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白涛街道天星村贫困户肖光孝:“今年春节,大家伙儿到我家新房来团年!”

涪陵区白涛街道天星村贫困户肖光孝:“今年春节,大家伙儿到我家新房来团年!”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2019-02-05

  “猪”事顺利——这对涪陵区白涛街道天星村的贫困户肖光孝来说,很是贴切也很有意义:2月5日,正月初一、春节。上午10许,重庆日报记者来到肖光孝家。只见这里来了很多人有说有笑。

  “今天,到我家来的亲戚朋友来了足足有四桌人。”肖光孝十分感慨地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家终于告别了破烂的土房,搬进了舒适的新房。今年是我第一次请他们到我家一起过春节!“

a772c793d66944f47dc46e0a73777384.jpg

binary_middle (3).jpg

  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肖光孝被列为建卡贫困户

  天星村位于涪陵白涛街道东北部,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又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家中凡有劳力者,十有八九外出务工。

  “我本来也想出去打工,但家中的事实在放不下。”坐在院坝里,说起自己的家事,今年60岁的肖光孝说,以前,家中四兄弟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后来,其余的三兄弟都陆续进城务工、安家落户,村里的土瓦房里就剩下他和老母亲。那时,他单身一人,依靠家里的8、9亩田土种点粮食,加上兄弟的一些接济,勉强还能凑合着过。

  肖光孝结婚后,陆续有了三个孩子。今年,最大的孩子才12岁,最小的还不到四岁。由于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肖光孝没法外出打工,仅靠种点田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肖光孝的新房里,记者就看见了一台现今难得一见的“大屁股”15寸彩色电视机,这是肖光孝从原本的土房里搬来的、10多年前结婚时买的,也就是自那时起,肖光孝的家中,再没有增加过一件像样点的物品。

  “肖光孝家里的孩子上学后,他家的经济就更加拮据了,吃饭、路费样样都要钱。”天星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明岗说,孩子读书要坐车去天台村,有时,为了节约车费,肖光孝的妻子代远书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送孩子上学,村里的群众都看在眼中,有时还主动帮助他们出点车费……

  这些年,肖光孝一家的日子过得有点艰难。他不仅没钱修整年久失修的土瓦房,过年时也没钱置办年货,只得年年到兄弟亲戚家过年,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他心里其实很憋屈。

  在2017年天星村的贫困户动态调整中,根据公示和群众反映的情况,肖光孝被列为了建卡贫困户。

  扶贫工作队进驻村,帮助他走出困境

  肖光孝被列为建卡贫困户的当月,天星村的扶贫工作队干部就来到他家,和他一起梳理致贫的原因,并商讨解决的办法。

  “首先是孩子读书增加家庭负担的问题。”肖光孝回忆说,那时他提出这个问题后,扶贫干部很快就给了他答复:“按照国家政策,你的孩子可以享受免费的‘爱心午餐’,我们会立即落实。”这让他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更让肖光孝感动的是,扶贫工作队的干部还为他家的长远发展作出建议。扶贫工作队认为,肖光孝夫妻俩都有劳动力,其致贫的根本原因缺乏内生动力。

  鉴于此,扶贫工作队干部根据肖光孝一家的实际情况,为其谋划了长远的脱贫路子:一方面,发展产业,增加生猪饲养数量,另一方面,为其寻找公益性岗位,增加其固定收入。

  “干部都帮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不行动起来,真是说不过去。”2018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肖光孝贷款2000元,买来了十头猪仔,当年,十头生猪出栏就让肖光孝收入近1.5万元,加上2000元的产业政策补助资金,仅此一项,肖光孝就收入接近了1.7万元。

  同时,肖光孝的妻子还得到了一份村里的清洁员公益岗位差事,每个月600元,一年下来收入也有7000多元。

  2018年,由于肖光孝家房屋已经是危房,扶贫工作队干部又为其申请了5万元的D级危房改造资金,建起了一间四室一厅80平米的新房,肖光孝一家也在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没想到,我的生活会这么快的发生变化。”这两天,刚刚布置完新房的肖光孝就特别兴奋,特意将搬进新房的日子选在了“猪”年的大年初一,让亲戚朋友们都来他家的新房团年,更重要的是,他要和妻子一起贴上一副对联:“党的恩情永不忘  脱贫致富奔小康”。

  脱贫还要致富,好日子得自己干出来

9c26058f9f03d5160d88d978411eed03.jpg

  肖光孝脱贫了,在大年初一全家人的团圆饭上,亲戚朋友们都为他高兴。但对肖光孝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现在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好的政策,只要稍微努力点,大伙儿都能脱贫奔小康,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肖光孝说,现在,孩子也渐渐大了,后顾之忧少了,这几天,他就把猪圈清理了一遍,春节一过,他就立马开始养猪,“数量十头起,争取一年能养二十头肥猪。”

  此外,肖光孝还将注意打到了田土上,除了还种一点粮食喂猪外,其余的准备用于发展花椒种植。

  “现在全村都在发展花椒,两年时间已经有800多亩了,我准备先期种上3亩,后面再陆续增加面积,好让家里又多一份稳定的收入。”肖光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花椒,三年就可以产出,五年盛产后,每亩可以烤出300斤左右的干花椒,按照这两年的平均市场价来计算,就能收入近万元。

  新的一年,肖光孝就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现在新房里的电视和洗衣机,还是十多年前买的,床和柜子也是以前土瓦房里搬过来的,今年,我要争取都换成新的。”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涪陵区白涛街道天星村贫困户肖光孝:“今年春节,大家伙儿到我家新房来团年!”

2019-02-05 22:06:43 来源:

  “猪”事顺利——这对涪陵区白涛街道天星村的贫困户肖光孝来说,很是贴切也很有意义:2月5日,正月初一、春节。上午10许,重庆日报记者来到肖光孝家。只见这里来了很多人有说有笑。

  “今天,到我家来的亲戚朋友来了足足有四桌人。”肖光孝十分感慨地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家终于告别了破烂的土房,搬进了舒适的新房。今年是我第一次请他们到我家一起过春节!“

a772c793d66944f47dc46e0a73777384.jpg

binary_middle (3).jpg

  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肖光孝被列为建卡贫困户

  天星村位于涪陵白涛街道东北部,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又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家中凡有劳力者,十有八九外出务工。

  “我本来也想出去打工,但家中的事实在放不下。”坐在院坝里,说起自己的家事,今年60岁的肖光孝说,以前,家中四兄弟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后来,其余的三兄弟都陆续进城务工、安家落户,村里的土瓦房里就剩下他和老母亲。那时,他单身一人,依靠家里的8、9亩田土种点粮食,加上兄弟的一些接济,勉强还能凑合着过。

  肖光孝结婚后,陆续有了三个孩子。今年,最大的孩子才12岁,最小的还不到四岁。由于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肖光孝没法外出打工,仅靠种点田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肖光孝的新房里,记者就看见了一台现今难得一见的“大屁股”15寸彩色电视机,这是肖光孝从原本的土房里搬来的、10多年前结婚时买的,也就是自那时起,肖光孝的家中,再没有增加过一件像样点的物品。

  “肖光孝家里的孩子上学后,他家的经济就更加拮据了,吃饭、路费样样都要钱。”天星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明岗说,孩子读书要坐车去天台村,有时,为了节约车费,肖光孝的妻子代远书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送孩子上学,村里的群众都看在眼中,有时还主动帮助他们出点车费……

  这些年,肖光孝一家的日子过得有点艰难。他不仅没钱修整年久失修的土瓦房,过年时也没钱置办年货,只得年年到兄弟亲戚家过年,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他心里其实很憋屈。

  在2017年天星村的贫困户动态调整中,根据公示和群众反映的情况,肖光孝被列为了建卡贫困户。

  扶贫工作队进驻村,帮助他走出困境

  肖光孝被列为建卡贫困户的当月,天星村的扶贫工作队干部就来到他家,和他一起梳理致贫的原因,并商讨解决的办法。

  “首先是孩子读书增加家庭负担的问题。”肖光孝回忆说,那时他提出这个问题后,扶贫干部很快就给了他答复:“按照国家政策,你的孩子可以享受免费的‘爱心午餐’,我们会立即落实。”这让他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更让肖光孝感动的是,扶贫工作队的干部还为他家的长远发展作出建议。扶贫工作队认为,肖光孝夫妻俩都有劳动力,其致贫的根本原因缺乏内生动力。

  鉴于此,扶贫工作队干部根据肖光孝一家的实际情况,为其谋划了长远的脱贫路子:一方面,发展产业,增加生猪饲养数量,另一方面,为其寻找公益性岗位,增加其固定收入。

  “干部都帮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不行动起来,真是说不过去。”2018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肖光孝贷款2000元,买来了十头猪仔,当年,十头生猪出栏就让肖光孝收入近1.5万元,加上2000元的产业政策补助资金,仅此一项,肖光孝就收入接近了1.7万元。

  同时,肖光孝的妻子还得到了一份村里的清洁员公益岗位差事,每个月600元,一年下来收入也有7000多元。

  2018年,由于肖光孝家房屋已经是危房,扶贫工作队干部又为其申请了5万元的D级危房改造资金,建起了一间四室一厅80平米的新房,肖光孝一家也在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没想到,我的生活会这么快的发生变化。”这两天,刚刚布置完新房的肖光孝就特别兴奋,特意将搬进新房的日子选在了“猪”年的大年初一,让亲戚朋友们都来他家的新房团年,更重要的是,他要和妻子一起贴上一副对联:“党的恩情永不忘  脱贫致富奔小康”。

  脱贫还要致富,好日子得自己干出来

9c26058f9f03d5160d88d978411eed03.jpg

  肖光孝脱贫了,在大年初一全家人的团圆饭上,亲戚朋友们都为他高兴。但对肖光孝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现在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好的政策,只要稍微努力点,大伙儿都能脱贫奔小康,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肖光孝说,现在,孩子也渐渐大了,后顾之忧少了,这几天,他就把猪圈清理了一遍,春节一过,他就立马开始养猪,“数量十头起,争取一年能养二十头肥猪。”

  此外,肖光孝还将注意打到了田土上,除了还种一点粮食喂猪外,其余的准备用于发展花椒种植。

  “现在全村都在发展花椒,两年时间已经有800多亩了,我准备先期种上3亩,后面再陆续增加面积,好让家里又多一份稳定的收入。”肖光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花椒,三年就可以产出,五年盛产后,每亩可以烤出300斤左右的干花椒,按照这两年的平均市场价来计算,就能收入近万元。

  新的一年,肖光孝就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现在新房里的电视和洗衣机,还是十多年前买的,床和柜子也是以前土瓦房里搬过来的,今年,我要争取都换成新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