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秘》第59期 | 长江入渝第一岛,到底拥有哪些宝?——探秘江津石蟆镇

《重庆探秘》第59期 | 长江入渝第一岛,到底拥有哪些宝?——探秘江津石蟆镇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2022-04-17

漠漠平田万绿笼,山村深住翠微中。

柳荫闲卧陇头犊,蒲酒醉归江上翁。

绕屋鸠呼梅子雨,隔溪人坐豆花风。

太平方觉农家乐,鸡黍留宾话岁丰。

——《田家五月》(清)杨昙

清代诗人杨昙曾用一首七律诗表达了对故乡中坝岛的喜爱。这座位于江津区石蟆镇的小岛是“长江入渝第一岛”,至今未通车,只能靠渡船抵达。“万绿笼”“江上翁”仍在,上百年的龙眼树古朴苍劲、千亩甘蔗林纵横交错……

本期《重庆探秘》就带网友登上了这座遗世独立的岛屿,感受生态之美,并带大家走完了石蟆镇“一岛一庙四园”精品路线。本期节目全平台观看量50万+。

漠漠平田万绿笼

中坝岛是长江石蟆段的江心绿洲岛,小岛面积约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在岸边登上渡船的那一刻,绿意就开始浸染你的视线,登岛之后,绿意开始“霸屏”,尤其是那上百年的龙眼树与无处不在的甘蔗林,几乎就要溢出眼帘。原来,诗人杨昙所写的“漠漠平田万绿笼”,并非文学上的夸张。

600多年前,中坝岛就有人居住,而在有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已经为这片小岛备好了礼物,“双石龟”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两块江中巨石,远远望去,像极了两只亲吻的巨龟。一年之中,根据江水高度,“双石龟”时而浸在水中,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江雾缭绕,显出某种“神性”。

而比起石龟,河里“逍遥游”的鱼儿更灵动地诠释着自然之美。2018年,中坝岛周围水域正式禁捕,经过这些年的增殖放流和搭建人工鱼巢,坝岛周围水域已成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分布有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还栖息了长江鲟、胭脂鱼等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

一岛一世界

作为长江进入重庆的第一个岛屿,中坝岛早已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她遗世独立,又紧贴大地;她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又四处扑腾着人间烟火气。

中坝岛楠竹林组是第三批重庆市传统村落,夯土民居、石瓦房、土瓦房……光是看到这些“土房子”,你就倍感亲切。建于清同治十年的古四合院建筑“五福庄园”,是中坝岛民居的代表。庄园石门楣上,五个端正的“福”在阳光下耀眼得很。

人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成片的甘蔗、黑花生以及各种蔬菜,在田野里竖起稻草人,在小路上放起音乐、踩着三轮车。也许是“仗”着拥有天赐的甘蔗沃土,岛民们只采用古法熬制红糖——先将甘蔗清洗干净,压榨出甘蔗汁,棉纱布过滤,再用甘蔗渣做柴火熬制。一锅要熬8个小时。

岛上“胖子杨三红糖”的口碑早已传到了岛外,老板微信里都是各个行业的回头客,“上过一次岛,就忘不了我们家的红糖,一天订单多得很,做好了就给他们寄过去。”

除了甘蔗,龙眼也是中坝岛特色农产品,百年以上的龙眼古树就有200多棵,结出的果实颗粒大,肉质和口感非一般龙眼可比。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造就了中坝岛独特的经济作物,也造就了岛民自成一派的生活。天水之间,一座岛屿,就是一个世界。

乘船离开时,看见小岛在明亮的光晕里倒退,你已经盘算着什么时候还得再来一次。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探秘》第59期 | 长江入渝第一岛,到底拥有哪些宝?——探秘江津石蟆镇

2022-04-17 14:39:04 来源:

漠漠平田万绿笼,山村深住翠微中。

柳荫闲卧陇头犊,蒲酒醉归江上翁。

绕屋鸠呼梅子雨,隔溪人坐豆花风。

太平方觉农家乐,鸡黍留宾话岁丰。

——《田家五月》(清)杨昙

清代诗人杨昙曾用一首七律诗表达了对故乡中坝岛的喜爱。这座位于江津区石蟆镇的小岛是“长江入渝第一岛”,至今未通车,只能靠渡船抵达。“万绿笼”“江上翁”仍在,上百年的龙眼树古朴苍劲、千亩甘蔗林纵横交错……

本期《重庆探秘》就带网友登上了这座遗世独立的岛屿,感受生态之美,并带大家走完了石蟆镇“一岛一庙四园”精品路线。本期节目全平台观看量50万+。

漠漠平田万绿笼

中坝岛是长江石蟆段的江心绿洲岛,小岛面积约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在岸边登上渡船的那一刻,绿意就开始浸染你的视线,登岛之后,绿意开始“霸屏”,尤其是那上百年的龙眼树与无处不在的甘蔗林,几乎就要溢出眼帘。原来,诗人杨昙所写的“漠漠平田万绿笼”,并非文学上的夸张。

600多年前,中坝岛就有人居住,而在有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已经为这片小岛备好了礼物,“双石龟”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两块江中巨石,远远望去,像极了两只亲吻的巨龟。一年之中,根据江水高度,“双石龟”时而浸在水中,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江雾缭绕,显出某种“神性”。

而比起石龟,河里“逍遥游”的鱼儿更灵动地诠释着自然之美。2018年,中坝岛周围水域正式禁捕,经过这些年的增殖放流和搭建人工鱼巢,坝岛周围水域已成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分布有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还栖息了长江鲟、胭脂鱼等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

一岛一世界

作为长江进入重庆的第一个岛屿,中坝岛早已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她遗世独立,又紧贴大地;她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又四处扑腾着人间烟火气。

中坝岛楠竹林组是第三批重庆市传统村落,夯土民居、石瓦房、土瓦房……光是看到这些“土房子”,你就倍感亲切。建于清同治十年的古四合院建筑“五福庄园”,是中坝岛民居的代表。庄园石门楣上,五个端正的“福”在阳光下耀眼得很。

人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成片的甘蔗、黑花生以及各种蔬菜,在田野里竖起稻草人,在小路上放起音乐、踩着三轮车。也许是“仗”着拥有天赐的甘蔗沃土,岛民们只采用古法熬制红糖——先将甘蔗清洗干净,压榨出甘蔗汁,棉纱布过滤,再用甘蔗渣做柴火熬制。一锅要熬8个小时。

岛上“胖子杨三红糖”的口碑早已传到了岛外,老板微信里都是各个行业的回头客,“上过一次岛,就忘不了我们家的红糖,一天订单多得很,做好了就给他们寄过去。”

除了甘蔗,龙眼也是中坝岛特色农产品,百年以上的龙眼古树就有200多棵,结出的果实颗粒大,肉质和口感非一般龙眼可比。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造就了中坝岛独特的经济作物,也造就了岛民自成一派的生活。天水之间,一座岛屿,就是一个世界。

乘船离开时,看见小岛在明亮的光晕里倒退,你已经盘算着什么时候还得再来一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