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停车为幸福“加速” 为生活“加温”
华龙网讯(记者 张馨月)停车便民,可以让一座城市更有温度!对于山城重庆来说,解决停车难题,需要用智、用心、用情。
今年来,重庆城市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提升出行品质,停车供给有效增加,停车“顽疾”不断化解,科技赋能更加便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且快 用智赋能管理建创新实验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大量人才的涌入,对于寸土寸金的重庆高新区来说,如何解决停车难题,成了该区的必答题。
对于重庆高新区来说,除了强化协同整治外,城市建设事务中心牵头建立“部门统筹、镇街挖潜、国企建设”联动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小微停车场、临时停车场、路内停车点建设。
2023年以来,该中心牵头城市运营集团累计建成小微停车场14处、泊位合计2000余个,改造临时停车场4处,新增停车泊位250余个,并先后完成路内停车点设计路段15条,缓解了停车难题。
除了用“硬手段”新增停车位,重庆高新区还借助科技“软实力”,实现管理赋能。城市建设事务中心会同交巡警、城市运营集团等单位采用大数据、物联网、5G、“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千方科技、百度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对学校、商圈、医院、轨道站点、老旧小区等交通堵乱点制定“一点一策”方案,建成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平台系统及停车诱导系统等停车系统2个,建成停车诱导屏35处,实现停车服务线上收费100%覆盖。
小且美 用心拓展“边角料”变停车场
如果将视线从重庆高新区转移到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区,这里正巧用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边角料”,大力开展小微停车场建设。
为让市民停车更加便捷,黔江区城市管理局多种渠道收集市民意见,将小微停车场建设集中在刚性需求较大的区域。华龙网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区已建成小微停车场16个,新增停车泊位1374个。
梨园路小微停车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里原是一处私人自留地,地面高低不平,无人管理导致杂草丛生。改造后,脏乱差的闲置用地变成一处拥有25个车位的便民停车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水利花园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属典型的老旧小区,当时院内未规范设置停车位。今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院内荒置地、边角地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池塘重新规划,部分设置成生态停车位,新增车位76个。白家河小微停车场是利用白家河区域闲置土地建设的,共设置停车泊位113个,还安装智能管理设施设备,并按比例配置充电设施。
下一步,黔江区城市管理局将综合考虑城区停车现状,增加车位供给总量,进一步缓解停车供需难题。
精且准 用情服务擦亮全域旅游名片
地处三峡腹心的巫山,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山美,水美,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今年来,巫山县城市管理局聚焦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市容秩序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用情服务、精准服务,擦亮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名片。
除了整治市容“脏乱差”,解决交通“乱停放”,更要守住城市“烟火气”。
对此,巫山坚持经济导向,以“低消费创造高热情、小集市拉动大繁荣、短途游烘托长烟火”为主题,充分开发夜市经济内在潜力,在连接“巫山·三峡之光”4A级国家级景区、“宁江渡”等休闲旅游景点的滨江路规划夜市经济集市摊位200余个,协调县交巡警大队共同维护路边市容及交通秩序,方便市民、游客游玩、消费,同赏“三峡之光”夜景灯光秀,每晚保底接待游客、市民500人以上。
巫山县城市管理局聚焦城管便民服务,围绕“五老小区”停车难、破解城区泊车乱,开展小微停车场建设民生服务工作。截至9月底,已累计完成城区17个小微停车场和622个停车泊位建设,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