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发展牦牛产业 托起村民致富梦
喝着高原雪山甘泉的牦牛,托起类乌齐村民致富梦,有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发展牦牛产业 托起村民致富梦

来源:华龙网2023-11-03

核心提示

自1995年以来,重庆市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及其所辖类乌齐县、芒康县、察雅县,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9月13日至15日,重庆市代表团赴昌都市考察对口援藏工作,走村入户慰问当地群众。

华龙网特别推出《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系列报道,聚焦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昌都援藏的举措、经验和成就,以飨广大网友。

类乌齐,藏东明珠。

雄奇的雪山峡谷与高原草甸相拥,澜沧江系(紫曲、格曲、昂曲三大河流)的奔腾江水百转千回,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美仑美奂,大自然的杰作为这片土地赋以诗意和远方。

“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类乌齐名不虚传。

走进类乌齐,目之所及皆风景,成群的牦牛随处可见。这里是西藏的“牦牛之乡”。具有超强识途本领的牦牛,在丛山峻岭之间如履平地。

作为“高原之舟”,牦牛为类乌齐的生态标签加持了灵动的色彩。

微信图片_20231102211237
雪山之下,牦牛随处可见。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重庆援藏队的责任和担当

一生总要去一次西藏。

卓卓康巴,传奇昌都,对重庆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2022年7月17日,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飞抵昌都邦达机场,开启了新的援藏旅程。

来自重庆市合川区的杨君是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干部,是类乌齐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重庆市第十批援助类乌齐县工作队副领队,他深知此次援藏的责任和担当。

类乌齐的美景毋容置疑。

微信图片_20231102210813
类乌齐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君接受记者采访。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摄

重庆援藏队的干部们无心看风景,他们肩负着援藏的使命。从进入昌都类乌齐县的第一天起,杨君和队友们就开始倾情为当地群众谋发展。

产业兴,则经济兴。

类乌齐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这里草场丰美,牦牛数量繁多,牦牛肉品质高,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对于牦牛,《山海经·北山经》有记载:“侯之山,有兽焉,基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

牦牛,是类乌齐特有的“风景”,也是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

企业投资牦牛产业有信心

类乌齐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哪里?

重庆援藏队经过仔细调研和深入思考,决定大力发展牦牛产业。

谋定而后动。

2022年,为大力发展类乌齐牦牛产业,重庆援藏工作队投入产业引导资金200万元,在滨达乡央宗村建起牦牛短期育肥示范基地,开展牦牛良繁推广、集中育肥、牦牛数据化管理等工作,带动周边村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今年,杨君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四川甘孜惠众冷链物流公司,入驻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老板胡麾投入约400万元,不远千里到类乌齐投资兴业。

微信图片_20231102211121
类乌齐县滨达乡央宗村牦牛短期育肥示范基地。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胡麾是四川甘孜州康定人,有10多年牦牛养殖经验,最多时养过上万头牦牛。与华龙网记者交谈时,他笑称自己是“半个重庆人”,因为他的父亲老家在重庆。

类乌齐县库存的牦牛有32万余头,滨达乡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现存牦牛480头。胡麾认为牦牛产业的市场空间很大,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为此,他特意花了90多万元,购买了238吨草料储存在库房,基本可以满足牦牛在冬天的用草需求。

胡麾预估,今年可望出栏200多头牦牛,营销收入达400万元左右。可以解决当地20余名农牧民就业。

下一步,胡麾考虑在昌都各县设立牦牛肉直营店,并计划在昌都八宿县购买12亩草场,从四川甘孜购买牦牛到八宿饲养。

重庆人能不能吃上类乌齐的新鲜牦牛肉?胡麾说:“没问题”。他的公司有两辆冷链物流运送车,除了可以保证在昌都的配送之外,还可以将牦牛肉配送到重庆。

数字化赋能牦牛产业发展

方法可以复制,思维无法超越。

类乌齐牦牛肉品质好,但牧民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不占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庆援藏工作队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实施科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牦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思路决定出路。

杨君说,重庆援藏工作队按照“三点”(保重选育、成牛出栏、餐桌成品)“两线”(畅通牦牛育肥线、冷链运输线)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牦牛全产业链。不仅通过租赁场地给村集体带来了收益,还带动了107户农牧民实现增收。

不可否认,类乌齐的牦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外,重庆援藏工作队还特别注重推动类乌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协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计划外资金100万元,完成类乌齐兽医实验室(第一期)建设。

类乌齐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摄
类乌齐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重庆援藏工作队依托技术优势,在类乌齐创造性地建起牦牛大数据中心,对全县的规模化牦牛育肥基地进行动态跟踪,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赋能引领类乌齐县的牦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喝着高原雪山甘泉的牦牛,托起村民致富梦,有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雪山之颠,类乌齐的经济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华龙网记者 姜连贵 李天春 陈发源

相关阅读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康巴花都的花为天下游客开放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群众喝上“放心水” 小水滴有大温暖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重庆市财政局为民理财 援助昌都看得见摸得着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发展牦牛产业 托起村民致富梦

2023-11-03 08:00:00 来源:

核心提示

自1995年以来,重庆市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及其所辖类乌齐县、芒康县、察雅县,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9月13日至15日,重庆市代表团赴昌都市考察对口援藏工作,走村入户慰问当地群众。

华龙网特别推出《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系列报道,聚焦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昌都援藏的举措、经验和成就,以飨广大网友。

类乌齐,藏东明珠。

雄奇的雪山峡谷与高原草甸相拥,澜沧江系(紫曲、格曲、昂曲三大河流)的奔腾江水百转千回,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美仑美奂,大自然的杰作为这片土地赋以诗意和远方。

“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类乌齐名不虚传。

走进类乌齐,目之所及皆风景,成群的牦牛随处可见。这里是西藏的“牦牛之乡”。具有超强识途本领的牦牛,在丛山峻岭之间如履平地。

作为“高原之舟”,牦牛为类乌齐的生态标签加持了灵动的色彩。

微信图片_20231102211237
雪山之下,牦牛随处可见。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重庆援藏队的责任和担当

一生总要去一次西藏。

卓卓康巴,传奇昌都,对重庆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2022年7月17日,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飞抵昌都邦达机场,开启了新的援藏旅程。

来自重庆市合川区的杨君是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干部,是类乌齐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重庆市第十批援助类乌齐县工作队副领队,他深知此次援藏的责任和担当。

类乌齐的美景毋容置疑。

微信图片_20231102210813
类乌齐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君接受记者采访。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摄

重庆援藏队的干部们无心看风景,他们肩负着援藏的使命。从进入昌都类乌齐县的第一天起,杨君和队友们就开始倾情为当地群众谋发展。

产业兴,则经济兴。

类乌齐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这里草场丰美,牦牛数量繁多,牦牛肉品质高,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对于牦牛,《山海经·北山经》有记载:“侯之山,有兽焉,基状如牛,而四节生毛,或曰旄牛”。

牦牛,是类乌齐特有的“风景”,也是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

企业投资牦牛产业有信心

类乌齐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哪里?

重庆援藏队经过仔细调研和深入思考,决定大力发展牦牛产业。

谋定而后动。

2022年,为大力发展类乌齐牦牛产业,重庆援藏工作队投入产业引导资金200万元,在滨达乡央宗村建起牦牛短期育肥示范基地,开展牦牛良繁推广、集中育肥、牦牛数据化管理等工作,带动周边村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今年,杨君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四川甘孜惠众冷链物流公司,入驻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老板胡麾投入约400万元,不远千里到类乌齐投资兴业。

微信图片_20231102211121
类乌齐县滨达乡央宗村牦牛短期育肥示范基地。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胡麾是四川甘孜州康定人,有10多年牦牛养殖经验,最多时养过上万头牦牛。与华龙网记者交谈时,他笑称自己是“半个重庆人”,因为他的父亲老家在重庆。

类乌齐县库存的牦牛有32万余头,滨达乡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现存牦牛480头。胡麾认为牦牛产业的市场空间很大,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为此,他特意花了90多万元,购买了238吨草料储存在库房,基本可以满足牦牛在冬天的用草需求。

胡麾预估,今年可望出栏200多头牦牛,营销收入达400万元左右。可以解决当地20余名农牧民就业。

下一步,胡麾考虑在昌都各县设立牦牛肉直营店,并计划在昌都八宿县购买12亩草场,从四川甘孜购买牦牛到八宿饲养。

重庆人能不能吃上类乌齐的新鲜牦牛肉?胡麾说:“没问题”。他的公司有两辆冷链物流运送车,除了可以保证在昌都的配送之外,还可以将牦牛肉配送到重庆。

数字化赋能牦牛产业发展

方法可以复制,思维无法超越。

类乌齐牦牛肉品质好,但牧民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不占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庆援藏工作队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实施科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牦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思路决定出路。

杨君说,重庆援藏工作队按照“三点”(保重选育、成牛出栏、餐桌成品)“两线”(畅通牦牛育肥线、冷链运输线)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牦牛全产业链。不仅通过租赁场地给村集体带来了收益,还带动了107户农牧民实现增收。

不可否认,类乌齐的牦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外,重庆援藏工作队还特别注重推动类乌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协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计划外资金100万元,完成类乌齐兽医实验室(第一期)建设。

类乌齐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摄
类乌齐县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重庆援藏工作队依托技术优势,在类乌齐创造性地建起牦牛大数据中心,对全县的规模化牦牛育肥基地进行动态跟踪,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赋能引领类乌齐县的牦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喝着高原雪山甘泉的牦牛,托起村民致富梦,有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雪山之颠,类乌齐的经济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华龙网记者 姜连贵 李天春 陈发源

相关阅读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康巴花都的花为天下游客开放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类乌齐:群众喝上“放心水” 小水滴有大温暖

重庆援藏·民生大情怀 | 重庆市财政局为民理财 援助昌都看得见摸得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