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钰鑫人”校友系列报道⑦徐开伶:热爱可抵岁月漫长,36年坚守教育“第一线”
核心导读:
六十年办学育人,成就卓著:一甲子峥嵘岁月,继往开来。
2023年是重庆市大渡口区钰鑫小学校建校六十周年。六十载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六十载矢志不渝,行稳致远。
60年来,一代代教师用激情书写钰小历史,一代代学子用智慧传承钰小精神。他们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他们用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生动诠释着“义达天下,竞渡未来”。
翻开校友薄,不断解锁教育人多样角色的孟聚生,寻找人生之美的“z世代”女孩尹栩,坚守后勤岗位做一颗“不褪色”螺丝钉的贺芝碧……时光流转,岁序更替,每一个名字都是六十年校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
为此,华龙网将陆续推出“最美钰鑫人”校友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美钰鑫人”,聆听跨越时空的“钰鑫故事”,感受60年的“钰鑫风采”。
华龙网讯(黄琴 实习生 杨姿莉)“人活着总是要爱着点什么,如果没有热爱,生活自然是黯淡无光的。”对徐开伶而言,教育事业就是她的“热忱”,后来也成为了她一生的“坚守”。

接受采访前,徐开伶正在给钰鑫小学的教师进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指导。作为钰小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一线,把教育故事写满了黑板、讲台、课本,也写在了36年的时光缝隙中。
寻教师之梦
踏平坎坷行育人大道
教师之梦,萌芽于徐开伶的幼年时期。据她回忆,小时候,她看了一部名叫《苗苗》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位青年老师改变一群顽皮孩子的教育故事。对此她深受鼓舞,懵懂的内心逐渐有了目标,并一直为之奋斗。
中考后,徐开伶的第一志愿原本是师范院校,奈何分数只够上普高,但为了追寻心中的教师梦想,她毅然放弃念普高,坚定地选择就读职高幼师专业。“只要能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哪怕所选道路更曲折,我也甘之如饴。”
1987年,徐开伶以优异的成绩从职高毕业,并通过劳务市场招聘进入到一所子弟校任音乐老师。“虽说跟最初的教师梦想有所差距,但也算踏上了教师之路。”五年后,因师资调整,学校安排徐开伶转岗语文老师,对于没有语文教学经验的她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刚完成转岗,“小白”徐开伶完全不知道怎样讲语文课,“不会就学,就从模仿开始”。一有时间,徐开伶就辗转在各个老师的教学课堂听课。为达到心中优秀教师标准,她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一路披荆斩棘。普通话不标准就使劲练,不会教课就从模仿开始,即使被多次批评,她也从未放弃当语文老师的梦想,这一坚持,便长达36年之久。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徐开伶没有按部就班地走别人眼中平坦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荒草凄凄”的蜿蜒小路,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向前。
做一班之“主”
以爱育爱守护每一朵花开
1997年,徐开伶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转机。因工作能力突出,她被调到大渡口小学(钰鑫小学前身)任教。“从普通子弟校调到区里教学质量数一数二的学校,我面临着更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更大的教学压力。”聊起转校那段经历,她对来到新学校所带的第一个班级印象颇深。
“当时班里有一个‘逃学大王’非常令人头痛。学生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性格有些叛逆。”面对这位“问题学生”,徐开伶没有放弃,而是温柔开解。“我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就特别关注她,让她参与办黑板报,当小组长,尽快让她融入这个大家庭。”
在她一次次耐心开导下,杨同学渐渐敞开心扉,融入集体,改掉了逃学的习惯。“那年教师节,我还收到了她送给我的贺卡,写着:谢谢徐老师,我现在不逃学了,以前让您担心了。”即使过去多年,回想起来贺卡内容,徐开伶仍能逐字念出。

记忆的书本一页页翻过,时光也一截截后退。对于徐开伶来说,在钰小发生的故事就像循环播放的电影,她时常回想起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光:身体不适时孩子们一张纸条的留言、一句关心的问候、绘画的一支小船礼物……
从踏入教师行业至今,徐开伶和孩子已经相处了四十多年,她常常用“有孩子缘”来形容自己。在她看来,“课堂是我和学生一起生长的课堂。孩子坐在教室,不是听我给他灌输什么,而是跟我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语文素养每一堂课都在与心生长。”
作为优秀班主任,徐开伶始终坚信,教育是一份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它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未来。
守教学“一线”
用行动诠释时代“大先生”
怎样把课程上好?怎样让孩子真的有收获?这是徐开伶在教学时经常扪心自问的两个问题。
对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加担子、给压力。“学校给我加了很多重担,在我看来,那些都是对我的培养。”徐开伶每年甚至有时每个月都去会上几次公开课,为提升教学水平,她努力寻找最佳教育路径。
大渡口小学是重庆市最早开始课程改革的那一批学校,全校教师齐心协力研究小班化教学。当时,为提升教学质量,校长带着徐开伶等一众教师奔走于全国各个优秀学校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有时候我们一天要跑好几个城市,听好几节课。”虽说辛苦,但老师们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也深深感染着她,令她愈发奋进。

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最美创新教师等,一路走来,徐开伶诸多荣誉加身。她很庆幸“被看见”,也把荣誉当作动力,鞭策自己不断攀登向上。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徐开伶一直本着“以修养的芳香熏陶学生,以知识的清泉滋养学生”的态度努力朝着自己心中的职业理想稳步迈进。
教学之路上,徐开伶确切拥有的是在必然与偶然这两条相交坐标系中走出的斑斑点点。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她身上肩负着培养未来的使命。
如今,年过5旬的徐开伶,依然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耕耘三尺讲台,用粉笔书写春秋。回望三十余年的教学之路,一路荆棘,一路芳香,用她的话来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赴山海,静待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