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展现学生课程思政和美育成果 西南大学这场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邀市民参观
11月9日上午,“同行·共振”西南大学第三届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该校博物馆开展。据悉,此次展出的187件作品,是该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课程思政和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现,呈现了新时代美术教育“青蓝相接,为往圣继学”的对话交流。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2005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创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年展”。2019年,改为“西南大学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将范围扩大至全校学生。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同行·共振’,寓意‘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共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介绍,本次展览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征稿,经专家组集中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作品9件、二等奖作品23件、三等奖作品39件、优秀奖作品116件。展出的187件作品,既呈现了学生艺术创作实力和学术创新成果,也展示了青年一代学生扎实的艺术功底、敏锐的创作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体现了观照自然、热爱祖国、扎根人民的艺术观与创作观。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在学生吴威的工笔重彩作品《民族记忆》中,画面上,三位少数民族少女头戴银饰,身着节日盛装,表情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段运冬称,该作品架构宏大,表现手法上更靠向艺术的本体,通过艺术表达讲述生活的内容,也体现了艺术的人文性。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在展出现场,展出的作品吸引了观展师生的目光。如学生杨溢的纸本设色作品《青山绿水》,通过轮廓描绘,呈现人物的简化写意。看似寥寥几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龚子诚的木雕作品《不是自己》,通过十几块看似粗糙的木头雕刻和加工,组装成一个思考的人物雕塑,发人深省;学生丁汀的作品《喜看稻菽千重浪》则用铜板雕塑的方式,镂空雕刻出袁隆平手持水稻的人物形象,赋予观众瞻仰科学家的新角度。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11月9日,西南大学美术馆,观众正在观展。记者郑宇 摄/视觉重庆
据悉,本次展出的部分作品曾入选国家级、市级展览并获奖。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记者 李志峰 郑宇 实习生 卜俊丹