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之家”:“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中途之家”:“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来源:重庆日报2018-12-14

  原标题:

  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

  “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者面向对象开展个案咨询辅导。记者 张莎 摄  

  最近,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徐建平一直在跟踪、关注服务对象朱某的创业进展。得知朱某已经办理了小微企业营业执照,徐建平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朱某是通过‘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项目介入服务的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创业者,他走出创业这一步,是对更多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巨大激励。”

  三年来,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服务的渝北区“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公益项目(后称“‘中途之家’公益项目”),作为一个“缓冲带”,已帮助1100余人再社会化、重新融入社会。

  据了解,2016年2月,渝北区正式启动了“中途之家”公益项目。渝北区司法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常态向渝北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20余项公益服务,涵盖教育矫正、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并由后者向矫正中心派驻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承接服务项目,将工作中的部分非刑罚执行类项目交由专业力量承担。

  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益项目中,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都会接受专业社工谈话,谈话除重点告诫社区矫正制度管理外,还综合了解矫正对象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情况,研判其思想状况及心理动态,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重塑自我、重返社会。

  “前不久,我们面向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的青少年矫正人员,专门开展了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教他们辨识情绪,抒发情感,合理宣泄。对于回归社会后出现沟通障碍的对象,我们会开设‘沟通表达”课,增强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矫正中心心理咨询部心理咨询师龙宇介绍。

  而对于希望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人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则会根据前期需求调查,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支持或资源链接。

  为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因就业困难失去经济来源、再次踏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一现实问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积极开发就业基地。就业基地及相关企业承诺,在矫正人员愿意就业的前提下优先录用、同等待遇、不受歧视。

  如今,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已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为主的帮扶团队,共同帮助那些曾经走入歧途的人们正常回归、融入社会。目前,该项目已累积开展法制课堂29期、心理测试2158例次、心理健康教育73场、个案心理辅导63例,建立就业基地3个、开展就业培训19场、就业帮扶66人次、成功推荐就业14人。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途之家”:“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2018-12-14 07:01:49 来源:

  原标题:

  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

  “缓冲带”帮助1100余名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者面向对象开展个案咨询辅导。记者 张莎 摄  

  最近,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徐建平一直在跟踪、关注服务对象朱某的创业进展。得知朱某已经办理了小微企业营业执照,徐建平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朱某是通过‘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项目介入服务的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创业者,他走出创业这一步,是对更多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巨大激励。”

  三年来,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服务的渝北区“中途之家”社区矫正帮教服务公益项目(后称“‘中途之家’公益项目”),作为一个“缓冲带”,已帮助1100余人再社会化、重新融入社会。

  据了解,2016年2月,渝北区正式启动了“中途之家”公益项目。渝北区司法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常态向渝北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20余项公益服务,涵盖教育矫正、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并由后者向矫正中心派驻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承接服务项目,将工作中的部分非刑罚执行类项目交由专业力量承担。

  渝北区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益项目中,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都会接受专业社工谈话,谈话除重点告诫社区矫正制度管理外,还综合了解矫正对象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情况,研判其思想状况及心理动态,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重塑自我、重返社会。

  “前不久,我们面向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的青少年矫正人员,专门开展了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教他们辨识情绪,抒发情感,合理宣泄。对于回归社会后出现沟通障碍的对象,我们会开设‘沟通表达”课,增强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矫正中心心理咨询部心理咨询师龙宇介绍。

  而对于希望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人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则会根据前期需求调查,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支持或资源链接。

  为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因就业困难失去经济来源、再次踏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一现实问题,“中途之家”公益项目积极开发就业基地。就业基地及相关企业承诺,在矫正人员愿意就业的前提下优先录用、同等待遇、不受歧视。

  如今,渝北区“中途之家”公益项目已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为主的帮扶团队,共同帮助那些曾经走入歧途的人们正常回归、融入社会。目前,该项目已累积开展法制课堂29期、心理测试2158例次、心理健康教育73场、个案心理辅导63例,建立就业基地3个、开展就业培训19场、就业帮扶66人次、成功推荐就业14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