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以家人之名

35年,以家人之名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3-11-06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哪怕,发生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她,陈正群,57岁,一位环卫工人。

他,赵波,35岁,一名曾患哮喘、癫痫、漏斗胸和先天智力残疾的弃婴。

他们没有血缘,却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1988年12月,重庆城区少见地下了一场大雪。就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陈正群从堂哥手中接过赵波,她看着怀中的婴儿,说得朴实:“这是大事,我要回去商量。”

这一“商量”,陈正群夫妇便当了赵波35年的爹和妈。一声“妈”,也成了赵波能喊出的,最洪亮的声音。

缘起,她说:这是一条命

陈正群的家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尤其客厅的茶几,一尘不染。记者忍不住称赞她勤快,她却回答:“东西不能放多了,小波不懂,会拿走。”

小波就是陈正群领养的弃婴。记者采访时,这个“大孩子”总是远远地看着母亲,直到陈正群向他招手,他才口齿不清地喊了一声:“妈。”然后听话地走到陈正群身边。

“小波到现在都只能说一个字,大小便后也要人帮他收拾,三十多年都是我和丈夫赵良铭在照顾。”陈正群说,她至今记得领养赵波那天,重庆罕见地下着雪。快到中午时,她下楼买菜,遇到了堂哥。

“三妹,你看这个娃,能不能养?也是一条命啊。”堂哥叫住陈正群,一边问,一边将襁褓里的孩子给她看。厚厚的襁褓里,还放着药品和奶瓶。

“这娃是哪儿来的?”陈正群惊讶地问。

“我在邹容烈士纪念碑下面捡的,我家有个娃了,养不了,要不你拿去养吧,当救一条命。”堂哥回答。

彼时,陈正群刚结婚两年,领养孩子这样的大事她一个人做不了主。但婴儿气若游丝的呀呀声哭得她心里直喊疼,转念把襁褓包好,抱回了家。

看着哭声还没有猫叫声大的婴儿,赵良铭这个手扛肩挑的铁汉子也心软了。“养着吧,这是一条命。”夫妻俩甚至都没有考虑,以他们当时的经济能力,如何将一个病殃殃的孩子拉扯大。

医院的诊断书不出所料的残酷:哮喘、癫痫、漏斗胸,先天智力残疾,随便一项都能压垮这个普通的家庭。城里治不起,陈正群夫妻就带着赵波回到了璧山老家,一边求医一边种地,靠打零工维系生活。

“当时4块钱一袋的奶粉买不起,我就到处借粮,给孩子冲米羹吃。”陈正群说,家里养的两只鸡,下了蛋全都给了赵波。夜里,赵波不舒服要闹,夫妻二人就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的抱着哄。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年,为了给赵波治病,赵良铭又一个人回到重庆城区当“棒棒”,陈正群则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照顾孩子。一亩多的田地,被她一个女人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几岁了都还不会走路,我干活时就把他背着,一背就是四五年。”这样的苦,从陈正群嘴里说出来却格外自豪。她说:“我不怕苦。”

牵绊,孩子喊出了“妈”

“这个孩子太拖累你们了,还是送走吧。”

许多年来,这样的话陈正群听过不知多少次,但每次她都拒绝了。“公社的人看我到处借粮养孩子,也来劝我放手,我不同意。”陈正群相信,只要勤勤恳恳就能养活一个孩子——这也是她父亲曾说过的话。

“我大哥就是我爸爸捡回来的弃婴,那时我们家也苦,我爸爸没低头,我也不能低头。”陈正群给自己打气,四处求偏方给赵波治病。一来二去,赵波的病情真的稳住了。

1995年,陈正群的女儿出生了。

随后的几年里,亲戚朋友认为赵波是“拖油瓶”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得已,陈正群夫妻俩默认了亲戚将7岁的赵波送到福利院。

那些日子,陈正群成天以泪洗面,饭也吃不上两口。3岁的女儿也总是天真的吵着要哥哥。“要不我们去看看吧,如果过得好就让他在那里,如果不好,我们就带回来。”赵良铭主动说出想法。次日,夫妻二人就来到福利院。

“我们的孩子丢了,是来找孩子

的。”保安不让进,陈正群这个朴质的农村女人情急之下“撒谎”了。走进福利院,她站在窗外就看见一条长凳上挤着十多个孩子,她一眼就看到了赵波。

像是有心电感应一般,小小的赵波也在此时向她望来,一眼就看到了陈正群。“妈——”这个原本说不出话的孩子,突然口齿不清地嘶喊出声,跌跌撞撞地跑向她。陈正群一把抱住奔来的赵波,母子俩哭成一团。

那天,夫妻俩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钱,再次把赵波带回了家。

家和,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受采访时,陈正群总是惦记着下午还有工作没干完。现在,她是渝中区菜园坝街道珊瑚湾红帆物业服务中心环卫清洁队长兼垃圾分类指导员。她多次重复:“队长要以身作则。”

珊瑚湾社区的环卫都是陈正群的工作范围,她每日早上8点准时到岗,初扫一遍街道就是三个半小时。这期间,赵波始终跟着他。

“他因为智力问题上不了学,我就带着他干活。七八岁时,他有一天突然自己就跑去路边帮我捡垃圾,我就知道他想帮我做事了。”陈正群说,时至今日,虽然智力依然残疾,但赵波已经可以帮她拉200斤重的垃圾桶了,她养的小男孩也终于“长大了”。

菜园坝街道工作人员李先君与陈正群有数面之缘。在他看来,这个家庭虽然步步艰辛,但总算是由勤劳的夫妻二人经营得井井有条。

好景不长,今年7月,正在上班的陈正群接到一个电话:“陈姐,你老公在工地瘫痪了,快到医院来!”

瘫痪?陈正群一下蒙了,她说:“我觉得天都塌了,没有他就没有我们这个家呀。”

陈正群跌跌撞撞地赶到医院,看到躺在急救室的赵良铭,白晃晃的诊断书上写着:脑梗。这个坚强了半辈子的重庆女人终于哭出了声,她拉着医生说:“无论如何,都要救他!”

接下来,就是为了医药费东拼西凑借钱的日子,陈正群奔波在医院和家里,一顿饭给丈夫送去,还要回家照顾两个孩子,唯独只有她自己潦草地吃上两口,又要赶去上班了。

好在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压垮这个家,虽然还有外债,但赵良铭总算化险为夷。“现在他的手臂还动不了,但我相信通过康复训练会有起色。”陈正群说得很自信。她说,这一辈子,虽然苦,但结果都是满意的。

“如果能见到35年前,那个领养孩子的自己,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

对记者的问题,陈正群答得依然质朴:“我会说,善良和努力的人会有好报。”

离开前,陈正群给记者展示了放在客厅最显眼位置的获奖证书,都是赵良铭的:

2023年“爱祖国·亮绝活”一线职工技能竞赛“以克论净”清扫保洁比赛第二名

赵良铭于2022年度工作表现突出,现被评为“先进环卫工作者”

……

拿着这些红本本,陈正群的眼里满是自豪。她说:“你看是吧,我说努力会有回报。我们再努力努力,以后的日子也会更好。”

这时,赵波走过来,用口齿不清的声音,洪亮地喊了一声:“妈!”陈正群知道,他在提醒,中午到了,该给爸爸赵良铭喂药了。

据华龙网

分享
新浪微博

35年,以家人之名

2023-11-06 15:58:32 来源: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哪怕,发生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她,陈正群,57岁,一位环卫工人。

他,赵波,35岁,一名曾患哮喘、癫痫、漏斗胸和先天智力残疾的弃婴。

他们没有血缘,却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1988年12月,重庆城区少见地下了一场大雪。就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陈正群从堂哥手中接过赵波,她看着怀中的婴儿,说得朴实:“这是大事,我要回去商量。”

这一“商量”,陈正群夫妇便当了赵波35年的爹和妈。一声“妈”,也成了赵波能喊出的,最洪亮的声音。

缘起,她说:这是一条命

陈正群的家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尤其客厅的茶几,一尘不染。记者忍不住称赞她勤快,她却回答:“东西不能放多了,小波不懂,会拿走。”

小波就是陈正群领养的弃婴。记者采访时,这个“大孩子”总是远远地看着母亲,直到陈正群向他招手,他才口齿不清地喊了一声:“妈。”然后听话地走到陈正群身边。

“小波到现在都只能说一个字,大小便后也要人帮他收拾,三十多年都是我和丈夫赵良铭在照顾。”陈正群说,她至今记得领养赵波那天,重庆罕见地下着雪。快到中午时,她下楼买菜,遇到了堂哥。

“三妹,你看这个娃,能不能养?也是一条命啊。”堂哥叫住陈正群,一边问,一边将襁褓里的孩子给她看。厚厚的襁褓里,还放着药品和奶瓶。

“这娃是哪儿来的?”陈正群惊讶地问。

“我在邹容烈士纪念碑下面捡的,我家有个娃了,养不了,要不你拿去养吧,当救一条命。”堂哥回答。

彼时,陈正群刚结婚两年,领养孩子这样的大事她一个人做不了主。但婴儿气若游丝的呀呀声哭得她心里直喊疼,转念把襁褓包好,抱回了家。

看着哭声还没有猫叫声大的婴儿,赵良铭这个手扛肩挑的铁汉子也心软了。“养着吧,这是一条命。”夫妻俩甚至都没有考虑,以他们当时的经济能力,如何将一个病殃殃的孩子拉扯大。

医院的诊断书不出所料的残酷:哮喘、癫痫、漏斗胸,先天智力残疾,随便一项都能压垮这个普通的家庭。城里治不起,陈正群夫妻就带着赵波回到了璧山老家,一边求医一边种地,靠打零工维系生活。

“当时4块钱一袋的奶粉买不起,我就到处借粮,给孩子冲米羹吃。”陈正群说,家里养的两只鸡,下了蛋全都给了赵波。夜里,赵波不舒服要闹,夫妻二人就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的抱着哄。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年,为了给赵波治病,赵良铭又一个人回到重庆城区当“棒棒”,陈正群则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照顾孩子。一亩多的田地,被她一个女人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几岁了都还不会走路,我干活时就把他背着,一背就是四五年。”这样的苦,从陈正群嘴里说出来却格外自豪。她说:“我不怕苦。”

牵绊,孩子喊出了“妈”

“这个孩子太拖累你们了,还是送走吧。”

许多年来,这样的话陈正群听过不知多少次,但每次她都拒绝了。“公社的人看我到处借粮养孩子,也来劝我放手,我不同意。”陈正群相信,只要勤勤恳恳就能养活一个孩子——这也是她父亲曾说过的话。

“我大哥就是我爸爸捡回来的弃婴,那时我们家也苦,我爸爸没低头,我也不能低头。”陈正群给自己打气,四处求偏方给赵波治病。一来二去,赵波的病情真的稳住了。

1995年,陈正群的女儿出生了。

随后的几年里,亲戚朋友认为赵波是“拖油瓶”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得已,陈正群夫妻俩默认了亲戚将7岁的赵波送到福利院。

那些日子,陈正群成天以泪洗面,饭也吃不上两口。3岁的女儿也总是天真的吵着要哥哥。“要不我们去看看吧,如果过得好就让他在那里,如果不好,我们就带回来。”赵良铭主动说出想法。次日,夫妻二人就来到福利院。

“我们的孩子丢了,是来找孩子

的。”保安不让进,陈正群这个朴质的农村女人情急之下“撒谎”了。走进福利院,她站在窗外就看见一条长凳上挤着十多个孩子,她一眼就看到了赵波。

像是有心电感应一般,小小的赵波也在此时向她望来,一眼就看到了陈正群。“妈——”这个原本说不出话的孩子,突然口齿不清地嘶喊出声,跌跌撞撞地跑向她。陈正群一把抱住奔来的赵波,母子俩哭成一团。

那天,夫妻俩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钱,再次把赵波带回了家。

家和,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受采访时,陈正群总是惦记着下午还有工作没干完。现在,她是渝中区菜园坝街道珊瑚湾红帆物业服务中心环卫清洁队长兼垃圾分类指导员。她多次重复:“队长要以身作则。”

珊瑚湾社区的环卫都是陈正群的工作范围,她每日早上8点准时到岗,初扫一遍街道就是三个半小时。这期间,赵波始终跟着他。

“他因为智力问题上不了学,我就带着他干活。七八岁时,他有一天突然自己就跑去路边帮我捡垃圾,我就知道他想帮我做事了。”陈正群说,时至今日,虽然智力依然残疾,但赵波已经可以帮她拉200斤重的垃圾桶了,她养的小男孩也终于“长大了”。

菜园坝街道工作人员李先君与陈正群有数面之缘。在他看来,这个家庭虽然步步艰辛,但总算是由勤劳的夫妻二人经营得井井有条。

好景不长,今年7月,正在上班的陈正群接到一个电话:“陈姐,你老公在工地瘫痪了,快到医院来!”

瘫痪?陈正群一下蒙了,她说:“我觉得天都塌了,没有他就没有我们这个家呀。”

陈正群跌跌撞撞地赶到医院,看到躺在急救室的赵良铭,白晃晃的诊断书上写着:脑梗。这个坚强了半辈子的重庆女人终于哭出了声,她拉着医生说:“无论如何,都要救他!”

接下来,就是为了医药费东拼西凑借钱的日子,陈正群奔波在医院和家里,一顿饭给丈夫送去,还要回家照顾两个孩子,唯独只有她自己潦草地吃上两口,又要赶去上班了。

好在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压垮这个家,虽然还有外债,但赵良铭总算化险为夷。“现在他的手臂还动不了,但我相信通过康复训练会有起色。”陈正群说得很自信。她说,这一辈子,虽然苦,但结果都是满意的。

“如果能见到35年前,那个领养孩子的自己,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

对记者的问题,陈正群答得依然质朴:“我会说,善良和努力的人会有好报。”

离开前,陈正群给记者展示了放在客厅最显眼位置的获奖证书,都是赵良铭的:

2023年“爱祖国·亮绝活”一线职工技能竞赛“以克论净”清扫保洁比赛第二名

赵良铭于2022年度工作表现突出,现被评为“先进环卫工作者”

……

拿着这些红本本,陈正群的眼里满是自豪。她说:“你看是吧,我说努力会有回报。我们再努力努力,以后的日子也会更好。”

这时,赵波走过来,用口齿不清的声音,洪亮地喊了一声:“妈!”陈正群知道,他在提醒,中午到了,该给爸爸赵良铭喂药了。

据华龙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