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每周好医声丨积极关注血压,人人拥有理想血压享健康生活
本期“每周好医声”栏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疾病中心钟健教授带大家科学认识高血压。
钟健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第二、三届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擅长骨质疏松、糖尿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痛风等内分泌及代谢病的诊治。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眼底改变。因此,大家要积极关注自己的血压。
依据诊室坐位血压测量结果,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者,虽然血压<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表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单位:mmHg)
近年来我国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应用日益广泛。在应用符合计量标准的血压测量工具且测量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也可作为高血压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依据。诊室血压与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测量的诊断标准如表2。
表2 诊室血压与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测量的诊断标准(单位:mmHg)
降压治疗的目的: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90 mmHg 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患者,如有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除高血压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降低血压的作用肯定,主要措施包括:
1.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 < 6g,增加钾摄入;
2.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3.控制体重,使 BMI< 24;腰围:男性 < 90 cm;女性 <85 cm
4.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5.不饮或限制饮酒;
6.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常用运动时最大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钟)= 220 -年龄]的60%~70%的运动。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药物治疗: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降压药;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 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19(1): 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