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 杨骏,陈钧
两江新区两江企业总部大厦,零壹空间OS-X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首飞发布会现场。记者 万难 摄
重庆日报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钧 记者 杨骏 编辑 付爱农
5月17日,中国首枚民营自研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号在我国西北某基地发射成功。好事成双,零壹空间在两江新区布局的火箭基地,也于近日正式动工。
航空航天制造,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零壹火箭在两江新区布局火箭基地,无疑给重庆高质量发展装上了“火箭发动机”,重庆航空航天产业有望借势起飞。
现状:
培育多年航空航天产业初具规模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笔电基地,重庆在高端制造领域一直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实力。特别是两江新区,按照国家对中国内陆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航空航天产业在该区大力发展起来。
2010年,在两江新区成立之初,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先期将通用航空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
2012年,组建了两江航投集团、规划了两江航空航天产业园,以通用航空为突破,统筹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重庆航空产业从无到有,累计引进项目近20个,社会投资超过300亿元。
在通用航空领域,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意见》,两江新区大力发展培育通用航空制造、通航运营、通航培训、通航金融等产业板块,在全国先后实现了5个“唯一”: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唯一通航全产业链试点,唯一拥有通航3个品牌6个机型和1个在研机型的园区,唯一组网运营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唯一针对通航的融资租赁公司,唯一拥有覆盖通航私商照培训和在役航线飞行员复训及培训的省市,涵盖制造、运营、服务、维修维护、金融、信息化和文化等全产业链条。
目前,两江新区已成功引进了航空关重件、航空钛合金、零壹空间商业火箭、发动机叶片、航空内饰等一批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项目。
机遇:
火箭基地提升航空航天产业水平
随着“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发射成功,零壹空间在两江新区布局的火箭基地,也于近日正式动工。据介绍,该项目位于航空产业园零壹空间研发制造基地,占地100亩,初期投资2.5亿元,将建设研发中心、数字化智能制造总装中心、测试中心、飞行器控制与仿真中心和专用实验室等,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
项目基地一期50亩现已正式开工,预计年底投用,届时将形成年产3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
零壹空间是国内首家拥有完整的火箭研发、设计、生产、总装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完成自研火箭发射的民营企业。
而两江新区拥有通用航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区位优势,将成为“两江造”零壹火箭的强大的助推器。
“可以说,重庆已初步具备支撑航空航天产业的基础。”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对零壹空间在重庆两江新区的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是“强强联合”,不但有力推动了重庆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也较好的利用了当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并依托重庆“两点”定位,迅速扩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未来:
两江新区形成完整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到2020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将达千亿
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百花齐放”,零壹火箭基地项目是其中的“一朵”。
在两江新区航空通航产业园内,落户仅两年的重庆亿飞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已研发出7款无人机并推向市场。近日,该公司研制的复合翼无人机首飞成功,其高达30千克的载重能力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这款无人机预计上市后,将会在海事巡航、城市应急、森林防火等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通航产业中运输航空的重要一环,两江新区的飞行员培训业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西南地区第二个拥有直升机飞行员培训资质的城市,我市直升机飞行员的累计培训时长已突破6000小时。
据了解,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航投集团)已经引入渝翔航空和华夏航空两家航空飞行培训中心,民航从业人员在重庆就可以进行训练,大大降低航空公司在培训上的经济成本和飞行员的时间成本,充分提高培训效率。2017年,两江新区航空在役飞行员训练异军突起,渝翔、华夏两家飞行培训中心培训近9000人次,18000飞行小时数。
当然,这次零壹空间火箭成功研发,的确将两江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至此,两江新区在通用航空、运输航空和航空航天三大领域都已完成布局,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
两江航投集团董事长方文杰表示,未来,两江新区在航空航天产业以学促产、以产强学,形成一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人物专访:
两江航投集团董事长方文杰:
整体打造航空航天产业 两江新区将推动四件大事
随着“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发射成功,以及零壹空间在两江新区布局火箭基地,两江新区航天产业发展将“箭”指何方?
两江航投集团董事长方文杰表示,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契合重庆的“两点”定位、紧扣“两地”目标、符合“两高”要求,,今后将把航空航天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打造:在航空领域,继续按照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两翼齐飞”的思路来发展;在航天领域,要以商业火箭的契机,联通上下游产业,向卫星、通信等领域拓展。
方文杰说,下一步围绕整体打造航空航天产业,两江新区将推动四件大事:
一是要推进实现“两江航空航天产业园”挂牌。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定成绩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写进了国家发改委、市政府等政府文件,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整体规划,推进产业园挂牌,更好统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二是做实存量,筑牢基础。目前,通用航空飞机制造、航空运营、通用航空培训、在役飞行员培训、融资租赁、航空文化等项目已建成投用。2018年,计划商业火箭等4个项目启动建设,商业火箭、渝翔航空、华夏航空航空钛合金一期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以商招商,形成产业集聚。依托已落地的航空材料、航空关重件、航天火箭等企业,以商招商为思路,延伸产业链。
四是加强科研合作,形成产业发展支撑。依托已进入的航空航天龙头企业,将形成人才和科研的集聚发展,吸引带动中科院金属材料所、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资源向重庆集聚,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
记者手记
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昨天,“重庆两江之星”号一飞冲天,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发射成功,还表明重庆正用行动追逐“中国梦”。
火箭,国之利器。长征系列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写下无数辉煌篇章。壮大祖国航天事业,不仅是“国家队”的责任,每个心怀航天梦想的中国人,都可以投身到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业中去。
“重庆两江之星”号成功发射背后,既可以看到年轻一代航天人的梦想与行动,还可以看到重庆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
以零壹空间为代表的航天企业落户,为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股新动力,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