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为“高空抛物取证、离婚冷静期”等法律热点问题带来专家解读 司法界市人大代表走进本报直播间与网民互动

重庆日报全媒体 实习生,祁思翔,赵媛懿,颜若雯

2021-01-14 23:17:18

听新闻

1.jpg

  1月14日下午3点,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司法局局长杨佳红走进重庆日报直播间,参与“您的心声我转达——2021重庆两会代表委员直播代言”活动,就网民关注的即将提请市人代会审议的《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疫情造成监护缺失、高空抛物取证、离婚冷静期、财产继承、保护见义勇为行为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热点问题,结合刚刚实施的民法典,与网民互动交流,带来专家解读。

2.jpg

  【关键词】文明行为

  文明行为地方法规提请人代会审议体现严谨立法态度,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计划安排中的一项重要立法项目,该条例草案拟提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表决。

  一项地方性法规提请市人代会审议表决,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这是推动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生动体现。”杨佳红认为,《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关系到重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位市民,将把社会广泛认同的道德内容上升为法律规定,要求全体市民一体遵循,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地方性法规。

  他表示,重要地方性法规提请人代会上审议,体现出严谨的立法态度,能够更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使法规条款更科学,通过后社会接受度更高,最终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监护缺失

  因疫情造成未成年人监护缺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肩负职责临时照料

  2020年初,在疫情紧张时期,一则“家人被隔离后17岁脑瘫儿去世”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强烈震动。最近,国内疫情又有些反弹,“疫情期间没有监护人的儿童该怎么办”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杨佳红表示,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责任、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也就是说,民法典的规定强化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增加了临时监护制度和临时生活照料制度。”

  “有人说,民法典给了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关爱,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关爱,还是跨越了生死的终极关怀。”直播中,谈及民法典,杨佳红表示,民法典值得所有人好好学习研究。

  他举例称,民法典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杨佳红感叹:“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到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民法典始终都关注着你,爱护着你,从未远离,从未放弃。”

  【关键词】见义勇为

  因见义勇为行为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被免除,好人好事受鼓励

  “如何重塑社会信任,鼓励见义勇为已经是整个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话题。”谈及见义勇为话题,杨佳红表示,民法典对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作出了正面回应。

  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个条款免除了人们因见义勇为行为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鼓励好人好事。”杨佳红说,司法不仅要全力匡扶社会正义,也要尽力守护道德。

  “虽然法律应该是冷静合理的,但并不代表法律就是冰冷无情的,虽不要求司法有热度,但可以有温度。”杨佳红说,“在我看来,如果司法冰冷无情,就不是什么好的司法,没有达到良法善治的要求。所以我呼吁,在今后的司法裁判过程中,更加注意维护情理和守望道德。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希望正义永在,良善长存。”

  【关键词】高空抛物

  居民自行安装摄像头记录高空抛物应慎重,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内私密空间

  重庆是一座高楼林立的山城。高空抛物如何杜绝,在重庆更具现实意义。

  杨佳红表示,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现实中,高空抛物时常出现取证难的问题。有的底楼业主通过安装摄像头的方式,来记录高空抛物现象。但这又引发新的纠纷——高层业主认为这侵犯了隐私权,不同意安装摄像头。

  “确实应慎重对待。”杨佳红表示,民法典对于隐私权这一新型人格权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对人的隐私进行了比较周密的保护,如果居民自行安装的摄像头涉及拍摄或窥视他人住宅内部等私密空间,就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杨佳红建议注意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拍摄建筑外观,但不能拍摄到住宅内部。

  【关键词】财产继承

  继承范围有所突破,有利于将财产保留在家族范围之内

  财产继承是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

  杨佳红认为,民法典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一大亮点,是对继承范围有所突破。例如,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继承人的范围直接关系到财产的流转去向。”杨佳红说,民法典的这一规定,减小了无主财产的发生概率,有利于将财产保留在家族范围之内。

  【关键词】婚姻关系

  离婚冷静期的设计初衷,是为维护婚姻关系的普遍稳定

  对于离婚冷静期,网友众说纷纭,有人拍手称赞,也有人不太理解。

  对此,杨佳红认为,婚姻稳定是家庭稳定的基础,而家庭稳定对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现在离婚率持续攀高,其中,闪婚闪离、冲动离婚就是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

  “过去,离婚是一次确认,现在成为了30日内多次确认。”杨佳红解读称,离婚冷静期这一法律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普遍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如果有家暴情形,可以采取诉讼离婚,同时申请人身保护令,以保障自身安全。

  直播中,有“知乎”网友提问,离婚时才发现对方欠下巨额债务,询问哪些债务属于共同债务。

  杨佳红表示,民法典明确,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这意味着,只有‘共签’和‘共用’两种情形,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杨佳红解读,民法典的这一规定,避免了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向外高额举债,在离婚时又要求对方负担的情形。

  今日直播预告<<<

  1月15日下午3点,市政协委员、重医附一院副院长张丹将走进重庆日报直播间,开展“直播代言”活动,就抗击疫情、医疗卫生等热点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届时,大家可以通过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站、重庆日报微博、重庆日报知乎号、重庆日报抖音号、重庆日报微视号、重庆日报百家号等平台观看并参与在线提问。

3.jpg

  合作拍摄地:昭信在线

责任编辑:新重庆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