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 温故而知新 构建新诗三重美学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 温故而知新 构建新诗三重美学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2020-11-07

  “重庆,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变化很大,可谓常来常新。”11月7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与会嘉宾——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叶延滨称,他曾在四川工作,对重庆比较熟悉,也来过很多次,但每次来,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座城市不仅是国内发展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诗歌版图上重要的章节,孕育出了大量好诗、好诗人”。

  在他看来,重庆的诗歌文化十分厚重,历史上,但凡有名气的诗人,跟重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长江三峡就是一条诗歌峡”,留下了大量千古绝唱和名篇佳作。抗战时期,文化名人汇聚重庆,更是让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因此,重庆就是一座诗词的宝库,可供挖掘、整理、提炼的诗词资源繁若星河。

  “当前,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也争论了百年。相较于传统诗歌数千年的历史来说,百年的时间很短,但它却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诗歌的合法继承人,经历很丰富,变化也很大。”叶延滨说,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而20世纪初叶,随着中国紧闭的大门逐渐打开,格律严格、形式严谨、文言书写的古典诗歌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冲击。西方现代科学思想、西方现代民主观念以及西方现代诗学等新思潮,就像是一把剪刀,为中国新诗这位“新生婴儿”剪断了脐带。

  总结和研究新诗的成就与不足,是当前诗界和学术界重要的课题。叶延滨认为,新诗应该向传统诗词学习传统,正如当代的传统诗词也应该向新诗学习创新。“背诵一万句‘飞花令’,那一万句还是别人的,而写新诗的诗人都明白必须写出自己的诗,哪怕只有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因此向新诗学习创新,同样也是复兴传统诗词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新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成就卓著的文学门类,有着各种流派和诗潮。“在我看来,中国新诗美学仍有三个努力方向: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他称,努力提升诗歌的精神高度,是中国百年新诗历史证明了的诗之大道,也是中国悠久诗歌得以传承的正道。在更加多元艺术观并存的诗坛,诗人们更要重温中国诗歌的艺术基因:诗缘情、诗言志。

  “作为中国诗词宝库,重庆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知名诗人,既有传统文化的滋养,也有诗人本身的努力,相信在守正创新中,重庆诗歌发展会有更大成就。”叶延滨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 温故而知新 构建新诗三重美学

2020-11-07 18:34:12 来源:

  “重庆,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变化很大,可谓常来常新。”11月7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与会嘉宾——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叶延滨称,他曾在四川工作,对重庆比较熟悉,也来过很多次,但每次来,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座城市不仅是国内发展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诗歌版图上重要的章节,孕育出了大量好诗、好诗人”。

  在他看来,重庆的诗歌文化十分厚重,历史上,但凡有名气的诗人,跟重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长江三峡就是一条诗歌峡”,留下了大量千古绝唱和名篇佳作。抗战时期,文化名人汇聚重庆,更是让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因此,重庆就是一座诗词的宝库,可供挖掘、整理、提炼的诗词资源繁若星河。

  “当前,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也争论了百年。相较于传统诗歌数千年的历史来说,百年的时间很短,但它却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诗歌的合法继承人,经历很丰富,变化也很大。”叶延滨说,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而20世纪初叶,随着中国紧闭的大门逐渐打开,格律严格、形式严谨、文言书写的古典诗歌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冲击。西方现代科学思想、西方现代民主观念以及西方现代诗学等新思潮,就像是一把剪刀,为中国新诗这位“新生婴儿”剪断了脐带。

  总结和研究新诗的成就与不足,是当前诗界和学术界重要的课题。叶延滨认为,新诗应该向传统诗词学习传统,正如当代的传统诗词也应该向新诗学习创新。“背诵一万句‘飞花令’,那一万句还是别人的,而写新诗的诗人都明白必须写出自己的诗,哪怕只有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因此向新诗学习创新,同样也是复兴传统诗词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新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成就卓著的文学门类,有着各种流派和诗潮。“在我看来,中国新诗美学仍有三个努力方向: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他称,努力提升诗歌的精神高度,是中国百年新诗历史证明了的诗之大道,也是中国悠久诗歌得以传承的正道。在更加多元艺术观并存的诗坛,诗人们更要重温中国诗歌的艺术基因:诗缘情、诗言志。

  “作为中国诗词宝库,重庆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知名诗人,既有传统文化的滋养,也有诗人本身的努力,相信在守正创新中,重庆诗歌发展会有更大成就。”叶延滨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