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面对面⑪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陈小红:走稳走实“双优”建设之路 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校长面对面⑪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陈小红:走稳走实“双优”建设之路 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2022-08-19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秉承“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对社会负责的职业学校”办学宗旨,走稳走实“双优”计划建设之路,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修”,努力为更多学生搭建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圆梦舞台。

8月19日,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小红走进《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与我们分享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学校的生动做法与创新实践。

关注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新重庆、上游新闻等,均可收看访谈并参与留言互动。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为扎实推进学校“双优”建设进程,巨龙职中在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助推学校提档升级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探索。首先想请陈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陈小红:我们巨龙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良心与责任教育”,秉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践行“修身、健体、强能、感恩”的校训,走稳走实“双优”计划建设之路,做亮做特“双优”计划建设成果,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双亮、双培、双建、双发”的“四双”工程,秉政当轴,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和社会负责的职业学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党建特色鲜明、文化育人突显、发展质量高、社会贡献大的国家双优中职学校,为更多学生搭建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圆梦舞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主持人:我们也一直在说深化产教融合,这也是能让学生真正和市场进行无缝衔接的过程,那在这一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陈小红: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国家重视、产业需要、社会期盼,《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更是为全国职教战线点亮了“指路灯”,吃下了“定心丸”,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方向、新愿景,对推动职业教育支撑建设技能型社会、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更加坚定了学校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

巨龙职中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用“双元育人、分段交替、岗位递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方联动,资源整合,同向发力,精准对接开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服务“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建设,增强专业适应性,积极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蓄水池”作用,将专业建在产业需求链上,把“需”和“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产教融合,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将现有的如中餐烹饪等特色专业亮起来,火起来,持续推进汽车制造与检修等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让学生走出课堂,让企业走进学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持人: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有没有也遇到过一些阻力?又是怎么样解决的呢?

陈小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阻力肯定是有的,比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校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起“双向三互”的校企合作模式,先后成为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理事单位、重庆市学前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同时,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同频共振,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协同实施精细培养、精准就业的“双精”育人模式,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创新“学校+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引企入校,企业文化进班,企业师傅进校,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学生到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识岗、跟岗、试岗、顶岗实习,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有效破解校内实训无法完成的难点,给学生一个“一技在手,天下敢走”的未来,直接带动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受益。

主持人:对学生来说学校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校是怎样去提升育人实效的呢?

陈小红:学校以开州“帅乡”育人历史积淀为载体,以“育人文化打造”为突破口,以特色德育体系实施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修”,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利生”教育,致力于“培今日精技小龙,育明日大国巨龙”,给学生一个“一技在手,天下敢走”的未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整体设计、系统构建、协同推进,夯实党建领航,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龙”文化育人体系,厚植如《弟子规》、《八德》传统文化教育,以“龙”文化为主线,培养龙之延绵,生生不息的精神,构建起小龙之家、巨龙有我等系列,涵盖“龙”精神、“龙”文化等活动,从中抓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通过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实现“小龙入海”到“巨龙腾飞”的蝶变。

主持人:其实巨龙职中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份子,那么要怎样发挥专业优势,以新思路、新作为去助力乡村振兴呢?

陈小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巨龙职中紧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契合乡村振兴人才计划,注重发挥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采用“一优三化”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立项成立了“帅乡现代服务产业学院”,与高校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共同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师资及干部交流,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助力文化、农产和旅游振兴,助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为乡村富裕献力,为乡村产业献技,为乡村治理献智,用实际行动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开州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加快推进开州“三区”建设献智出力,为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提供巨龙贡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校长面对面⑪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陈小红:走稳走实“双优”建设之路 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022-08-19 07:16:55 来源: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秉承“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对社会负责的职业学校”办学宗旨,走稳走实“双优”计划建设之路,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修”,努力为更多学生搭建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圆梦舞台。

8月19日,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小红走进《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与我们分享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学校的生动做法与创新实践。

关注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新重庆、上游新闻等,均可收看访谈并参与留言互动。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为扎实推进学校“双优”建设进程,巨龙职中在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助推学校提档升级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探索。首先想请陈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陈小红:我们巨龙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良心与责任教育”,秉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践行“修身、健体、强能、感恩”的校训,走稳走实“双优”计划建设之路,做亮做特“双优”计划建设成果,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双亮、双培、双建、双发”的“四双”工程,秉政当轴,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和社会负责的职业学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党建特色鲜明、文化育人突显、发展质量高、社会贡献大的国家双优中职学校,为更多学生搭建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圆梦舞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主持人:我们也一直在说深化产教融合,这也是能让学生真正和市场进行无缝衔接的过程,那在这一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陈小红: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国家重视、产业需要、社会期盼,《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更是为全国职教战线点亮了“指路灯”,吃下了“定心丸”,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方向、新愿景,对推动职业教育支撑建设技能型社会、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更加坚定了学校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

巨龙职中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用“双元育人、分段交替、岗位递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方联动,资源整合,同向发力,精准对接开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服务“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建设,增强专业适应性,积极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蓄水池”作用,将专业建在产业需求链上,把“需”和“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产教融合,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将现有的如中餐烹饪等特色专业亮起来,火起来,持续推进汽车制造与检修等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让学生走出课堂,让企业走进学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持人: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有没有也遇到过一些阻力?又是怎么样解决的呢?

陈小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阻力肯定是有的,比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校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起“双向三互”的校企合作模式,先后成为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理事单位、重庆市学前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同时,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同频共振,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协同实施精细培养、精准就业的“双精”育人模式,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创新“学校+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引企入校,企业文化进班,企业师傅进校,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学生到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识岗、跟岗、试岗、顶岗实习,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有效破解校内实训无法完成的难点,给学生一个“一技在手,天下敢走”的未来,直接带动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受益。

主持人:对学生来说学校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校是怎样去提升育人实效的呢?

陈小红:学校以开州“帅乡”育人历史积淀为载体,以“育人文化打造”为突破口,以特色德育体系实施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修”,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利生”教育,致力于“培今日精技小龙,育明日大国巨龙”,给学生一个“一技在手,天下敢走”的未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整体设计、系统构建、协同推进,夯实党建领航,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龙”文化育人体系,厚植如《弟子规》、《八德》传统文化教育,以“龙”文化为主线,培养龙之延绵,生生不息的精神,构建起小龙之家、巨龙有我等系列,涵盖“龙”精神、“龙”文化等活动,从中抓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通过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实现“小龙入海”到“巨龙腾飞”的蝶变。

主持人:其实巨龙职中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份子,那么要怎样发挥专业优势,以新思路、新作为去助力乡村振兴呢?

陈小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巨龙职中紧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契合乡村振兴人才计划,注重发挥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采用“一优三化”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立项成立了“帅乡现代服务产业学院”,与高校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共同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师资及干部交流,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助力文化、农产和旅游振兴,助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为乡村富裕献力,为乡村产业献技,为乡村治理献智,用实际行动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开州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加快推进开州“三区”建设献智出力,为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提供巨龙贡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