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文化源远流长 这场活动为你揭开其神秘面纱
僚人,这个曾在广袤的西南大地上活跃千年之久的族群,至今仍有许多“谜团”等待着我们去了解。
10月24日下午,湖广会馆渝州书院内,重庆市綦江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綦江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周铃以《源远流长的僚人文化》为主题,与听众近距离交流、互动。
周铃,中国僚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僚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专家,重庆市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国学院文化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重庆市綦江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綦江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主编或编著书籍20余部,在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
活动现场,周铃结合自身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挖掘经历,为现场听众介绍了僚人这个神秘族群,以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僚人文化,揭开其神秘面纱。
“僚”,读“老”,僚人,则是中国古代南方民族中的一大群体,是对特定时期活跃在中国古代岭南和西南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在《濮祖经》《魏书·獠传》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僚人来自百越,祖源是骆越,他们从南方迁徙,进入云贵高原。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人从云贵高原进入巴蜀大地,史称‘僚人入蜀’,影响巴蜀地区发展长达三百年之久。”关于僚人的演变,周铃表示,“而之后僚人又去了哪里呢?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僚人或与当地汉族融合,或消失,或流变为仡佬等民族群体,或向南迁徙到泰国、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僚人名目繁多,有20余个支系,唐时最有名的是南平僚,而南平僚的居住地之一就是綦江。”周铃说道。在綦江,有着大僚湖、大僚坝、铜鼓殿、僚王墓、都府庙等大大小小的僚人文化遗址,当地甚至还保留了僚人的一些习俗。例如,僚人住干栏建筑的习俗,仍保留在綦南广大农村,当地人进行了改良,但保留了其原型;此外,綦江农民用白帕缠头的习惯、綦江“矮人舞”等也与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僚人文化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旧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僚人文化,对今天同样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周铃介绍,近年来,綦江依托大量遗存,对僚人文化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立中国僚学研究中心、召开僚学研究学术会议、举办僚人文化节、出版僚学研究书籍……“僚人文化是綦江独特的文化符号,是綦江走向东南亚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对僚人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进行文化传播,促进民族团结,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湖广会馆渝州书院院长张德安在发言中说,重庆历史中,僚人乃是巴渝先民确有历史传承依据的一个族群支脉,僚人文化也确实是綦江独特的文化符号。綦江对僚人文化的研究成果和所开展的与僚人相关的传统习俗活动,必将成为綦江走向东南亚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
“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僚人,在网上看见这场活动的信息后,我和朋友都十分感兴趣,就自愿报名前来聆听。”在听完周铃的分享后,听众唐祖林收获颇丰,“通过这场活动,我了解了僚人这个神秘的族群,也对咱们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图片由渝州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