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 | 东北全面振兴 习近平为何关切“现代化大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看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数次座谈、考察,“现代化大农业”高频出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热解读 | 东北全面振兴 习近平为何关切“现代化大农业”?

来源:央视网2023-10-28

 热解读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看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数次座谈、考察,“现代化大农业”高频出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稻田绵延在4个县级行政区环绕的1000万亩耕地上,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2018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听取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生产等情况介绍。随后,总书记步入七星农场万亩稻田,仔细了解农场经营。他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三个“大”字,明确指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路径。那么,什么是大农业?其实早在1990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构思。

《摆脱贫困》一书记录了习近平同《福建论坛》记者的一次交谈,其中他讲到关于大农业的部分有这样一段描述: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

彼时,面对闽东想要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深思熟虑后提出了“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他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农业与小农业的根本性区别:

一是大食物观替代了单纯以粮为纲的旧观念;二是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新农业效益观替代了单体经济效益观;三是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商品率的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

多年后,闽东现代高效的农业路子越走越宽广,生态型大农业的思路根植人心,为我国探索实践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开拓了现实路径。

2018年6月15日,福州,技术人员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2018年6月15日,福州,技术人员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统性、前瞻性指示。2015年、2018年、2023年的几次东北振兴座谈会中,他都强调“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对于全面推动东北振兴无疑至关重要。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了全国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了名副其实的“压舱石”的作用。总书记在此强调“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其背后的深层次考量。

就农业资源来说,黑土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巨大,发源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大小河流保证了粮食种植所需水源,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农产品更为优质。

但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农业专业人才匮乏,除黑龙江和吉林长春以北地区外,其他地区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式仍制约着东北农业的发展。

此外,东北地区虽然农、林、牧、渔等初级农产品年产量较高,但仍面临着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等诸多问题。

在此情况下,东北要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就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在对东北三省的多次考察中,总书记作出详细部署,他强调,“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重要指示的引领下,近年来,东北三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和政策红利。

《辽宁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九项重点任务。

吉林省从推进粮食生产、保护黑土地等10个方面提出42条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升粮食产能,既突出农业生产,又兼顾“三农”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黑龙江省打出“组合拳”,先后出台《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两个文件,聚焦精深加工,系统谋划设计,鼓励创新驱动。

2022年,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消息令人振奋。东北粮食的连年丰收,正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生动缩影。

2021年7月27日,哈尔滨呼兰区腰堡村的一片稻田间,忠萍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飞手”正在操纵无人机对水稻喷施叶面肥。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稻种“辽粳419”实现每亩增产130多公斤,村民们喜笑颜开,握紧农业“芯片”。

“手机就是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吉林省四平市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云平台”,照顾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代管代储,种粮服务在增多。”黑龙江北安市赵光村的2.2万亩耕地全程托管给了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从播种到收获,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新科技日益涌现,协作链层出不穷,新农人意气风发。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指引下,东北三省在保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现代化方面,不断探索实践。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这不单纯适用于东北地区,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第一条就强调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而细读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的现实逻辑也更加清晰。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刘禛 蔡纯琳 梁雅琴 范立君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热解读 | 东北全面振兴 习近平为何关切“现代化大农业”?

2023-10-28 19:48:27 来源:

 热解读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看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数次座谈、考察,“现代化大农业”高频出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稻田绵延在4个县级行政区环绕的1000万亩耕地上,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2018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听取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生产等情况介绍。随后,总书记步入七星农场万亩稻田,仔细了解农场经营。他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三个“大”字,明确指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路径。那么,什么是大农业?其实早在1990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构思。

《摆脱贫困》一书记录了习近平同《福建论坛》记者的一次交谈,其中他讲到关于大农业的部分有这样一段描述: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

彼时,面对闽东想要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深思熟虑后提出了“走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他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农业与小农业的根本性区别:

一是大食物观替代了单纯以粮为纲的旧观念;二是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新农业效益观替代了单体经济效益观;三是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商品率的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

多年后,闽东现代高效的农业路子越走越宽广,生态型大农业的思路根植人心,为我国探索实践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开拓了现实路径。

2018年6月15日,福州,技术人员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2018年6月15日,福州,技术人员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统性、前瞻性指示。2015年、2018年、2023年的几次东北振兴座谈会中,他都强调“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对于全面推动东北振兴无疑至关重要。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了全国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了名副其实的“压舱石”的作用。总书记在此强调“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其背后的深层次考量。

就农业资源来说,黑土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巨大,发源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大小河流保证了粮食种植所需水源,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农产品更为优质。

但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农业专业人才匮乏,除黑龙江和吉林长春以北地区外,其他地区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式仍制约着东北农业的发展。

此外,东北地区虽然农、林、牧、渔等初级农产品年产量较高,但仍面临着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等诸多问题。

在此情况下,东北要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就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在对东北三省的多次考察中,总书记作出详细部署,他强调,“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重要指示的引领下,近年来,东北三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和政策红利。

《辽宁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九项重点任务。

吉林省从推进粮食生产、保护黑土地等10个方面提出42条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升粮食产能,既突出农业生产,又兼顾“三农”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黑龙江省打出“组合拳”,先后出台《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两个文件,聚焦精深加工,系统谋划设计,鼓励创新驱动。

2022年,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消息令人振奋。东北粮食的连年丰收,正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生动缩影。

2021年7月27日,哈尔滨呼兰区腰堡村的一片稻田间,忠萍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飞手”正在操纵无人机对水稻喷施叶面肥。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稻种“辽粳419”实现每亩增产130多公斤,村民们喜笑颜开,握紧农业“芯片”。

“手机就是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吉林省四平市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云平台”,照顾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代管代储,种粮服务在增多。”黑龙江北安市赵光村的2.2万亩耕地全程托管给了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从播种到收获,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新科技日益涌现,协作链层出不穷,新农人意气风发。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指引下,东北三省在保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现代化方面,不断探索实践。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这不单纯适用于东北地区,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第一条就强调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而细读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的现实逻辑也更加清晰。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刘禛 蔡纯琳 梁雅琴 范立君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谭周]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