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畅通农村物流“大动脉”更要疏浚“微循环”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比上月提高1.2个点。其中,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9.4点,创年内新高。近期,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9部门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发展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提出相关要求,要求用共同配送在打通农村物流的“大动脉”的同时,更好疏浚农村物流配送的“微循环”。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当前,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高质量的农村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畅通农村物流“大动脉”更要疏浚“微循环”。今年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各地通过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让以前很多村民网上购物后,原本要去镇上取件变成快递到村甚至到组,有的坐在家里就能直接收件,真是方便不少。由于当前我国实现了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形成了覆盖城乡、通达便捷、服务优质、发展有序的物流服务体系,所以村民取件寄件更加方便快捷。
疏浚农村物流“微循环”更要做好农村消费市场建设。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2600多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过15万个乡村电商和快递服务站点。要使我国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各地要充分发掘农村资源禀赋和特点潜力,通过农村物流这个“大动脉”,助力农副产品更好走出产地,实现产销两旺。
打开农村物流市场的“微循环”,为农产品增收更好架起桥梁。据统计,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2023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700亿元,同比增长13.1%。各地加快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在有条件的乡村布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农村零售网点密度,积极疏浚物流在乡村的“微循环”,更好推动电商平台和企业丰富面向农村居民的产品与服务供给,更好打开农村消费市场。
因此,各地在畅通农村物流“大动脉”的同时,更要疏浚乡村物流的“微循环”,通过加强农村交通、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整合,扩大乡村运输服务受益面,实现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让物流中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在乡村开花,通过加速农村物流“微循环”疏浚,让共同配送在中西部偏远地区推广落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北鸣(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