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辛清清)10月26日,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举行“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与颁奖活动。重庆市“两江学者”和“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斌,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覃霁、副院长王全保,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等专家领导参与小院士评审现场答辩。
此前,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华师中旭学校成立了“少年科学院”,进一步推进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离梦想又进一步”
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未来可期
在现场答辩环节,候选小院士们自信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科技梦想,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大家从生活中的小问题出发,发明制作了智能风扇、编钟学习助手、自动垃圾收集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自动垃圾收集机器人……积极思考如何用科技让学习、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同学们还关心乡村振兴、生态养殖等领域,发明AI鱼菜共生数智工厂;关注航天员身体健康,制作轨道旋转重力中心;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开发智能知识卡片系统;为了便利盲人过马路,发明智能红绿灯……
6年级3班的张煜函作为小院士代表在发言时表示,从小他就喜欢做科学实验,一直梦想要当一名科学家。“这是有魔力的学校,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在华师中旭,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老师们给予了打开知识和科学之门的智慧钥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一起发现新问题,探究新事物。”
“你的创意点来自哪里?”“你的黑白棋是用什么来分辨颜色的?”“制作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活动现场,专家组对小院士们的发明创造进行了现场询问,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表示,华师中旭少年科学院的模式,极大有利于学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值得所有学校学习的榜样,值得推广。相信未来,只要同学们保持这样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一定是未来中国科研的主力军和各行业的领袖、专家。
“见证科学力量”
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追逐科技梦想
活动中,重庆市“两江学者”和“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斌,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王全保还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两场微讲座。
陈斌则以《昆虫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为题,带领同学们进入昆虫王国。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项目——餐厨垃圾昆虫转化项目,展示了小小昆虫对于生活和环境保护的极大作用。在他看来,保护昆虫、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王全保以《临近空间与浮空器》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临近空间、各类浮空器以及全球发达国家在临近空间的科技竞赛。他表示,浮空器在对地观测、通信、应急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军事和商业价值。
据学校课程服务中心主任杨毫介绍,本次评审历时一个月。学校评审小组共收到了近100份申报材料。经过评审小组老师的几轮评审,最终得出30名小院士候选名单。未来,学校每学年都将开展小院士评选活动。根据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的表现及科技活动成果进行积分排名,期末时,通过专家评审组的考核评选出“少年科学院院士”,以此鼓励更多的同学们参加到科技创新的活动中来。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首席科学教师刘贤俊表示,全体导师在工作中将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努力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助力他们追逐科学家的梦想。
少年科学院的成立,首批小院士候选名单的出炉,标志着华师中旭在创新人才培养,助力科技创新,对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为更多学子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