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139丨管理好自己的麦克风,别让吃瓜成网暴
2022年1月24日凌晨,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发长文后轻生,经抢救无效后身亡。在生前发布的微博长文中,刘学州表示,自己出生时被父母卖掉做彩礼,4岁养父母双亡,曾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他寻亲成功后,因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被“一些颠倒黑白的人说要求买房子”等经历,遭到众多网友的网络暴力。(1月25日澎湃新闻)
在他字字泣血的微博长文背后,是对网络暴力声声控诉。如今网络舆论审判时代的来临,让网络暴力之路变得越来越好走。几名网民的带节奏,也许会成为“口水”海啸的导火索。群体行为形成裹挟,更多网民吃瓜的背后是盲从。“法不责众,吃瓜有罪吗?”的事不关己心理以及网络暴力并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让网络中网络暴力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作乱者高枕无忧,跟风者唯恐不乱,偏听者是非不分,觊觎者坐收渔利,澄清者坠入深渊,清醒者无能为力,受害者百口莫辩。然而深追究,人人几乎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推波助澜者。面对网络暴力,吃瓜群众们应该铭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后真相时代的悄然来临让置身于网络中的我们成了被网络舆论控制的提线木偶,保持独立思考是社会中最后一丝理性。我们没有权力去声讨惩治任何人,自以为是的“正义”可能是压垮“刘学州”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波逐流的辱骂,可能是熄灭“刘学州”们向光而生的最后一盆冷水。
吃瓜群众的“事后开麦”,让本是“开端”的网暴成了“循环”。如今的局面是一群人对他们认为的“施暴者”进行新一轮的网络暴力。管好“麦克风”,制止网络暴力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一方面必须依靠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约束和严惩。另一方面要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约束好自己的言行,而各大媒体也要提高素养,传播新闻应当公正真实,不能随意夸大、扭曲事实。
目前,不管民事层面,还是在刑事层面,对于侮辱、诽谤的行为,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民事责任可能是侵权,刑事责任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需要当事人主动行使相应的权利。另外,当确定这类侵权事件责任的时候,需要知识普及,以及公众的正确认知,让更多人认识到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是受到法律规制的,一旦超越了或者过分了,是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付出代价。
良人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值得深思的是该如何管理好它。群众吃瓜本无错,可边吃边跟风“开麦”难免置身浑水,让本是清朗的溪水成为他人绝望的深潭。
(作者系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