中毒。
江津打造富硒产品全产业链
顺势而为。江津于2013年提出了“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富硒新产品品牌”的任务,并举行“富硒江津·长寿之乡”硒资源开发利用新闻发布会。
根据全区土壤硒资源和富硒农产品分布,江津对富硒农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布局,集中成片发展大米、花椒、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农产业。
江津依托德感工业园、白沙建设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园,现已引进“江小白”酒业、韩氏瓦缸、骄王天然产物、三易食品、海爱酒庄、智青阳油脂、鑫果味休闲食品、宏安生物科技等农副产品(食品)加工项目,并在蔡家、石蟆、西湖建设富硒农产品加工基地。
销售上,江津已初步建立起网上、网下同步发展的富硒产品销售体系,市民购买江津富硒产品越来越方便。“京东生鲜中国特产江津馆”、“重庆富硒网”、“淘宝江津硒货旗舰店”、“淘实惠”等数十家网站(店)成功上线运营,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买到丰富的江津富硒产品。
同时,江津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双福国际农贸城建成,富硒专卖店已在江津和重庆城区开设31家,其中部分门店正在提档升级。目前重庆主城区、江津城区共有15家正在营业。2017年上半年,全区富硒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61%。
到2020年,江津富硒综合产值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力争实现标准化建设引领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新型主体蓬勃兴起、富硒产业形成主导、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五大目标。
江津八大富硒食材
富硒大米江津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69万亩,总产量37万吨。
富硒花椒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现面积达到50万亩,投产35万亩,鲜花椒产量25.5万吨,产值达到30.6亿元。
富硒茶叶江津是重庆茶叶主产区之一,全区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2400吨。
富硒蔬菜江津蔬菜种植面积54.4万亩,产量86.7万吨。
富硒水果江津水果种植面积达27万亩,产量20万吨。其中富硒猕猴桃1.2万亩。
富硒畜禽江津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500万头(只)。
富硒水产江津水产养殖面积8.3万亩,产量2.8万吨,90%鱼肉样本达到重庆市富硒地方标准。
富硒药材江津区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主要品种为枳壳、金银花、绞股蓝等。
京东生鲜中国特产江津馆
硒乡美食微信公众号
重庆富硒网微信公众号
淘宝江津硒货官方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