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 激活团的工作力量“新动能”

潼南区: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 激活团的工作力量“新动能”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2022-04-29

“我们才从全区驻村工作队干部中遴选出61名中共党员或28周岁及以下团员兼任村(社区)团建指导员,让共青团工作更好扎根于农村之中。”潼南团区委副书记胡祥辉说。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潼南区委多渠道选人、多维度育人、多途径用人,进一步夯实团干部队伍,不断推动县域改革走深走实。

多渠道选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十四五”时期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潼南区团委不断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吸纳青年致富带头人、西部计划志愿者、选调生等进入村社区团支部班子,为基层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通过遴选、公招考试等方式,该区已选拔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心系青年、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进入团的工作骨干队伍,在确保机关编制内干部配备率、在岗率均达到100%的同时,也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团干部队伍。

如各镇街、区直属、重点联系团组织,设置了1-2 个兼职副书记岗位;各镇街、部门、企事业单位团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任青少年事务社工等方式,充实团的工作力量;各村、社区积极培养选拔35 周岁以下“两委”委员 1-2 名,兼任村社区团组织书记。此外,潼南团区委还会向各级团组织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兼任镇街、部门团组织副书记,选拔不少于20 名返乡优秀大学生寒暑期到镇街兼职团干部。

据潼南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潼南共青团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就遴选出了102名潼南籍优秀在校大学生返乡兼任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副书记。

通过种种举措,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团的工作队伍,有效扭转了基层团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局面,极大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

多维度育人

“县域改革带来的一大改变是,团干部成长的机会多了,成长的路径也更加明晰了。”潼南教育团工委书记曾巾力介绍,自去年下半年起,潼南尤其注重对团干部的培养,坚持多维度育人,促进全区团干部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培养方式包括开设团干部专题培训班、成渝地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注重比赛练兵,常态化开展团干部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等活动,增强团干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团队干部前往张鹏翮廉政教育基地实地教学,筑牢基层团干部的廉洁底线等。

此外,越来越多的优秀团干部被推荐加入青联、政协、人大,或进入村“两委”班子、到一线挂职等,参与团支部各项工作,主动联系地方青年人才,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青年创新创业、乡风文明建设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梓潼街道团工委书记王刚直言,现已有多名优秀团干部被推荐到街道重点科室担任负责人,大家的工作更有干劲了。

党建带团建是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内在要求。潼南区在培养团干部时,通过推动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的方式,督促党组织牢牢把握共青团改革正确方向,健全党组织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取得实效。

在高水平、多维度培育发展团员之下,今年以来,潼南区共发展新团员2073个,推荐优秀青年团员入党286人。基层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升,青年干部主动适应新要求的能力得到凸显。

多途径用人

与时俱进建立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是增强新时代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的必然要求。县域改革以来,潼南区坚持多途径用人,为团干部搭建“表演舞台”,借力发力,让每一个团干部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建功立业。

为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引领作用,潼南共青团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遴选102名潼南籍优秀在校大学生返乡兼任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副书记,开设“我的家乡有巨变·我为潼南做贡献”青年人才培训班,提升返乡大学生工作能力,引导他们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青年创新创业、乡风文明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项举措,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团组织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引领更多优秀青年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极大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

假期中,在潼南共青团的统一组织下,各村(社区)兼职团支部副书记纷纷行动起来,动员“河小青”、“洁小青”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巡河护河、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1300余人次,有效扭转了基层团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局面。

此外,聚焦人才支撑战略,潼南区实施了“潼青成长”青年人才培育行动,以全区“英才潼行”工程为统领,从青年思想引领、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着手,锻造一批思想过硬、技能过硬、作风过硬的青年,为潼南建成成渝中部重要人才集聚地添砖加瓦。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打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市级示范点;组织开展“我为美丽乡村代言”景区景点、特色美食、特色文化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青年实用人才培训班,培养50名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青年人才;组织100名潼南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吸引潼南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曾巾力表示,潼南共青团认真把握用人准则和团员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更新理念,搭建平台,不断激励团干部发挥先进性,借团干部这一“中介”拓展活动载体,丰富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团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体验、动手动脑中长知识、增才干。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潼南区: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 激活团的工作力量“新动能”

2022-04-29 18:48:29 来源:

“我们才从全区驻村工作队干部中遴选出61名中共党员或28周岁及以下团员兼任村(社区)团建指导员,让共青团工作更好扎根于农村之中。”潼南团区委副书记胡祥辉说。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潼南区委多渠道选人、多维度育人、多途径用人,进一步夯实团干部队伍,不断推动县域改革走深走实。

多渠道选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十四五”时期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潼南区团委不断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吸纳青年致富带头人、西部计划志愿者、选调生等进入村社区团支部班子,为基层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通过遴选、公招考试等方式,该区已选拔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心系青年、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进入团的工作骨干队伍,在确保机关编制内干部配备率、在岗率均达到100%的同时,也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团干部队伍。

如各镇街、区直属、重点联系团组织,设置了1-2 个兼职副书记岗位;各镇街、部门、企事业单位团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任青少年事务社工等方式,充实团的工作力量;各村、社区积极培养选拔35 周岁以下“两委”委员 1-2 名,兼任村社区团组织书记。此外,潼南团区委还会向各级团组织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兼任镇街、部门团组织副书记,选拔不少于20 名返乡优秀大学生寒暑期到镇街兼职团干部。

据潼南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潼南共青团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就遴选出了102名潼南籍优秀在校大学生返乡兼任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副书记。

通过种种举措,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团的工作队伍,有效扭转了基层团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局面,极大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

多维度育人

“县域改革带来的一大改变是,团干部成长的机会多了,成长的路径也更加明晰了。”潼南教育团工委书记曾巾力介绍,自去年下半年起,潼南尤其注重对团干部的培养,坚持多维度育人,促进全区团干部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培养方式包括开设团干部专题培训班、成渝地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注重比赛练兵,常态化开展团干部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等活动,增强团干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团队干部前往张鹏翮廉政教育基地实地教学,筑牢基层团干部的廉洁底线等。

此外,越来越多的优秀团干部被推荐加入青联、政协、人大,或进入村“两委”班子、到一线挂职等,参与团支部各项工作,主动联系地方青年人才,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青年创新创业、乡风文明建设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梓潼街道团工委书记王刚直言,现已有多名优秀团干部被推荐到街道重点科室担任负责人,大家的工作更有干劲了。

党建带团建是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内在要求。潼南区在培养团干部时,通过推动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的方式,督促党组织牢牢把握共青团改革正确方向,健全党组织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取得实效。

在高水平、多维度培育发展团员之下,今年以来,潼南区共发展新团员2073个,推荐优秀青年团员入党286人。基层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升,青年干部主动适应新要求的能力得到凸显。

多途径用人

与时俱进建立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是增强新时代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的必然要求。县域改革以来,潼南区坚持多途径用人,为团干部搭建“表演舞台”,借力发力,让每一个团干部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建功立业。

为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引领作用,潼南共青团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遴选102名潼南籍优秀在校大学生返乡兼任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副书记,开设“我的家乡有巨变·我为潼南做贡献”青年人才培训班,提升返乡大学生工作能力,引导他们聚焦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青年创新创业、乡风文明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项举措,为基层团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团组织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引领更多优秀青年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极大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

假期中,在潼南共青团的统一组织下,各村(社区)兼职团支部副书记纷纷行动起来,动员“河小青”、“洁小青”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巡河护河、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1300余人次,有效扭转了基层团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局面。

此外,聚焦人才支撑战略,潼南区实施了“潼青成长”青年人才培育行动,以全区“英才潼行”工程为统领,从青年思想引领、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着手,锻造一批思想过硬、技能过硬、作风过硬的青年,为潼南建成成渝中部重要人才集聚地添砖加瓦。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打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市级示范点;组织开展“我为美丽乡村代言”景区景点、特色美食、特色文化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青年实用人才培训班,培养50名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青年人才;组织100名潼南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吸引潼南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曾巾力表示,潼南共青团认真把握用人准则和团员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更新理念,搭建平台,不断激励团干部发挥先进性,借团干部这一“中介”拓展活动载体,丰富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团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体验、动手动脑中长知识、增才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