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100丨偶像养成与“耽改”遭禁,小众文化如何健康发展

网评大赛100丨偶像养成与“耽改”遭禁,小众文化如何健康发展

来源:2022-01-11

1月6日,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会上宣布,将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引发舆论关注。

无论是偶像养成类网综还是“耽改”网剧,其中的“网”字就昭示了它们是网络亚文化,可能与主流价值相抵触。北京广电局的举措由此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质疑,认为其“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武断,有抵制小众文化之嫌。实际上,偶像养成和“耽改”题材本身不是原罪,之所以遭禁,原因在于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

偶像养成类综艺是日韩舶来品,引入中国市场后出现了一系列发展问题。“养成”变“速成”,不完善的培养机制,使节目中走出的假“全能偶像”成为真“弃婴”,空耗文艺资源;“选秀”成“作秀”,作为附属的粉丝经济,更制造出了诸如非法集资、极端粉丝大肆“倒奶”浪费食物等乱象,以致国务院于去年发布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耽改”则是“耽美改编”的简称,而“耽美”同样是日本舶来词,涉及男同性恋话题。自“耽改”剧以高话题度闯入大众视野后,许多影视和综艺也开始打“耽改”擦边球,致使某些男性艺人“十年硬汉无人问,一朝‘老婆’天下知”,娱乐圈的审美取向出现了不健康的偏移。即使“耽改”剧刻意遮掩了男同情节,其背后的原著和“腐女”文化也包含大量色情暴力内容、偏执扭曲的性别观念甚至违反科学的生理知识,荼毒年轻观众的价值观。

在禁止这两类题材之外,广电局也确实需要深入整治乱象的根源。例如,督促影视从业者提高业务能力和创作水平,鼓励原创优质作品,避免一味依赖“耽改”等火爆题材弯道超车;管控娱乐圈的资本操弄,打破“资本无序竞争”,打击病态营销等歪门邪道,引导粉丝理智追星。

但偶像养成和“耽改”两种小众文化想要健康发展,在主流价值观下保留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内部反思整改。合理进行文化输出,不盲目冲击主流价值体系;“圈内人”理性参与,不做资本的傀儡,不违反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网评大赛100丨偶像养成与“耽改”遭禁,小众文化如何健康发展

2022-01-11 15:41:33 来源:

1月6日,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会上宣布,将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引发舆论关注。

无论是偶像养成类网综还是“耽改”网剧,其中的“网”字就昭示了它们是网络亚文化,可能与主流价值相抵触。北京广电局的举措由此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质疑,认为其“一刀切”的做法过于武断,有抵制小众文化之嫌。实际上,偶像养成和“耽改”题材本身不是原罪,之所以遭禁,原因在于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

偶像养成类综艺是日韩舶来品,引入中国市场后出现了一系列发展问题。“养成”变“速成”,不完善的培养机制,使节目中走出的假“全能偶像”成为真“弃婴”,空耗文艺资源;“选秀”成“作秀”,作为附属的粉丝经济,更制造出了诸如非法集资、极端粉丝大肆“倒奶”浪费食物等乱象,以致国务院于去年发布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耽改”则是“耽美改编”的简称,而“耽美”同样是日本舶来词,涉及男同性恋话题。自“耽改”剧以高话题度闯入大众视野后,许多影视和综艺也开始打“耽改”擦边球,致使某些男性艺人“十年硬汉无人问,一朝‘老婆’天下知”,娱乐圈的审美取向出现了不健康的偏移。即使“耽改”剧刻意遮掩了男同情节,其背后的原著和“腐女”文化也包含大量色情暴力内容、偏执扭曲的性别观念甚至违反科学的生理知识,荼毒年轻观众的价值观。

在禁止这两类题材之外,广电局也确实需要深入整治乱象的根源。例如,督促影视从业者提高业务能力和创作水平,鼓励原创优质作品,避免一味依赖“耽改”等火爆题材弯道超车;管控娱乐圈的资本操弄,打破“资本无序竞争”,打击病态营销等歪门邪道,引导粉丝理智追星。

但偶像养成和“耽改”两种小众文化想要健康发展,在主流价值观下保留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内部反思整改。合理进行文化输出,不盲目冲击主流价值体系;“圈内人”理性参与,不做资本的傀儡,不违反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