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2023-10-29

“一带一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关键词有很多,和平、繁荣、开放、文明,诸多愿景之中,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体现着向创新要动力的深刻思考,也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前不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而即将到来的11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也将重磅登场,举办地就在重庆。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

“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由重庆和四川轮流举办,每2年一次。这个重要的国际科创交流平台为何设在川渝?先看战略地位,“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而广袤腹地之中,重庆有如一个支点,让“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牵上了手,承东启西,连接南北。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2

再看科创布局,今年7月,科学技术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举行,根据签订的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双方将以支撑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总目标,以建设创新型重庆为抓手,聚焦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架好“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这座“桥”,重庆责无旁贷,机遇也孕育其中。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3

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重庆研发投入强度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十。除了自个儿努力,国家层面的支持也不断“加码”。今年2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获批建设。沿着“一带一路”,重庆正与越来越多国家拓展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解锁科技合作的空间和未来。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4

在重庆人的餐桌上,辣椒是不可或缺的灵魂,它让食物变得更有冲击力,如烟花般在口腔绽放,真正是“一日不尝,如隔三秋”。嗜辣的重庆人或许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欧洲,匈牙利人的饮食习惯和他们有得一拼。只不过,当地人更偏爱色泽如玉的白辣椒,并视其为蔬果,生吃才够味。这份对辣椒的共同偏爱,让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愈发“对味儿”。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5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6

今年6月,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食品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专程来到西南大学,参加“中匈食品科学合作研究中心”国际会议,双方的科研人员围绕辣椒真菌毒素的去除技术,展开跨国研讨,而这项技术对于辣椒国际贸易有着重要作用。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7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8

辣椒,曾沿着古丝绸之路,千里迢迢从海外来到中国,至今被重庆人称为“海椒”。名字里暗藏身世的还有“洋芋”,这种原产美洲的作物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全球158个国家都有种植。今年五月,“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在重庆成立,未来将联合“一带一路”十余个国家,开展马铃薯先进技术联合攻关、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多项国际合作。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9

自古以来,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就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合作内容。中国沿着古丝绸之路引入了胡麻、石榴等作物品种,并把丝绸、茶叶等生产技术和产品带到了中亚。如今,“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曾经的丝路上。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0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多年来致力于“沙漠土壤化”的研究。沙漠土壤化,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沙子的力学状态,使其具有土壤的性能。这可能吗?2013年,易志坚团队研发出沙漠土壤化的关键材料,一种植物纤维素黏合剂,在沙子中混合适量的黏合剂和水,“一盘散沙”就能“聚沙成土”。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1

2016年至今,“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国内外多种严酷自然条件下进行实地试验,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而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也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关注。今年初,易志坚团队在沙特建设了450亩综合产业试验基地,继续为治沙这一全人类的难题贡献中国方案。

沙漠变绿洲,这样的梦想,不分国界,科技点亮发展,这样的携手,同样可以跨越山海。透过皮肤组织,聚焦体内肿瘤,肿瘤消融,皮肤却毫发无损,这就是海扶刀最擅长的“隔山打牛”。2002年,英国牛津大学成为海扶刀的首个海外用户,20年后,这把“刀”的出口路径已扩展到30个国家和地区。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2

技术过硬,自然格外吃香,而科研技术的转化,却是难啃的硬骨头。早在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就和两江新区签约,共建重庆研究院。不久前再传佳音,新国大、长安汽车、新国大重庆研究院将共建“新技术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表示,重庆潜力巨大,现在就是需要一些好学校、好人才,以及科研转化的好平台,而在这些方面,新国大正好有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共享。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3

在中国和匈牙利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重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匈技术转移中心在重庆和布达佩斯,分别设有办公室,共同推动国际技术转移转化。负责人梅惠玲向记者介绍,中匈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了一站两库三系统的线上平台,希望借用互联网思维,构建覆盖整个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凝聚和培养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深挖中匈双方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中匈企业和相关企业间开展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4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李然认为,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为重庆带来更多的机遇。科技大会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各国各地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代表,可以通过大会分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经验,促进重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第二,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经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第三,可以培养和发掘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代表,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5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庆实现通“陆”联“海”的梦想,在开放格局中“后卫”变“前锋”。当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这座城市更大的发展后劲儿,来自创新。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沿着“一带一路”,重庆打开合作之门,也必将收获更多惊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

2023-10-29 11:25:01 来源:

“一带一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关键词有很多,和平、繁荣、开放、文明,诸多愿景之中,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体现着向创新要动力的深刻思考,也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前不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而即将到来的11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也将重磅登场,举办地就在重庆。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

“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由重庆和四川轮流举办,每2年一次。这个重要的国际科创交流平台为何设在川渝?先看战略地位,“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而广袤腹地之中,重庆有如一个支点,让“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牵上了手,承东启西,连接南北。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2

再看科创布局,今年7月,科学技术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举行,根据签订的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双方将以支撑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总目标,以建设创新型重庆为抓手,聚焦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架好“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这座“桥”,重庆责无旁贷,机遇也孕育其中。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3

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重庆研发投入强度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十。除了自个儿努力,国家层面的支持也不断“加码”。今年2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获批建设。沿着“一带一路”,重庆正与越来越多国家拓展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解锁科技合作的空间和未来。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4

在重庆人的餐桌上,辣椒是不可或缺的灵魂,它让食物变得更有冲击力,如烟花般在口腔绽放,真正是“一日不尝,如隔三秋”。嗜辣的重庆人或许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欧洲,匈牙利人的饮食习惯和他们有得一拼。只不过,当地人更偏爱色泽如玉的白辣椒,并视其为蔬果,生吃才够味。这份对辣椒的共同偏爱,让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愈发“对味儿”。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5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6

今年6月,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食品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专程来到西南大学,参加“中匈食品科学合作研究中心”国际会议,双方的科研人员围绕辣椒真菌毒素的去除技术,展开跨国研讨,而这项技术对于辣椒国际贸易有着重要作用。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7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8

辣椒,曾沿着古丝绸之路,千里迢迢从海外来到中国,至今被重庆人称为“海椒”。名字里暗藏身世的还有“洋芋”,这种原产美洲的作物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全球158个国家都有种植。今年五月,“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在重庆成立,未来将联合“一带一路”十余个国家,开展马铃薯先进技术联合攻关、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多项国际合作。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9

自古以来,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就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合作内容。中国沿着古丝绸之路引入了胡麻、石榴等作物品种,并把丝绸、茶叶等生产技术和产品带到了中亚。如今,“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曾经的丝路上。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0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多年来致力于“沙漠土壤化”的研究。沙漠土壤化,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沙子的力学状态,使其具有土壤的性能。这可能吗?2013年,易志坚团队研发出沙漠土壤化的关键材料,一种植物纤维素黏合剂,在沙子中混合适量的黏合剂和水,“一盘散沙”就能“聚沙成土”。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1

2016年至今,“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国内外多种严酷自然条件下进行实地试验,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而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也受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关注。今年初,易志坚团队在沙特建设了450亩综合产业试验基地,继续为治沙这一全人类的难题贡献中国方案。

沙漠变绿洲,这样的梦想,不分国界,科技点亮发展,这样的携手,同样可以跨越山海。透过皮肤组织,聚焦体内肿瘤,肿瘤消融,皮肤却毫发无损,这就是海扶刀最擅长的“隔山打牛”。2002年,英国牛津大学成为海扶刀的首个海外用户,20年后,这把“刀”的出口路径已扩展到30个国家和地区。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2

技术过硬,自然格外吃香,而科研技术的转化,却是难啃的硬骨头。早在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就和两江新区签约,共建重庆研究院。不久前再传佳音,新国大、长安汽车、新国大重庆研究院将共建“新技术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表示,重庆潜力巨大,现在就是需要一些好学校、好人才,以及科研转化的好平台,而在这些方面,新国大正好有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共享。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3

在中国和匈牙利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重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匈技术转移中心在重庆和布达佩斯,分别设有办公室,共同推动国际技术转移转化。负责人梅惠玲向记者介绍,中匈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了一站两库三系统的线上平台,希望借用互联网思维,构建覆盖整个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凝聚和培养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深挖中匈双方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中匈企业和相关企业间开展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4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李然认为,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为重庆带来更多的机遇。科技大会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各国各地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代表,可以通过大会分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经验,促进重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第二,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经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第三,可以培养和发掘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代表,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重庆第1眼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庆见!15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庆实现通“陆”联“海”的梦想,在开放格局中“后卫”变“前锋”。当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这座城市更大的发展后劲儿,来自创新。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沿着“一带一路”,重庆打开合作之门,也必将收获更多惊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