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重读“红岩家书”⑦|许晓轩:二老给我的宝贵产业,我会好好保存和发扬它

重庆日报全媒体 刘一叶

2021-07-30 08:08:33

听新闻

“这些在后来我走的道路上都曾起过积极作用的,也可说是二老给我的宝贵产业,我会好好保存和发扬它的……”这是1941年3月7日,红岩英烈许晓轩在狱中给胞兄许瘦峰的信中写下的话语。

许晓轩是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这封信字字句句都耐人寻味,每当我读起这封信时,就能体会到一个革命者的家国情怀以及他对亲人的挚爱。”青年党员、重庆市话剧院演员刘紫旭说。

许晓轩

那么,这封家书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红岩先烈的精神对32岁的刘紫旭有何影响?7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被捕时女儿出生刚刚8个月

许晓轩,1916年出生于江苏江都。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介绍,这位江苏籍英烈和重庆结缘,还与当时他所处的大环境有关。

1937年抗战爆发,许晓轩随公益铁工厂迁至重庆,1938年5月,许晓轩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1939年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晓轩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他被逮捕时,与姜绮华结婚仅仅6年,女儿许德馨出生刚刚8个月。

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每当危险的时候,许晓轩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1946年7月,许晓轩被转押至重庆白公馆监狱。为切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敌人将他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严刑拷打,许晓轩始终坚强不屈,不为所动。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对狱中的革命者实施集体大屠杀。临刑前,许晓轩对狱友说:“希望组织上能够切实研究,深入地发现问题的根源,而且经常注意党内的教育、审查工作……”随后,许晓轩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晓轩牺牲后三天,重庆解放。

家书凝结着对家人深沉的爱

1988年出生的刘紫旭是一名入党不久的年轻党员。他参演的话剧《红岩魂》曾获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全国第一名等优秀成绩。

话剧《红岩魂》剧照

正是在参演《红岩魂》的过程中,刘紫旭深刻地感受到红岩英烈是心存敬畏、绝对忠诚、敢于担当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值得今天的共产党员学习和传承。

刘紫旭说:“2018年,我们在排演话剧《红岩魂》时,查阅了许晓轩1941年写给胞兄的这封信,信中字字句句都耐人寻味,我反复看过几十遍之后仍有新的感触。”

许晓轩在信中写道:“我现在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母亲了,说我还活着吗?今后还请你继续替我多尽一些责任,由衷感谢你……新(馨)儿长大,务必送到我的老友们处去教育……只希望大家生活得好,有发展,不必记挂我……”

许晓轩给胞兄许瘦峰的信

“这不仅是一封家信,更是许晓轩对革命信仰的表达,对家人的牵挂,对下一代的期盼。”刘紫旭说,这封信的情感表达十分含蓄内敛,“我相信这是许晓轩久经思考才下笔写成的,凝结着他对家人深沉的爱。”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在刘紫旭看来,从信中不仅可以看出,其父母淡泊大度、扶弱抗强的品格对许晓轩影响深刻,还可以看出许晓轩对女儿的殷殷期盼,他希望女儿长大后,要到老友处接受教育,希望女儿继承和发扬自己的革命理想,成为有用之人。

“许晓轩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坚定执着,这在今天仍具有启示意义。”刘紫旭说,未来他除了会利用话剧表演的方式,为观众讲述许晓轩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外,还将学习他坚定执着的品格,对信念永不动摇,对目标永不放弃,对困难永不低头,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融入血脉。

责任编辑:新重庆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