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场|厚积“博”发!这些“最强大脑”因何来渝筑巢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愿意来渝留渝,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壮阔征程中挑大梁、当主角。

渝论场|厚积“博”发!这些“最强大脑”因何来渝筑巢

来源:华龙网2023-11-03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返渝。资料图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返渝。资料图

“2金3银1铜5优胜奖1优秀组织奖……”

近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群身着蓝白色“战袍”的博士后回到重庆,他们是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成员,携32个项目参赛,与1456个海内外博士后团队项目同台竞技后,取得了亮眼成绩。

骄人的成绩,与重庆一直以来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根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重庆博士后出站371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23%,出站留渝334人、出站留渝率达90%、同比增长4%,出站人数及留渝率创历史新高,奏响了重庆“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建设的强音。

重庆代表团携32个项目与海内外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一较高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重庆代表团携32个项目与海内外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一较高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他们为何选择留渝?

重庆正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

杨云仙是本次大赛中“新型多功能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我们的研究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行业。”杨云仙是陕西人,为何来渝代表重庆参赛?她的答案是:“平台。”

2020年,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毕业后,杨云仙就参加了重庆举办的一次博士后引才活动。但全国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引才政策,一开始她是犹豫的,直到接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主动打来的引才电话。

“重庆近年来十分重视‘专精特新’队伍的扩充发展,这与我的研究方向恰好契合。”杨云仙说,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还特意邀请了与她研究方向契合的指导专家,切实地为出成果提供了平台支撑。

让博士后来渝有所作为,一直是重庆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努力方向。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贯彻市、区级层面的人才政策外,中心还为来渝和留渝的博士后们申请绿色职称通道,促成高校开通博导或硕导的资格,并分配学生指标。

引人注目的是,以前,博士进站后并不能成为单位在编人员,这让不少博士有“后顾之忧”。在重庆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后,重庆市鼓励各高校和科研中心开放绿色通道,举办进站博士招收专场,鼓励培养单位与进站博士建立“出站即可签署入编”的协议。

这只是重庆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的一个缩影。

重庆参赛选手进行项目路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重庆参赛选手进行项目路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最后一公里”怎样打通?

重庆全力做好科研成果“后半篇文章”

“希望凝聚着我们多年心血和智慧结晶的科技成果,能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应用场和生产线。”重庆代表团获奖选手程崇晟和张晓明说。这也是所有参赛博士后们的心声。

事实上,组织参赛也是重庆助力优秀项目转化落地的措施之一。

“本次比赛中的揭榜领题赛,以企业按需‘点菜’、博士后精准‘上菜’的方式展开。”接到参赛通知后,重庆交通大学参赛团队负责人刘松就意识到,这是助力研究成果落地转换的好机会。

比赛中,刘松团队按照普联互通(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需求,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赛后,团队成功与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源。

在本次大赛中,重庆累计达成技术交易及投资合作意向签约2个,招聘洽谈博士后人才近100名。

本次比赛中,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在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海外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金奖获得者毛华中博士的带领下斩获金奖。该项目能有效推动国家“双碳”事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我们会尽全力助推毛华中博士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创诺低碳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元圆说,目前该公司已经到了风投融资阶段,未来将专门针对减碳技术落地生产。

为了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积极推动了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品牌项目,该计划也是助推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一环”。

近日,重庆市还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的激励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

《办法》明确,凡由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含科研型事业单位)及其出资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均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

考虑到企事业单位不同科技成果、不同转化方式在不同阶段的政策需求不完全一致,《办法》还提出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分红奖励六种激励方式。

当前,重庆正全力做好科研成果“后半篇文章”,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既“扶上马”更“送一程”。

开幕式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开幕式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如何厚积“博”发?

让人才引育与产业相结合

本次大赛中,90后龙兴瑶的团队项目《好菌益康——传统发酵食品分离乳酸菌的保健作用研究及专利菌株开发》,夺得了海外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金奖。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的陈沿吉告诉记者,在大赛引才期间,他们发布了有限元算法博士后研究员、结构力学算法博士后研究员等9大招聘岗位,很多博士、博士后对重庆的人才政策和人才待遇十分感兴趣,现场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越来越多的青年博士后人才开始关注重庆,来到重庆,留在重庆。数据显示,今年重庆博士后引育工作创下5个历史新高——

招收人数历史新高:1-3季度,新招博士后908人,同比增长17%;

出站人数及留渝率历史新高:博士后出站371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23%,出站留渝334人、出站留渝率达90%、同比增长4%;

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数历史新高:博士后获2023年度国家博新计划7人,刷新年度国家博新计划入选人数纪录;

入选“香江学者计划”人数历史新高:博士后入选2023年度“香江学者计划”4人,刷新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入选纪录;

申获国家级基金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博士后申获国家级基金项目超800项,项目经费超1.6亿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引才工作仍有上升空间,如何做得更好?

中国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团长黄子华,同时也是本次大赛重庆代表团导师团团长。他认为,做好引才工作绝不能让人才感到是“单打独斗”。政府要着力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比如,现在重庆发展制造业,就应该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方向下功夫。”黄子华说,制造业是重庆的强项,产业链成熟,生态稳定。在引才、留才、育才方面,应该把这些“城市基因”融入人才引育的工作中去,给予他们强大支撑。

此外,黄子华还认为,重庆给人才科研创业试错的空间还不够大,需要更精准地建立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的容错机制。

刘元圆则认为,对于海外高端人才,尤其是应用人才方面的针对性政策还有待完善。“比如,在没有绿卡的情况下,用护照就医、子女读书等便利化。”同时,刘元圆还提到,促进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在产业基金方面,可以适当考虑倾斜用于建设高端装备基地。

本次博士后大赛虽已落幕,但重庆市正逐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随着博士后年招收数量实现从“三位数”到“四位数”的跨越,从全国排名17迈入全国前10,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愿意来渝留渝,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壮阔征程中挑大梁、当主角。

华龙网记者 姜念月/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渝论场|厚积“博”发!这些“最强大脑”因何来渝筑巢

2023-11-03 06:00:00 来源: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返渝。资料图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返渝。资料图

“2金3银1铜5优胜奖1优秀组织奖……”

近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群身着蓝白色“战袍”的博士后回到重庆,他们是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代表团成员,携32个项目参赛,与1456个海内外博士后团队项目同台竞技后,取得了亮眼成绩。

骄人的成绩,与重庆一直以来的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根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重庆博士后出站371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23%,出站留渝334人、出站留渝率达90%、同比增长4%,出站人数及留渝率创历史新高,奏响了重庆“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建设的强音。

重庆代表团携32个项目与海内外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一较高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重庆代表团携32个项目与海内外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一较高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他们为何选择留渝?

重庆正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

杨云仙是本次大赛中“新型多功能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我们的研究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行业。”杨云仙是陕西人,为何来渝代表重庆参赛?她的答案是:“平台。”

2020年,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毕业后,杨云仙就参加了重庆举办的一次博士后引才活动。但全国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引才政策,一开始她是犹豫的,直到接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主动打来的引才电话。

“重庆近年来十分重视‘专精特新’队伍的扩充发展,这与我的研究方向恰好契合。”杨云仙说,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还特意邀请了与她研究方向契合的指导专家,切实地为出成果提供了平台支撑。

让博士后来渝有所作为,一直是重庆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努力方向。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贯彻市、区级层面的人才政策外,中心还为来渝和留渝的博士后们申请绿色职称通道,促成高校开通博导或硕导的资格,并分配学生指标。

引人注目的是,以前,博士进站后并不能成为单位在编人员,这让不少博士有“后顾之忧”。在重庆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后,重庆市鼓励各高校和科研中心开放绿色通道,举办进站博士招收专场,鼓励培养单位与进站博士建立“出站即可签署入编”的协议。

这只是重庆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的一个缩影。

重庆参赛选手进行项目路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重庆参赛选手进行项目路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最后一公里”怎样打通?

重庆全力做好科研成果“后半篇文章”

“希望凝聚着我们多年心血和智慧结晶的科技成果,能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应用场和生产线。”重庆代表团获奖选手程崇晟和张晓明说。这也是所有参赛博士后们的心声。

事实上,组织参赛也是重庆助力优秀项目转化落地的措施之一。

“本次比赛中的揭榜领题赛,以企业按需‘点菜’、博士后精准‘上菜’的方式展开。”接到参赛通知后,重庆交通大学参赛团队负责人刘松就意识到,这是助力研究成果落地转换的好机会。

比赛中,刘松团队按照普联互通(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需求,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赛后,团队成功与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源。

在本次大赛中,重庆累计达成技术交易及投资合作意向签约2个,招聘洽谈博士后人才近100名。

本次比赛中,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在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海外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金奖获得者毛华中博士的带领下斩获金奖。该项目能有效推动国家“双碳”事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我们会尽全力助推毛华中博士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创诺低碳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元圆说,目前该公司已经到了风投融资阶段,未来将专门针对减碳技术落地生产。

为了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积极推动了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品牌项目,该计划也是助推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一环”。

近日,重庆市还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的激励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

《办法》明确,凡由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含科研型事业单位)及其出资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均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

考虑到企事业单位不同科技成果、不同转化方式在不同阶段的政策需求不完全一致,《办法》还提出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分红奖励六种激励方式。

当前,重庆正全力做好科研成果“后半篇文章”,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既“扶上马”更“送一程”。

开幕式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开幕式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如何厚积“博”发?

让人才引育与产业相结合

本次大赛中,90后龙兴瑶的团队项目《好菌益康——传统发酵食品分离乳酸菌的保健作用研究及专利菌株开发》,夺得了海外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金奖。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的陈沿吉告诉记者,在大赛引才期间,他们发布了有限元算法博士后研究员、结构力学算法博士后研究员等9大招聘岗位,很多博士、博士后对重庆的人才政策和人才待遇十分感兴趣,现场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越来越多的青年博士后人才开始关注重庆,来到重庆,留在重庆。数据显示,今年重庆博士后引育工作创下5个历史新高——

招收人数历史新高:1-3季度,新招博士后908人,同比增长17%;

出站人数及留渝率历史新高:博士后出站371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23%,出站留渝334人、出站留渝率达90%、同比增长4%;

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数历史新高:博士后获2023年度国家博新计划7人,刷新年度国家博新计划入选人数纪录;

入选“香江学者计划”人数历史新高:博士后入选2023年度“香江学者计划”4人,刷新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入选纪录;

申获国家级基金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博士后申获国家级基金项目超800项,项目经费超1.6亿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引才工作仍有上升空间,如何做得更好?

中国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团长黄子华,同时也是本次大赛重庆代表团导师团团长。他认为,做好引才工作绝不能让人才感到是“单打独斗”。政府要着力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比如,现在重庆发展制造业,就应该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方向下功夫。”黄子华说,制造业是重庆的强项,产业链成熟,生态稳定。在引才、留才、育才方面,应该把这些“城市基因”融入人才引育的工作中去,给予他们强大支撑。

此外,黄子华还认为,重庆给人才科研创业试错的空间还不够大,需要更精准地建立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的容错机制。

刘元圆则认为,对于海外高端人才,尤其是应用人才方面的针对性政策还有待完善。“比如,在没有绿卡的情况下,用护照就医、子女读书等便利化。”同时,刘元圆还提到,促进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在产业基金方面,可以适当考虑倾斜用于建设高端装备基地。

本次博士后大赛虽已落幕,但重庆市正逐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随着博士后年招收数量实现从“三位数”到“四位数”的跨越,从全国排名17迈入全国前10,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愿意来渝留渝,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壮阔征程中挑大梁、当主角。

华龙网记者 姜念月/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