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用心传承传统文化
松溉县官巡游
重庆日报讯 永川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有底蕴深厚的川剧等戏曲文化。这两大传统文化是永川的宝贵文化财富。
这两大文化财富如何才能持续为永川带来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相传,永川箕山的“箕”,便是28宿东方苍龙之尾“箕宿”,与龙首“角宿”同为七宿之一。永川还有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命名的食肉型恐龙化石——永川龙。因此,龙的民间习俗就是永川的一大特色,如双石的小金龙、松溉的龙舟赛等。
其实,在永川,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民间民俗文化。如陈食的烟火架、板桥的泥鳅灯、临江的唢呐、何埂的花船、仙龙的清音、松溉的秧歌等。
在永川,川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在老一辈人中,爱好者众多。快板书等曲艺是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在民间很普及。
在保护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中,永川区以挖掘、利用、传承来进行延续,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永川的文化名气、促进永川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永川已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探索出了经验、取得了成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永川特色”。
2016年11月6日,永川梨花寨民俗文化艺术节暨永川区民间文艺创作基地授牌在永川区黄瓜山梨花寨举行。
这是一次民间民俗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活动。这一让游客观赏杀(乡土、年)猪、喝刨汤、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表演的活动,一直持续到2017年农历春节。
在永川,几乎每一个乡镇和街道每年都要举办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文化活动。
“一镇一品”彰显永川民间民俗文化特色
板桥镇泥鳅灯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间民俗文化特色。”永川区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说,几年前,区里在进行区域文化调查中,发现作为永川龙故乡,永川在这方面的文化特色特别突出。因此,决定深入挖掘、传承、利用好这一文化特色,打造永川的特色文化品牌。
在挖掘、打造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品牌中,永川推出了“一镇一品”特色文化行动计划。组织专家,配合各镇(街道)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做到镇镇有特色项目、有文化活动品牌。
通过几年的持续打造,目前,永川的“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已经“百花齐放”,打造出来苏“连枪之乡”、临江“唢呐之乡”、何埂“花船之乡”、仙龙“清音之乡”、宝峰“巴乌之乡”、松溉“秧歌之乡”等品牌,并连续举办两届“永川龙”民俗文化艺术节,让这些特色文化品牌得以展示。
“一镇一品”的特色文化品牌有力地激活了农村特色文化资源,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特色文化活动中来。
以临江镇为例,在挖出了临江唢呐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瑰宝后,在每个村都引导组织起唢呐队。镇里通过成立唢呐协会,把分散的队伍组织集中起来,每月集中活动一次,相互切磋技艺,请专家培训,并不断吸纳新会员,每年举办一次唢呐大赛。目前,总人数已有数百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
大型现代川剧《风雨女人路》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永川区坚持把民间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永川,已连续举办多年的茶文化旅游节通过民间民俗文化的展演,已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参与。这一融合不仅展示了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品牌,也新打造出永川的茶竹文化品牌。
这两年来,永川区各镇街还将自己的特色民间民俗文化与生态农业资源相结合,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旅游文化节,不但吸引了游客,还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南大街以“梨”为媒,在春天举办赏花节、秋天举办采果节,使黄瓜山的数千亩梨园从花到果都变成了旅游商品。在这些旅游节中,民间民俗文化承担起了搭台的作用。
五间镇以“瓜”为媒举办的西瓜节、朱沱镇以“龙眼”为媒举办的龙眼节、青峰镇以油菜为“媒”举办的油菜花节等,都起到了宣传本地的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永川区还把传统文化与家风家训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了永川群众的文化修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中山路街道通过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以建人文社区为载体,举办“邻里节”,用传统文化把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融洽起来;板桥镇利用古镇里的特色民俗举办老街文化艺术节,用文化把镇里居民凝聚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
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了永川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好转、社会和谐。
传统戏曲普及传承从娃娃抓起
川剧进校园
在永川,有一支由原永川川剧团退休演员、中青年川剧爱好者组成的“川剧月月演”演出队伍。这支队伍自2009年3月起,每月15日在原川剧团活动室开展川剧座唱活动。从2016年4月起,每月在川剧团剧场进行川剧专场免费演出。到目前为止,已演出折子戏35个、大幕戏2台。
“在戏曲文化传承中,我们把川剧、曲艺等在学校内进行传承,从小学生开始,进行传统戏曲的培养。”永川区文化委主任陈军说,这是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
从2012年开始,永川就进行了“川剧进校园”活动,以“熟悉地方戏曲、尊重传统艺术、传承特色文化、提高审美修养”为目标,由区里的专业川剧演员到城区内的学校上课。一些小学还开设了川剧课,向学生普及川剧知识,教授川剧技巧。
今年5月,永川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区教委联合主办的“川剧进校园”展演活动在中小学进行巡演。区文体服务中心还将川剧的经典片断串联在一起,制作成一台70分钟的《川剧集锦》,配上讲解,边演边教,边传边学。
除在学校进行川剧的传承外,永川还在中小学进行快板书等曲艺文化的传承。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并在胜利路小学挂牌成立“永川区曲艺培训传承培训基地”,全校三年级以下所有班级和相关教师每周都接受一节课时的培训。
贺娜 图片除署名外由永川区文化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