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产业变革路向何方?国内外专家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献策
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1月7日,作为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要活动之一,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圆桌会议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
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技赋能 产业升级”主题,聚焦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话题开展讨论,为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提高供应链韧性,要强化科技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一带一路”形成历史性交汇,共建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可以让优秀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俊标认为,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良性合作,开展创新攻关,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助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落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秘书长文继旭提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科技合作,基于“产缘”关系构建供应链,将大幅增强供应链韧性。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恺则建议科技企业,“走出去”不仅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还须构建可持续的产业链生态,推动上中下游全链条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节点核心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资本的有效供给。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延延谈道,资本将发挥“粘合剂”“融合剂”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各自的需求已开展众多科技合作与交流。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首席副主席、院士齐日科·谢尔盖(Chizhik Sergei)表示,其所在研究院已与中国等6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社会机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应用。
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与价值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热点话题,同样引起了行业专家的激烈探讨。
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文文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所有产业都可重塑,产业重塑的主角和生力军正是产业链中的腰部公司和中小企业,只有推动它们实现自我升级,才能够推动产业链升级。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也表示,人工智能可先着力于解决一些简单生产问题,做好“小助理”角色,让人更专注于思考与创新,使其从低价值工作中解脱,真正推动中小企业创新。
通威股份的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分享道,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通威将探索出更多的5G融合应用场景,打造绿色制造的标杆,以科技聚拢光伏生态和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迈进。
长安汽车首席软件架构师、长安科技首席技术官韩三楚也谈道,通过数字技术变革,长安汽车拉通研、产、供、销、服等业务流,缩短产品交付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工厂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当我们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在软件层面修改,或进行算法自适应的方式来响应客户的柔性需求,更好适应未来小批量、定制化制造趋势。”日立能源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妮亚说。
意大利工业制造4.0能力中心首席执行官恩里克·帕津希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于合作保持开放态度,拥抱创新并且为了实现创新而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构建一个共享平台,实现标准等一系列领域协调,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