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30周年系列访谈⑪ |奉节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巩义胜:踔厉奋发 感恩奋进 续写新时代对口支援新篇章
自1993年,辽宁省开始了对口支援奉节县移民迁建工作。30年来,辽宁省立足奉节县长远发展,紧盯人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撑,为奉节县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贡献了辽宁力量。
8月17日,奉节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巩义胜走进《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和我们分享奉节县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关注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新重庆、上游新闻等,均可收看访谈并参与留言互动。
问题1:辽宁省对奉节县30年的对口支援,您能为我们做一个总体介绍吗?
巩义胜:为破解三峡百万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国家发出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30年来,辽宁省始终把对口支援作为一种使命、一项事业、一份担当,急奉节之所急、想奉节之所想、解奉节之所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奉节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对口支援工作新路子,为奉节移民安稳致富、高质量脱贫摘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我们感恩于心。
一是高位推动“帮基本”。30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每年都要抽出时间,率队深入奉节考察调研,累计为奉节无偿援助资金4.57亿元,援建重点工程137个,帮助奉节全面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强力造血“扶重点”。30年来,辽宁省大力支持奉节产业发展,推动两地企业合作,帮助推介引入眼镜制造、农产品加工等17个经济合作项目,落地投资23.8亿元。帮助奉节脐橙开拓东北市场,每年近万吨脐橙进辽宁,造福果农上万户,有效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三是精准扶智“提能力”。30年来,辽宁省立足库区长远发展,紧盯人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撑。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人才培训项目,帮助培训奉节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技术人员1.2万人次,培训和转移安置劳动力近2.1万人,切实提升了发展软实力。
千里联姻,穷山巨变。在辽宁省的对口支援帮助下,曾经的国贫县摘帽了,奉节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正阔步走向新的明天。
问题2: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已全面铺开,在这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辽宁省对奉节县的帮助又有哪些呢?
巩义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辽宁省“支在关键处、援在点子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就业”的帮扶措施。
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打造特色产业小镇。为带动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增收,辽宁省帮助奉节县打造了石岗乡、龙桥乡、长安乡、兴隆镇4个特色产业小镇,建成万亩花椒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和三峡原乡乡村旅游基地。奉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14元,并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称号。
在就业帮扶上,突出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园。为解决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拓宽致富门路,辽宁省帮助奉节县建设“1+7+N”返乡入乡创业园,建成就业帮扶车间71个,吸纳20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务工人员人均收入增长3000元以上。
问题3:接下来的对口支援工作,您怎样看呢?
巩义胜:对口支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奉节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辽宁省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兴业兴城、强县富民”崭新局面,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新一轮对口支援为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民生保障、城乡协调发展、对外开放合作”等五个方面深度合作,将自身特色与对口支援的优势资源相结合,强化与辽宁省的战略协作、工作协同,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开启对口支援工作新篇章,携手奔向共同富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