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重理工师说】张卫青:行稳致远 专注锥齿轮研究的“智造”精英

华龙网

2023-11-02 15:05:36

听新闻

【编者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系统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宏伟蓝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谋划和推进新重庆建设,对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高校作为人才的汇聚地与培养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重庆理工大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2022年,学校党委人才工作会吹响了“建设全市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的号角,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更是擘画了“要强力推进重庆市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新图景,把学校建设成为优秀人才向往之地、广大人才安心之地。

华龙网特别推出“重理工师说”系列报道,深度展现一代代重理工教师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的“重理工力量”。

【人物简介】

张卫青,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机械制造系主任,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复杂零件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研究骨干。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曲面零件的数字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近五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纵横向项目10余项,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10余项。

张卫青1
张卫青近照。卢波 摄

华龙网讯(许义丽 通讯员 徐富霜)齿轮,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关键基础零部件,小到机械表、面条机、小轿车,大到高铁、航母、大飞机等,都离不开性能好的齿轮。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卫青,一个在机床及机械传动领域潜心研究了近20年的“齿轮匠人”,与团队一起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国产的螺旋锥齿轮设计、加工及检测成套技术,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成套全数控螺旋锥齿轮加工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引领我国螺旋锥齿轮制造向更高端迈进。

长大后我就成了“理”

张卫青与重庆理工大学的缘分,始于学生时代。

2004年,张卫青进入重庆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他经常跟随导师郭晓东教授一同出差,到企业里做调研、做实验。“在锥齿轮传控技术领域,提到郭晓东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每每提及导师,张卫青话语间总是充满敬佩。也是从那时起,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种子在他心底悄然萌芽。

2007年,张卫青结束了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像许多普通大学生一样,进入到企业工作。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郭晓东后来联系到张卫青,询问他是否愿意进入当时的课题组做研究。面对导师的邀约,张卫青没有过多犹豫,毅然辞职回到母校。做研究之余,他考编、考博、评级,从工程师到教授,张卫青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

目前,张卫青所在的团队主要研究螺旋锥齿轮和航空发动机叶片,寻求这两类复杂曲面零件在设计、加工以及检测技术上的突破。他希望,团队的研究能不断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内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推企业的长久发展。

张卫青正指导学生做研究。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初心传承 做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

导师郭晓东对张卫青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远的。“郭老师是个相当严谨、注重细节的人。学生发给他的论文,他必定会通篇审阅,小到标点符号都批改得清清楚楚。即便他不说明,你一看整个批注,自然知道你离他的要求还有距离。”如今,张卫青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将导师严谨的科研和治学态度延续,影响自己的学生。

在张卫青看来,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因此,每一堂课,他都会倾注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无论教多少年、多少届,依然如是。

“张老师教学风格很独特,总是能以简单的方式把复杂的问题解释清楚。”“他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上学期,张老师把脚给崴了,走路都不太方便,但每天还是坚持来实验室指导我们做研究。”正是因为这份用心,张卫青很受学生喜爱,在学生眼中,他是导师,更像人生前行路上的一盏指明灯。

行稳致远 引领螺旋锥齿轮制造向更高端迈进

在开发国产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装备的过程中,为了对设备进行不断调试,张卫青与团队成员曾在企业里待上好几个月。

“由于程序编写的复杂性,有时为了找到一个计算出错的原因,耗上一周都不一定有结果。这种时候,我通常会先把它放一放,通过‘换大脑’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虽然研究过程困难无数、个中曲折,但张卫青从未想过放弃。

如今,张卫青在这个“小领域”已深耕近20年,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下一个20年,张卫青还想持续这份坚持。他认为,只要继续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一定会丰富重理工的学科建设,也会助推该技术所在产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张卫青教授开发的全数控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及软件同通用技术天津第一机床有限公司合作,让国产技术、国产软件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数控加工设备,从而代替进口设备,对实现国内相关企业数控加工设备自给自足具有重要意义。

“重理工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认为是团队的凝聚力。有那么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氛围非常难得。”在重理工这片热土,张卫青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干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于他而言,这便是人生一大幸事。

未来,张卫青希望,在团队一流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国内自主的从设计、加工、检测到误差修正的螺旋锥齿轮闭环制造技术体系,攻克重点领域高性能锥齿轮传动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为推动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及企业长远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何杜娟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