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共建“一带一路”,大学应铺就人才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华龙网讯(记者 黄宇)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全体大会上,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发表了演讲。
他表示,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和地位更加突显。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大学要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强化科技创新合作、服务社会发展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担当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大学要牢牢把握教育的“全面性”价值取向,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铺就“人才之路”。
大学要努力把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相统一,既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要加强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更要加强“超越性教育”,突破“功利性”教育的片面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大学要牢牢把握“三个第一”的更好结合,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铺就“创新之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创新是工业化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教育的龙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二者各有优势,彼此的结合可以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大学与企业要开展深度合作,携手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共卫生等问题。
——大学要牢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铺就“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研究者和思想传播者,对推进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发挥着独特作用。
我们期待和国内外科技、教育领域的伙伴一道,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